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新闻报道了这样一起事件:在湖南长沙,一名22岁的女教师在午休期间突发晕倒,并伴有小便失禁症状,随后被紧急送往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接受救治。经过医生的详细检查,诊断结果显示,这位女教师因过量饮用奶茶导致血糖水平异常升高,血液呈现出乳白色,初步确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此外,央视的《每周质量报告》栏目曾对奶茶的健康指数进行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多款奶茶产品存在显著的健康隐患。
一、每天一杯含糖饮料,肝癌风险蹭蹭涨
最新研究表明,相较于那些从不饮用含糖饮料或每月饮用量少于3杯(每杯容量约为355mL)的人群,每日至少饮用1杯含糖饮料的女性,其面临患肝癌的风险增加了85%,同时,其因慢性肝病导致的死亡风险也上升了68%。
与此相呼应的是,早先的研究同样揭示了含糖饮料大量摄入与肝胆肿瘤风险之间的关联。具体而言,与完全不饮用含糖饮料的个体相比,每天至少喝两杯果汁或碳酸饮料的人,其胆囊肿瘤的患病风险会翻倍以上,而患肝胆管癌的风险则高出79%。
二、含糖饮料有什么危害
1.死亡率增加
研究揭示,自1990年至2019年的三十年间,中国居民由于过度消费含糖饮料而引发的死亡人数近乎增长了一倍,同时,这一不良饮食习惯造成的死亡率攀升了35个百分点。
据统计,2019年中国因含糖饮料引发的死亡案例达46,600例,相较于1990年,这一数字激增了95%。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男性不仅在当前因含糖饮料致死的数量上高于女性,而且在过去三十年里,其死亡人数的增长比例也更为显著。
过量饮用含糖饮料对心血管健康及糖尿病死亡率的影响尤为严重。在这三十年的跨度里,因缺血性心脏病和糖尿病而死亡的人数分别录得了95%和94%的惊人增长。
2.易脱发
研究指出,中国年轻男性中,增加含糖饮料的摄入量与提升男性型脱发(即雄激素性脱发)的风险之间存在关联。相较于从不饮用含糖饮料的个体,那些每周消费超过7次、总量超过3500毫升的人,面临男性型脱发风险高达3.36倍的增长。探究含糖饮料如何加剧脱发风险,研究揭示了两种潜在机制:一是含糖饮品可能促使雄激素水平上升,从而加重雄激素引发的脱发状况。
3.肥胖
含糖饮品中所含的精制糖多为单糖及双糖,由于其分子结构简短,故能被迅速吸收,往往在不经意间就导致糖分摄入超标。而当糖分摄入超出身体所需,多余的部分会迅速转化成脂肪囤积起来,从而提升了肥胖的风险。
肥胖本身就对健康构成威胁,更糟糕的是,它还是诸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即“三高”)、肝脏疾病以及多种癌症等健康问题的主要诱因。
4.尿酸蹭蹭涨、诱发高尿酸血症、痛风
研究揭示,增加含糖饮料的摄入会导致血清尿酸水平上升,其机制在于果糖能加速ATP分解为AMP的过程,进而促进嘌呤快速转化为尿酸。
值得注意的是,饮用含糖饮料所带来的尿酸升高风险,竟与饮用啤酒的风险不相上下,因此,高尿酸血症患者及痛风患者应严格限制此类饮料的摄入。
三、如何挑选饮料,远离“糖”侵害
1.学会看配料表
在挑选饮料时,不妨花上半分钟的时间仔细查阅配料表,如果发现其中包含蔗糖、白砂糖、果葡糖浆、玉米糖浆或麦芽糖浆等成分,则应慎重考虑是否购买。同时,对于那些标榜“0蔗糖”或“无糖”的饮料,也需仔细检视其标签说明。
2.学会看营养成分表
在饮料领域,营养成分表上的碳水化合物数值通常指示了其中添加的糖分量。通过检视每100毫升饮料所含的碳水化合物量,我们能够估算出饮用该饮料后实际摄入的添加糖量。接下来,可将这一数值与每日建议的添加糖摄入量上限25克进行对比,从而做出是否饮用该饮料的决定。
3.选择天然、健康饮品
强烈推荐大家培养饮用淡茶、温开水、柠檬水及花茶的习惯。这些自然饮品均不含糖分,且富含诸如茶多酚、维生素C等有益健康的营养成分。
人的味蕾是可以逐渐适应的,对于那些极度偏爱甜饮料的朋友,如果初期难以直接戒除甜饮,不妨尝试先用温开水稀释甜饮料,逐步引导自己转向上述更为健康的饮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