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的家乡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成立40周年。从我上大学创作第一幅表现仫佬族的画开始算起,我的从艺历程恰好与自治县同龄。

1984年,我在中央民族学院(现为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读大三。正值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改革的春风吹遍华夏大地,而更让我感到兴奋的是,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成立了!为纪念这个历史性事件,表达我对家乡的眷恋之情,我特地创作了一幅讴歌本民族的工笔画作品《春到仫佬乡》。《春到仫佬乡》以绿色为基调,以欢快的情感刻画仫佬族人民走在插秧路上的情景,表现仫佬族人民沐浴着党的温暖阳光,满怀希望走进美好春天,创造美好生活的景象。这幅作品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北京市美展” ,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时,得到了北京画界的高度评价,令“未出茅庐”的我兴奋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潘常欢与作品《春到仫佬乡》。

大学毕业后,我在《广西日报》任美术编辑。工作闲暇之时,常回家乡罗城采风,并以家乡风土人情为载体,创作了以仫佬族为题材的系列美术作品。这些作品后来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并获奖,使我更加专注于表现家乡仫佬族的创作。

1992年11月17日至23日,我的个人画展“仫佬族第一代画家潘常欢画展”在中国美术馆顺利举办。国家民委文宣司、原广西文化厅、广西文联等单位以及罗城县人民政府给予了我莫大的支持。中央电视台在画展开幕次日的《晚间新闻》作了报道,新华社更是以“中国第一位仫佬族画家进京办画展”为题向国内外发通稿和专稿。《人民日报》《人民画报》《中国文化报》《文艺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瞭望》等报刊也做了相关专题报道。画展取得的成功以及全国美术界的广泛认可,让我得以用这些带有浓郁民族特色、生动反映仫佬族人民生产生活的作品,为成立不久的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献上一份薄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2年,潘常欢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

1994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成立10周年之际,我也收获了来自美术专业领域的巨大荣誉。

先是我的国画作品《歌催月圆》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该作品取材于仫佬族男女青年在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走坡、对歌、会友、求爱的风俗传统。在作品的创作上,我苦下巧思,以一条横向起伏的曲线象征坡岭,以一轮又大又圆的明月作为背景,映照着4个放声歌唱的姑娘,以此取代喧闹的群众场面。我以夸张造型刻画人物形象,在“圆”字上大胆创造。用圆圆的脸蛋,与圆圆的月亮相呼应;用圆形结构的款文字体,印章也用圆的,以此突出中秋团圆的主题。在款文描述的歌声里:“妹呀妹好漂亮,脸蛋圆圆像月亮,像月亮,月亮圆,哥想和妹结同年。”这也使得作品呈现出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潘常欢作品《歌催月圆》(中国美术馆收藏)。

其次,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学术刊物《美术》作了《肩负着民族的使命——仫佬族第一代画家潘常欢工笔人物画展观后》专题介绍, 文中写道:“潘常欢生长于仫佬族的一个普通农家,对家乡的眷恋和强烈的民族意识,驱使他在艺术上的追求一开始就植根于民族生活的沃土之中,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为他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他的许多作品都浸润着敦厚的民族情感,体现着高尚的生活理想,《启蒙记忆》《第一次来信》《歌催月圆》《旭日》《荷香》《雨霁》《秋韵》……无一不是仫佬人民新生活的赞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潘常欢作品《启蒙记忆》。

获得这两项艺术成就,也让我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紧跟家乡发展步伐。

2004年,是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成立20周年,此时我已从广西调到了深圳。在这一年,我的艺术创作之路迎来了极大转向。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是设计之都,身处其中,自己的眼界也打开了。受新的视觉与观念影响,创作题材从之前表现广西少数民族的工笔人物画拓展到表现中华民族喜闻乐见的、更宽泛的题材——荷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潘常欢作品《盛世荷风》。

这个时期的创作历程和取得的成果,《深圳特区报》曾做过较详细的介绍。“荷花,是潘常欢长期坚持探索的绘画主题。他笔下的荷花高洁而典雅、朦胧而优美、宁静而灵动。画家通过皴擦点染营造出如梦如幻的氛围,将观众带入一个洁净无尘的世界。他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因两件作品同时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工笔人物画展而扬名画坛。1996年他以特殊人才身份从广西调入深圳,之后长达十余年深居简出,潜心探求荷花的绘画技法,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

