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的老街里,中山路61号,曾经的红星电影院。对于青岛人来说,相信都对这里有着深刻的印象。无数人的第一次戏曲、话剧、电影经历从这里开始,在这里看遍了悲欢离合与爱恨情仇。这里是年轻人恋爱约会的必去场地之一,承载了岛城各年龄段、无数家庭的快乐记忆。这里是很多老青岛童年时光的收录机,尤其是在物质与精神生活匮乏的年代里,为许多市民增添了一抹耀眼的色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岛红星电影院,2003年(吴正中摄影)

不觉间,曾经名闻全国的电影院消失已是二十年。记忆中的红星电影院仿佛仍在眼前,这里记录了这座老影院的风雨沧桑,见证了老街里的辉煌繁盛与落寞萧条,承载了几代青岛人的美好往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世纪初的凯宁咖啡店(红星电影院最初建筑)

红星电影院最初的旧址建筑始建于1902年,开始的经营者是凯宁果品糖品咖啡店,弗里德里希大街(中山路南段)第一家咖啡店。1914年,日本战胜德国侵占青岛后,咖啡店被日本人侵占经营。

1921年,英国商人李可柏将这里买下,改建后取名支西大戏院。放映无声电影的同时,也有少量戏剧演出,这就是红星电影院的前身。1923年再次改建后,分为楼上楼下,可容纳400人,称中国大舞台电影馆。

1925年1月7日,中共青岛组和国民党青岛市党部等37个团体成立青岛国民会议促成会,选出委员15人。中共济南地委书记王尽美以孙中山委任的国民党会议山东特派宣传员身份在成立大会上发表演讲。

随后,王尽美在山东路(中山路)的"大舞台电影馆"(福禄寿电影院)宣讲,呼吁广大工农群众及一切民主进步分子团结起来,推动国民会议召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世纪30年代福禄寿戏院

1927年,大舞台电影馆经过全面翻建和改造,楼上楼下有了500个固定座位,更名为“福禄寿大戏院”。放映的影片多为外国片,也放映部分中国风景片和滑稽影片。

1928年8月10日,上海出版的第5期《电影月报》上刊载了一则青岛福禄寿大戏院的全页面业务广告。

福禄寿大戏院位于青岛山东路十三号,本院建筑宏伟,座位舒畅,早已有口皆碑,允称青岛娱乐第一场所。至于选择影片,更是珍贵无比,所有最著名之国产出品,悉可放映于本院之银幕,以供各界人士之欣赏。场内更配以高等音乐,尤为尽善尽美,是皆不惜工本,所致非鼓吹广告可比也。迩者运到国产名片数十部,自今日起将按期放映,以饱观众眼福。片名陆续在青岛各报纸披露,无怪青岛人士咸以得观本院银幕为快也。

1928年9月10日出版的第6期《电影月报》上刊载的广告:

自建最新式电影剧场,工程宏伟,座位宽敞,选片精密,设备完美,为青岛埠投资最多、声誉最佳、首屈一指之娱乐场所,并聘有世界驰名乐师七人,每晚随片奏演以娱来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世纪40年代福禄寿戏院

此时的福禄寿大戏院进入黄金时期,成为岛城最有名、经营最好的影院。

1933年《青岛指南》中介绍,福禄寿大戏院,位于中山路15号,头等座7角,二等座4角,每天放映两场,第一场下午两点开始到四点半截止;第二场晚上7点开始,到11点截止。电影循环放映,可随时购票入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世纪40年代福禄寿戏院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大戏院仍旧是以京戏和电影为主,福禄寿大戏院的主体人或经理却不时发生着变化。据资料介绍,大戏院开办以来虽多次改造更名,但其实一直是由英国人在经营,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才由中国人接管。

在青岛档案馆的资料中,福禄寿大戏院在 1946年的经理是姜铭琛,他同时是 青岛市电影戏剧商业同业公会的主席。 1947年上半年,登记信息变为了袁桂卿, 下半年则改为了王准臣。

福禄寿大戏院的代表人一直是浙江余姚人赵星火,赵星火从30年代就担任着副经理一职,不久就负责了戏院的全面管理,40年代曾任青岛市电影戏剧商业同业公会理事职务。在赵星火的登记信息中看到,其文化水平为大学,这在那个年代也是不多见的。

1932年4月1日,青岛大学进步学生秘密成立"左翼戏剧家联盟青岛分盟小组",公开名称为"海鸥剧社",赵星火即是成员之一。1937年与杜宇、孟超等人组织首演了曹禺的名著《日出》,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青岛剧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侵占青岛时期,左侧的福禄寿大戏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福禄寿影戏院门票

20世纪30年代初,随着观众对影片要求的不断提高,大戏院的竞争压力也逐渐增大。尤其是相邻不远的山东大戏院(现中国剧院)的开设,使福禄寿受到了巨大冲击。1932年不得以将影院暂时转租给安徽路上的明星电影院,每月收取租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世纪50年代福禄寿新闻电影院广告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后,福禄寿恢复放映,仍以国产影片为主。公私合营后,赵星火担任了私方经理。

1956年5月1日,改名为福禄寿新闻电影院,专门放映新闻纪录片和科教片。

1958年,影院从公私合营改造为国营,并进行了全面维修,座席增加到了720个,更名为“红星影剧院”。

1966年更名为“红星电影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世纪70年代的红星电影院

1977年,随着青岛文化事业的发展,原来的那座漂亮的德式老建筑被拆除,由山东省文化厅和青岛市财政共同出资,就地翻建新的电影院。

1979年,新影院建成。重建后的影院为四层建筑,设观众座椅1102个。影院设备齐全,可放映包括立体电影在内的各种规格影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世纪80年代初的红星电影院(张岩摄影)

1987年,红星电影院主体建筑由原来的四层增加到五层,并改造为立体声电影院。1988年8月26日,青岛市首家立体声影院红星电影院举行了首映式。

1997年,电影院再次进行了全面改造,使经营面积达到4400平方米,成为我市功能齐全的综合性电影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潮涌动的红星电影院

改造后的红星电影院共设三个电影厅、四个影视厅,其建筑规格和设置设备在全省均属一流,观众上座率和收入十年里一直处于全省同行业第一位,并稳居全国十大电影院之一,是山东电影业的排头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3年,即将消失的红星电影院与相邻的青岛饭店。(吴正中摄影)

2003年底,按照青岛市人民政府对中山路进行整体改造的规划的要求,红星电影院在中山路教堂区改造的拆除规划中,这座历史悠久的影院至此停业。

2004年3月18日凌晨,红星电影院在推土机的阵阵轰鸣中轰然倒下,这座曾创造过年票房三百多万的青岛地区“老大哥”影院,与喜爱她的观众做了彻底道别,留给人们的是无数难忘的记忆和与之有关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经的青岛饭店、红星电影院旧址,拆除后改建成了一排新的楼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追昔抚今,红星电影院,见证了百年老街发展的风雨历程,在老青岛人的心中,红星电影院已不仅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影院放映单位,它的存在和影响,已远远超越了电影或银幕本身,成为数十年来几代观众心目中的精神圣殿。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