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有句俗语:“厝顶有戏出。”走在闽南街巷,随处可见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花鸟鱼虫花团锦簇地“闹”在屋顶,体现着闽南人热忱的生活态度。
东南卫视“海洋季风”通栏节目带,11月17日18:00《向往的大海》,走,到闽南看“大戏”!
剪瓷雕,又叫嵌瓷、剪黏,是一种流行于福建、广东、台湾和东南亚等地区的建筑装饰艺术。
这门技艺以残损瓷器为材料,将其剪成形状大小不等的细小瓷片,黏贴成人物、动物、花卉、山水等造型,常用于装饰寺庙、宫观和宗祠等建筑。
福建漳州东山的关帝庙太子亭是东山孙氏剪瓷雕的代表作。纵观整座太子亭的屋顶,内容丰富、场面绚丽。
正面是“八仙过海”和“瑞兽图 ” ,背面则是古代故事中的一百三十多个人物形象,足见当时工匠之高妙与用心。据介绍,该作品由数十位工匠共同完成,涉及立体雕、半浮雕、平雕等多种传统技法。
对于闽南人而言,剪瓷雕不仅是一种装饰,还是一种文化。它欢迎工匠们集思广益、共同创作,促成了交流互鉴、携手并进的创作氛围。经匠人们集体创作,一片又一片精美绝伦的艺术作品诞生了。
剪瓷雕流行于闽南地区,在一些专家学者看来并非历史的偶然,而是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碰撞交融的必然。
瓷器是古代中国最热销的出口商品之一。很早就开始从事海洋贸易的闽南人,自然也立足本土资源优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制作陶瓷。在制作运输的过程中,陶瓷易碎的体质导致大量残次品的出现。剪瓷雕的发明让这些残次品重获新生,再次拥有妆点人们生活的价值,承载人们对真善美的朴素追求。
如今,剪瓷雕不再停留在屋檐之上,而是经文化工作者的创新创造,从屋顶上走下来,走进寻常百姓家。
每周日18:00,东南卫视“海洋季风”通栏节目带,15分钟文化专题片《向往的大海》,通过福建水下考古、福船文化、海洋影像、惠安女等特色人文脉络,呈现福建海洋文化多领域融合发展的时代风采。
编辑 | 陈亦阳
主编 | 吴怡吟
监制 | 王丽明
读完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