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家长问,“小孩总是唱反调,不听劝,我说一句话,他总是蹦出一句反着来的话。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脾气一上来就收不住,怎么办呢?”

为什么教育孩子脾气上来容易收不住?因为你觉得,你的孩子是不好的,是喜欢唱反调的,是不听劝的。

你说啥,孩子不听,你就觉得孩子在故意跟你作对。故意作对的人,多坏呀,怎么能不让人生气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作为家长,要遵循一个“善意养育”的原则,这也是在畅销书《看见孩子》里贝姬医生的第一条育儿准则。

哪怕孩子会不听家长话,会跟孩子唱反调,哪怕家长偶尔会情绪崩溃,冲孩子发脾气,但父母和孩子的本心都是好的。

父母发脾气不是故意的,孩子唱反调也不是故意的,不管是故意挑衅家长的。

但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会从不善意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当然,这是有原因的。

比如,进化让我们的大脑天然存在消极偏见,更在意孩子身上的消极面;我们自己的童年经历也会影响我们对孩子行为的看法和反应。

太多的父母习惯妄下评判,习惯批评孩子,惩罚孩子,而没有想过找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没有想过理解孩子,没有想真正跟孩子对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把人本心和他们的做的事区分开来,是引发深刻改变,同时又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关键。

2

在《看见孩子》里,作者举个例子:你准备在大儿子生日那天带他出去吃饭,但不打算带小儿子去。

你想提前几天告诉小儿子这样的安排,让他有个心理准备,但小儿子知道后情绪崩溃了,他哭着喊,我讨厌你,你是世界上最坏的妈妈。

这时候你会怎么办?有4个选项:

A:什么?最坏的妈妈?我刚给你买了新玩具,你没有良心。

B:你这么说让妈妈很伤心。

C:不理会,走开。

D:哎呀,听起来好像很严重,让我想想……我能听出来,你很生气,你能再说说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个选项简单粗暴把孩子的反应跟“惯坏了”,“没良心”划上了等号。

第二个选项是在告诉孩子,他的感受太可怕了,伤害了妈妈。

第三个选项传递的信息是,孩子的表现不可理喻,孩子的反应对妈妈一点也不重要。

第四个选项最好,对孩子的话做了最善意的解释,孩子也希望参加午餐,他难过,嫉妒,这些感受在他小小的身体里装不下了,所以变成了伤人的话爆发了出来,这些话背后藏着孩子受伤的心。

发现善意的解释,才能让父母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比如深刻的感受,巨大的担忧、恐惧、害怕等等),而不是被困在孩子不好的外在表现(激烈的言语,出格的行为)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母的本心是好的,孩子的本心也是好的,发现善意的解释,父母看到孩子真正的内心,才能引导孩子去关注自己真正的内心,比如想法、感受、感觉、冲动、记忆等等。

3

当孩子失控的时候,他们也在通过父母的眼睛找到一些问题的答案: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我是做了坏事的坏孩子,还是情绪有些崩溃的好孩子?

孩子会按照自己在父母眼中的样子来行事。

父母应该用实际行动告诉行动不受控情绪失控的孩子,你是个好孩子,只是现在遇到了点麻烦,我会陪在你身边,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说啊,把孩子“唱反调,不听劝”之类的标签忘掉,孩子不是故意跟家长作对,不是故意不听话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注孩子不听劝背后的原因,是想要自由,想自己做主,还是想吸引更多的关注?

给孩子的行为找个善意的解释,父母的本心是好的,孩子的本心也是好的,肯定孩子的好本心,纠正孩子不恰当的行为,这样不会出大问题。

教育孩子,也可以心平气和母慈子孝。就像书的封面上写的那样,看见,是建立美好亲子关系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