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要介绍的是一位胶东历史人物,他的名字叫作宋良砥(字吉山),生活在清代中后期,籍贯为登州府蓬莱县,具体来自泊子宋家村(该村现属烟台市蓬莱区南王街道管辖,简称泊宋),事迹在光绪版《蓬莱县续志》中有记载。
乍得一看“宋良砥”这个名字,不少朋友可能会感觉陌生。但提到泊子宋家这个地点,大家多半就能熟悉一些——该村在晚清时期曾出过一位显宦,那就是官至提督、加封太子少保、尚书衔的毅军统帅宋庆。而宋良砥与宋庆之间有着特殊的关系,前者系后者之兄。
与身份显赫的弟弟不同,宋良砥生前并无正式官衔(死后貤赠振威将军),他之所以能在史志中留名,主要是因为其率众与捻军作战时阵亡而被官方视为“忠勇可嘉”。
根据记载,宋良砥率众与捻军交战一事,具体发生在咸丰十一年(1861,辛酉),即捻军第一次进攻胶东半岛期间。当时的宋良砥应当是四旬开外的年纪。(注:宋良砥的出生年月未见详细记载,上述年纪是以弟弟宋庆的年龄为参考而推断的,宋庆生于1820年。)
在战时的背景下,蓬莱不少乡社都组织起团练,并推选有威望之人担任“团长”,以期抵御长驱直入的捻军。宋良砥即被推选为王里社的团长。
就任之后,宋良砥率众进驻蓬莱城外的平山河,准备扼守这一交通要道,阻断捻军行军线路。
捻军见状,旋即出动人马前来进攻。交战当日,双方从清晨(卯时)开始鏖战,起初胜负难分。但捻军后续接连有生力军赶来,宋良砥一方则迟迟没有盼来援军。临近晌午时,蓬莱团练力不能支,以战败告终。事后统计,此战当中,当地有107名团丁阵亡(伤者没有详细统计),团长宋良砥本人也战死。
在记载此战经过时,《蓬莱县续志》专门提到宋良砥等人的创伤都在身前,即说明他们至始至终都在搏斗而并非是在撤退时被杀。
平山河一战,蓬莱团练虽然失利,但捻军应当也有不少死伤,再加上登州城中防御日趋稳固,捻军最终放弃攻城,数日后离蓬莱而去。
战后,宋良砥等人的事迹被地方上奏清廷。清廷下令予以恤典,准许宋良砥入祀昭忠祠,并可在原籍自行建祠祭祀,其麾下战死的其他团丁,也得以随同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