2014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成立30周年时,我已离开广西近20年,期间与家乡联系甚少,可家乡人民仍然没有忘记我。自治县党委、政府与我的母校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成立30周年·盛世荷风——潘常欢画展”在北京荣宝斋美术馆举行,我的画展又一次在京城获得成功,好评如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4年,潘常欢在北京荣宝斋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

同时,自治县政府还请我为家乡文化旅游代言并拍摄宣传片。在拍摄时由于没有仫佬族元素的民族服装,我只好穿唐装完成拍摄任务。作为一位仫佬族艺术工作者,在自己的家乡竟找不到一件具有本民族元素、彰显本民族文化内涵的服装,这种尴尬深深地刺痛了我。从那时起,仫佬族服饰的概念我便时常记挂于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4年,潘常欢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30周年县庆活动中。

在一次翻阅旧作时,我发现一幅《锦绣八桂系列·仫佬族织锦》工笔画。这幅以仫佬族背带芯刺绣图案作背景,表现仫佬族少女形象的作品,令我无比兴奋!原来背带芯上的“石榴”“蝴蝶”“凤凰”等图案是那么美,那么鲜活,那么具有民族特色。于是我进一步考证,发现这些图案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仫佬族民间故事。背带芯上的主体图案是一只蝴蝶展开双翅为石榴遮风挡雨,周边开满了石榴花,上方是丹凤朝阳振翅腾飞。传说母亲在女儿出嫁时,将背带作为护身符送给女儿,祝愿女儿像石榴花一样美丽动人、多子多福、笑口常开;祝愿子孙后代在母亲的呵护下,像蝴蝶一样幸福快乐,像凤凰一样振翅高飞。尤其是处于背带中心位置的石榴,多少年来一直就在我们的身边,却不被我们发现,正如艺术大师罗丹所说:“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2021年1月15日,由我设计的《仫佬族服饰优化提升设计方案》经罗城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从此仫佬族服饰有了官方统一的样式母本。在而后的三年里,我又全身心投入到全国多个民族地区考察调研,反复修改提炼,让仫佬族服饰从单一的母本,发展成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仫佬族服饰体系(包含多款盛装、礼仪装、舞台装、简装等),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潘常欢设计的仫佬族服饰。

近年来的全国两会上,不乏身着仫佬族服饰亮相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冬奥会、央视春晚也屡见仫佬族服饰风采……仫佬族服饰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以及行家的赞许,这也算是我为家乡尽了一份艺术家的绵薄之力,同时也是艺术家必须肩负的使命与责任。

当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迎来40周年县庆之际,穿着仫佬族服饰的群众已随处可见,我心中满怀激动和自豪。正如深圳报业集团原副总编辑、著名文艺评论家侯军所评价的:“潘常欢以花甲之年重回故土,舍轻车熟路而另辟新途,以自己的艺术回报养育自己的热土,感恩自己生命所系的民族,如此选择,何其难得——一个人,感恩于自己之所来处,笃志于回报家乡的山林草泽,其格自高,其心自诚,其艺必精,其事必成。常欢兄做出这样的艺术抉择,与其说是现实的需要,毋宁说是内心的引导,是一个半生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故土所表达的一片深情,是对本民族文化之根的溯源与重塑——如今,由他设计的仫佬族男女服饰,经其家乡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审定,已被正式确认为代表仫佬族形象的官版服饰。一个艺术家,能得到来自家乡父老的如此肯定与嘉许,可谓此心安矣,此愿酬矣,此情定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潘常欢作品《魂系故土》。

这些年潜心研究和设计民族服饰,也让我对民族题材人物画创作有了新的感悟,做了新的探索。我现在创作的民族题材人物画,不再是对生活场景与民族风情的描写,而是将仫佬族服饰美与新时代风采融合,使作品更具时代气息与现代美感,彰显仫佬族人民的精气神,大大地丰富了中国画的语言。

毋庸置疑,是家乡的山水人情使我获得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养分,民族的情怀永远铭刻于心,无论走到天南地北,家乡与民族于我而言永远是一缕温暖的阳光,催我奋进,给我力量。

乡梓情深,故土难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潘常欢作品《金色的梦》。

作者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潘常欢,仫佬族艺术家,1958年生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1985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现为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民族画院特聘画家(研究员)、广西民族书画院副院长、广西中国—东盟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广西中国画学会理事、广西工笔画学会顾问。

来源:河池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