全文共1910字 | 阅读需4分钟
“新疆”一名的含义经历了历史的变迁,但绝不像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所说的,所谓“新征服的疆域”“新的殖民地”。
▲第六届世界媒体峰会10月14日上午在乌鲁木齐开幕。图为峰会期间,与会嘉宾和游客一起在乌鲁木齐大巴扎步行街观看歌舞演出。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为什么改称“西域”为“新疆”?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新疆”之名源于明代后期,最初与现在的新疆行政区域没有关系。
明神宗时,世袭了700多年的播州(今贵州遵义)杨氏土司发动叛乱,朝廷命贵州巡抚郭子章主持平叛。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播州之乱平定。明朝决定在播州地区实施改土归流,设立遵义府(府治在今贵州省遵义市)和平越府(府治在今贵州省福泉市)二府。
▲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高坪镇海龙屯村的海龙屯土司遗址,是宋、元、明时期西南播州杨氏土司文化的重要遗存。(图片来源:贵州省人民政府网)
郭子章在《开平越新疆疏》中认为,遵照万历皇帝旨意,播州之乱被平定后,应当“牵累的都免穷治,流移的招他复业,还与优加赈恤,以安新定地方”。上疏中所说的“新疆”,显然是指明朝新设立的行政区遵义府和平越府。
1644年清兵入关,定都北京,由此开始了统一全国的进程。
清代雍正、乾隆时期,往往把那些消灭了地方割据势力、重新纳入中央政府直接管辖并建立新的统治秩序的地区,都称为“新疆”。
在清代文献中,这样的“新疆”共有5处:云南乌蒙府(今云南昭通、永善一带);贵州的古州(今贵州榕江县)、安顺(今贵州安顺市)、镇宁(今贵州镇宁县一带);湖南西部地区(今湖南吉首、凤凰、龙山、桑植等地);四川的大小金川(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金川县一带);西北地区此前被称为“西域”的地方。
这5处过去都是由土司或地方割据势力统治的地方。清朝将它们重新纳入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之下,并建立新的统治秩序。
▲《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全面反映了清乾隆时期,平定准噶尔叛乱以及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重大战争场面,为纪念西域作战的庆功图。(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在西北,清朝于1755—1759年间先后平定了准噶尔势力和阿睦尔撒纳叛乱、大小和卓叛乱。在皇帝谕旨和大臣奏折中,都把这一地区称为“西域”“新疆”,或并称“西域新疆”。
嘉庆年间,当时派遣到新疆戍边的祁韵士曾撰写成系统记述新疆情况的《西陲总统事略》十二卷、《西陲要略》一卷等书。
徐松遣戍新疆后,又奉伊犁将军松筠之命在祁韵士等人著作基础上考证补充,写成《伊犁总统事略》。
▲《钦定新疆识略》卷首一卷。(图片来源:雅昌艺术网)
道光皇帝通览全书,赐书名为《新疆识略》,并亲自作序。这是清朝统治者开始正式用“新疆”作为地名来代替“西域”一词。
此后,“新疆”更多地指过去的“西域”,而以上提到的其他地区逐渐不再被称为“新疆”。
从《新疆识略》的书名及其内容来看,此时“新疆”的含义,仍然是沿袭了雍正、乾隆时期所使用的“新安定地区”“新统一疆域”等意蕴。
“新疆”一词含义的演变
“新疆”一词的含义发生较大变化,是在新疆遭外国侵略者入侵,后被清朝重新收复之后。
1865年,中亚地区浩罕汗国军官阿古柏匪帮入侵新疆,侵占了大部分地区。
1871年,俄国又乘机武装侵占了伊犁。中国西北边疆面临巨大危机。
左宗棠等人力主收复新疆,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在左宗棠率领下,清军迅速进入新疆。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进军路线图。(图片来源:《中国战争史地图集》)
1878年初,清军彻底消灭了阿古柏侵略军,收复被侵占的新疆大部分地区。
与此同时,清朝一方面通过外交努力,另一方面又由左宗棠率军在前线施压,终于促成了1881年《中俄伊犁条约》的签订,被俄国侵占十年之久的伊犁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在收复新疆的过程中,左宗棠多次提出应在新疆设置行省,以保证西北边疆安全。
光绪八年(1882年),左宗棠在给清廷关于议设新疆行省的奏折中称:
新疆地区远处祖国西北边陲,被外国列强环伺,他们一直觊觎这片土地。而这片土地本为中国固有领土,后被外国侵略者侵占,现被重新收复。因此,为了保护这片领土的安全,不再被外国侵略者觊觎、侵占,必须在这里实施与内地同样的行政管理制度,即建立行省。
在这里,“新疆”一词意为“故土新归”。
▲今日活力满满的乌鲁木齐。(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清朝统治者最终采纳了左宗棠的建议。
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正式建立行省,省城设于迪化(今乌鲁木齐),行省名称即为“新疆省”。
此后,“新疆”作为一个省区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新疆”这一名称,其含义经历了最初的“新安定地区”“新统一疆域”,到后来的“故土新归”的变化。
这一变化也印证了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进程中,清朝吸取历代大一统王朝经验,从局部性统一走向更大规模统一,最终基本奠定中国现代疆域版图的历史进程。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