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岛内媒体纷纷传出消息,民进党当局正在盘算新的对美军购计划,而这一情况被外界认为与特朗普即将重返白宫有所关联。有外媒整理出一份台军想要购买的高价武器清单,并且表示台湾已经准备好150亿美元,打算向美国新政府递上“投名状”。报道援引台湾一名高级安全官员的话透露,民进党当局已经和特朗普团队展开了“非正式讨论”。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内,美国批准了11笔对台军售,总金额达到210亿美元,其中包括F - 16战机等装备。该官员还称,有许多大型武器平台以及其他项目是台湾军方心仪已久但一直未能获得的。
特朗普刚当选之时,其团队还没有组建完成,在这种情况下,信息传达的管道难以得到保证。民进党当局无奈之下,只能“直接把媒体当作传达信息的管道”。就出售大型且昂贵的传统平台而言,即使厂商能够因此拿到数额巨大的订单,这也未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认可。并且,美国方面对台湾地区军事人力资源严重匮乏这一窘迫状况是相当清楚的。“如果我们台湾方面缺乏防卫作战的构想,仅仅以此来支撑军售的争取,只会空口许诺,认为‘购买越多军事装备就越安全’,那最终只会成为他人的笑柄。”
一直以来的一味亲美之举,不但不会让台湾地区得到尊重,反而会被美国看作是台湾地区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换取美国的保护,从而成为美国的一个包袱。张延廷表示,有些台湾民众常年处于安逸状态,对于军购既没有概念又十分麻痹,在他们看来,“交保护费”好像只是台防务主管部门才需要头疼的事情。但他们却不知道,猛增的军事预算会对台当局其他“部会”的建设项目产生冲击,各类民生社福业务都会因为这笔“保护费”而被排挤。而且要是再加上贸易关税提高的话,台湾民众的日常生活各方面都会受到严重的牵累。这就是民进党“反中”要付出的代价,台湾是无法长期承受这种状况的。
张延廷还强调,从军事战略的角度来说,“防卫某地”和“将某地作为战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在“将某地作为战区”这种情况下,根本就不会考虑当地民众生命的因素。
今天的台湾《中国时报》发表了台湾国际战略学会研究员谭传毅的评论——“没有安全承诺的保护费该交吗?”这一评论是针对150亿美元军购传闻而发的。谭文指出,台湾并没有美国驻军,然而台湾的政客,尤其是承袭日本殖民影响的民进党那部分政客,却对美国驻军充满遐想与渴望。这种心态反映出他们不全然是战败者的心态,而是对武力强盛的“高等民族”心怀向往,他们忙不迭地通过增高军费支出来谄媚那些拥有武力的权贵。
特朗普竞选期间,不止有“保护费”风波,还多次声称“台积电偷窃美国芯片产业”。为了向特朗普表明自身“清白”,台积电答应美方要求,从11月11日起暂停向中国大陆客户供应相关芯片。国台办发言人指出,推进两岸产业合作,对两岸企业发展有益,能够增进两岸同胞的民生福祉。然而,民进党当局妄图“倚外谋独”,总是跟着美国的节奏搞“脱钩断链”。这样做的结果是损害岛内企业利益,削弱台湾相关产业优势,使台湾进一步错过产业发展机遇。
拜登执政期间,向台积电施压,促使其赴美投资建厂,将先进制程的芯片生产线布局于美国。美国虽承诺给予补贴,然而台积电赴美生产,一方面致使制造成本增加,另一方面也使台积电在事实上沦为美国企业。美国向来有此类行径,像过去法国的阿尔斯通就被美国强行吞并,所以美国随时可能吞并台湾企业。一旦特朗普重新上台,其手段恐怕会更加直白、粗暴。台湾岛内总是一味地向美国表忠心,可当特朗普掠夺盟友芯片产业的时候,台湾地区必然首当其冲。正如国台办所指出的,配合美国搞“脱钩断链”,最终必定自食恶果。
台积电停供大陆芯片这一事件,从长远角度而言,无疑给中国大陆的高端芯片产业带来了诸多挑战。这一事件使得在逆境中寻求突破成为中国科技企业面临的难题。虽说这一事件对两岸科技合作产生了不小的冲击,但也凸显出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在后续的发展进程里,中国科技企业必须更为重视技术创新以及自主可控能力的提升,从而能够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类挑战。唯有如此,中国科技企业才能够在全球科技的激烈竞争中始终保持不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