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秸秆打包

收集、粉碎打捆、运输储藏……在林西县官地镇上官地村的田地里,丰收过后的田野里依旧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一辆辆穿梭忙碌的打包机成为秋收后的新“主角”。作业机手熟练地操作着机械,将散落在田间的秸秆卷入打包机中,经过旋转、压缩、捆绑、打包,一捆捆均匀紧实的草捆被“吐出”,整齐有序地堆列在田间,成为官地镇一幅别样的丰景图。

“这机器可真是帮了我们大忙啦!以前玉米收完以后,秸秆荒在地里不好处理。现在好了,机器在田里跑一趟,秸秆打捆运走一气呵成。”官地镇上官地村村民王俊杰说。大量的秸秆堆放在田里,不仅污染环境,还容易引起病虫害,成了老百姓的“心病”。现如今正通过秸秆打包技术,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率,让秸秆“化废为宝”。

“秸秆打成捆,村民可以自己拉回家里喂牛羊,也可以通过合作社卖给养殖大户,一亩地能卖到100多块钱,不仅增加了收入,还减少了处理秸秆的麻烦。”官地镇上官地村党总支书记王文海介绍。秸秆变“废”为“宝”,美了环境富了群众。官地镇以多措并举做好秸秆离田工作,通过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宣传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政策,引导老百姓算好“经济账”,解决让村民犯愁的秸秆处理难题,从源头上杜绝秸秆堆积和焚烧现象,助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我们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将秸秆打捆离田,从源头上消除了秸秆焚烧隐患,解决因秸秆粉碎、害虫滋生等引起的土地问题,还可以作为牲畜必不可少的‘口粮’,让养殖户和种植户实现共赢。”官地镇副镇长王也表示说。秸秆打包再利用,“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机械处理玉米秸秆从源头上解决露天焚烧行为,真正让秸秆禁烧变“堵”为“疏”,让田间秸秆变“废”为“宝”,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杨玉婷、于美丹)

来源:赤峰市林西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