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1月是
“全球肺癌关注月”
今年的主题是
“重视肺癌早筛 规范肺结节诊疗”
11月17日也是“国际肺癌日”
今年国际肺癌日的主题是
“突破边界,共创未来”。
旨在呼吁世界各国重视肺癌的预防
提高人们对肺癌的防癌、抗癌意识
普及肺癌的规范化诊疗知识
来源: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平台
国家癌症中心基于肿瘤登记及随访监测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发肺癌病例106.06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22.0%;肺癌死亡病例73.33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8.5%;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75.13/10万和51.94/10万,总体呈上升趋势。肺癌预后较差,近年来我国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虽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如早期发现、早期治疗,5年生存率可显著提高。
我国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较国外更为复杂:
1.我国和西方国家人群对吸烟的易感性不同,与不吸烟者相比,我国吸烟者发生肺癌的相对危险度显著低于西方人群;
2.与其他国家相比,严重的空气污染、生物燃料的使用等其他危险因素对我国肺癌的影响更大。
什么是肺癌
一
肺癌是一种生长于肺部的恶性肿瘤。临床上常说的肺癌,是指原发于支气管及肺泡的恶性肿瘤,又称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
肺癌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二
早期肺癌通常不会表现出任何症状。随着癌症的发展,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咳嗽加重或不消退
◆呼吸困难,气促
◆持续性胸痛
◆咳血
◆声音嘶哑
◆总觉得很累
◆频繁的肺部感染,如肺炎
◆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
由于这些症状也可能与其他健康问题有关,因此,当您出现上述症状时,最好咨询医生以明确诊断。
肺癌的发病因素有哪些
三
1.吸烟
吸烟是肺癌发生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长期大量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远高于非吸烟者。
此外,被动吸烟(即二手烟)也被证实会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
2.环境污染
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燃煤产生的烟尘等大气污染物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长期暴露在这些污染物中会增加患癌的风险。此外,室内空气污染也不容忽视,如煤烟、烹调油烟等长期吸入同样会对肺部造成损害。
3.职业危害
某些职业环境中存在的有害物质也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例如,长期接触石棉、镍、铬、煤矿业等职业致癌因子的人群,其肺癌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4.家族遗传
如果家族中有肺癌病史,特别是直系亲属中有人患过肺癌,那么个体患肺癌的风险会相应增加。
5.慢性疾病
例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肺部慢性疾病,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可能对肺部细胞造成持续性的炎症刺激,从而增加肺癌的患病风险。
6.不良生活方式
长期缺乏运动、饮食不均衡、过度肥胖等都可能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肺癌发生的高危人群
四
年龄≥40岁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者:
☑吸烟:每年吸烟包数≥30(包括曾经每年吸烟包数≥30,但戒烟不足15年);
☑被动吸烟者:包括二手烟、厨房油烟等,时间≥20年;
☑有职业接触史(石棉、氢、煤烟和煤烟尘等)至少1年;
☑既往恶性肿瘤病史(淋巴瘤、头颈部癌症或与吸烟有关的癌症);
☑有家族史:一级亲属中有人确诊肺癌;
☑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矽肺、肺结核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
肺癌如何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五
随着胸部低剂量薄层CT扫描的推广应用,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已不是难题。关键在于每个人首先要有体检意识,和汽车定期保养一样,我们自己的身体也需要定期“保养”。每人每年至少全面体检一次身体,体检时应常规接受胸部低剂量薄层CT扫描。其次,身体有不舒服,特别是出现经久不愈的咳嗽、咯血等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警惕肺癌发生。
肺癌的治疗效果与发现的早晚有密切关系,早期发现的肺癌,通过手术切除或消融治疗可治愈,术后不需化疗、服药等,治疗效果好;但中、晚期才发现的肺癌,不仅需要手术切除,还需要配合化疗、服药等一系列治疗,而有些患者甚至失去手术切除机会,治疗效果远远不如早期肺癌。因此,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
肺癌预防建议
六
1.戒烟
戒烟是预防肺癌的重要步骤。戒烟可以降低肺癌的发生率,并且开始戒烟的时间越早,肺癌的发生率就越低。
2.职业防护
对于暴露于致癌化物中的人员,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避免或减少与致癌因子接触。例如,使用防护服、佩戴防毒面具、定期清洗工作场所等。
3.避免室内空气污染
比如被动吸烟、明火燃煤取暖、接触油烟等,避免这些室内空气污染可以有效减少对肺部的损害。
4.健康饮食
营养均衡、健康饮食、多吃绿色蔬菜和水果等能起到一定预防肺癌的作用。
5.增强体质
适当运动可以提高免疫功能,保持体能活跃的人能降低约20%的肺癌发生风险。运动是肿瘤防治成本最低的方法。
“肿瘤可防可治,预防重于治疗”,
呼吁广大市民建立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观念,
关爱健康,“肺”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