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4日,湖北一个叫做柳溪村的小村庄里,村民们围在宋桂花老人身边,听她交代最后的遗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桂花老人的丈夫早已去世,唯一的儿子张鹏也牺牲在中越战场上。2010年,宋老太脑血栓病情加重,眼看就要不行了。

老人弥留之际,取出一张两万元的存折,对乡亲说:“我死之后,把这张存折交给文竹,跟她说丧事简办,别为我浪费钱了......” 说罢,老人就永远闭上了眼睛,离开了人世。

宋桂花口中的“文竹”,是她的义女阮文竹。听名字就知道,阮文竹是越南人。

中国妈妈,中国烈士,越南妇女,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交集?又谱写了怎样的动人故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伤兵,救越南母子牺牲

1979年2月,为了惩戒越南的嚣张气焰,对越反击战打响。在这场摧枯拉朽的战争中,有无数解放军新兵踏上战场,有的建功立业,有的马革裹尸,还有一些消逝在战场上,没有被历史记住。

张鹏就是这样一名新兵,他出生在鄂西柳溪村,是家里的独生子。张鹏是军人后代,他的父亲张海山,曾在广州军区某部服役,是一名工程兵。1963年越南战争期间,张海山曾随部秘密前往越南,援建了石球大桥。

由于工程任务繁重,再加上越北气候恶劣,张海山累病在前线,被迫退伍,不久后去世了。

父亲去世那年,张鹏才7岁。1978年,张鹏继承父亲衣钵,参加了解放军。服役不到一年,对越反击战就打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场战争只进行了28天,解放军大获全胜,班师回国。然而在回国途中,张鹏所部遭到越军的追击,一场战斗后,张鹏和5名战友与部队走散了。六个人只能撤入原始丛林,边打边撤,向国境线走去。

到1979年9月,张鹏的五位战友已经先后牺牲,他自己也伤痕累累,凭借毅力走到了凉山下琅镇。这里离国境线不远,张鹏马上就能看到生还的曙光了。

这天,张鹏行进在山间小林时,突然听到一阵撕心的呼喊。他连忙走过去查看,发现呼喊声来自于一个年轻的妇女,身上还背着一个看上去刚满周岁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鹏敏锐地意识到,这对越南母子踩中了地雷。救还是不救?电光火石之间,张鹏就有了决定。他慢慢靠近越南母子,示意对方别动,然后趴在地上,轻轻扒出地雷,剪断了导火线。

张鹏长舒一口气,示意越南妇女带着孩子赶紧离开。然而这对越南母子刚走没多远,只听“轰”的一声巨响,张鹏身下的另一枚地雷炸响了。张鹏被重重摔在地上,右腿被炸断,胸口一片血污,眼看要不行了。

朦朦胧胧中,张鹏看见越南妇女走到他身边,一阵阵哭喊着。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指了指自己的内衣口袋,然后颓然倒地,停止了呼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恩人守墓, 寻找烈士遗属

这个被救的越南妇女名叫阮文竹,凉山下琅镇人。她的父亲是越南人,母亲中国云南人。因为是“中越混血”,她能讲一些汉语。

阮文竹是吃中国的救济粮长大的,从小对中国就抱有深厚的感情。然而,越南政府倒行逆施,企图称霸东南亚,同时恩将仇报入侵中国边境,让阮文竹伤透了心。

1979年9月15日,阮文竹带着刚满一岁的儿子上山劳作,不幸踩到了越军埋设的地雷。如果不是张鹏拼死相救,他们母子肯定没命了。

张鹏被地雷炸飞后,阮文竹听到剧烈的响声,连忙返回查看。遗憾的是,张鹏受伤过重,牺牲在了异国的土地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阮文竹悲痛拒绝,哭泣声响彻山间。收拾好心情后,她放下儿子,吃力地将张鹏背到附近的一个山坡上,找了一个弹坑,将恩人的遗体埋葬。下葬的时候,阮文竹想起了张鹏生前的动作,从他的口袋里掏出一封血染的信件。

回去后,阮文竹在母亲的帮助下读完了信件。这封信是张鹏写给母亲宋桂花的。他在信中写道:“我的5名战友牺牲了,我随时也可能牺牲。妈妈,如果我死了,不要恼恨越南人,大多数越南人还是好的......

在信的末尾,张鹏还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以及老家鄂西农场柳溪村。他在信中附上一张照片,写道:如果我牺牲了,请将信件和照片送给我的妈妈......

这是一封解放军战士写给母亲的家信,也是一封遗书。看完信上的内容后,阮文竹大哭了一场,发誓守好恩人的坟墓,有一天将恩人的遗骨送回中国,送到他母亲身边。

然而,张鹏是一名中国军人,他的遗体安置在越南土地上,少不了被越军践踏破坏。1980年9月,张鹏牺牲一周年纪念日,阮文竹去给恩人扫墓时,就发现了惊人的一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五六个越南民兵聚在山坡上,拿着铁锹,正在铲平张鹏的墓地。阮文竹气坏了,立刻上前制止,激动地质问:“你们都是吃中国救济粮长大的,有没有良心!

越南民兵被阮文竹说得面红耳赤,悻悻然离开了。阮文竹怀着沉重地心情,又为张鹏修整了墓地。此后她经常带着儿子来扫墓,家里办喜事,准备酒菜时,她也第一时间来到墓地,端着酒菜祭奠。

时间一天天过去,张鹏的墓地被保存得非常好,寸草不生。村民们都说,有儿有女的家庭,都没有阮文竹把墓地照顾得很。可是,阮文竹一直有一个愿望没能实现,那就是遵照恩人张鹏的遗愿,把他的遗体带回中国,送回母亲身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阮文竹不是没有努力过,她打听过不少人,还根据张鹏信件上的地址写信,试图联系张鹏哥母亲,却始终没有下落。阮文竹想去中国寻找,可她连路费都没有,怎么去呢?

1986年,中越边境战火虽未停歇,但两国关系已经缓和,恢复了边境贸易。于是,阮文竹和丈夫在边境开了一家面馆,一边做生意一边打听张鹏家人的消息。

接下来十几年时间里,每当有中国人前来就餐,阮文竹就会追着人家问:“同志,鄂西在哪里?柳溪村在哪里?

阮文竹得知,“鄂”是湖北的简称,可那里农场众多,柳溪村又不知名,没有人知道它的具体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带烈士遗骨回家,认烈士母亲当妈妈

时间一晃眼来到1999年,离张鹏烈士牺牲已经过去20年,当年那个被他救下的越南母子,阮文竹已经人到中年,儿子阿南也长成了一个男子汉。

3月6日那天,阮文竹外出采买,儿子阿南在面馆忙碌。快中午的时候,面馆进来一个文质彬彬的男人,点了一碗面吃了起来。

阿南看来人长相似中国人,便走过来询问,是否直到“鄂西”在哪里。男人很惊讶,回答:“鄂西我知道,是中国的湖北,我就是从鄂西来的记者。”说着,男人还掏出了自己的记者证。

阿南一看,上面写着“吕梁”的名字。他高兴坏了,立刻跑到市场把母亲找了回来。阮文竹得知吕梁是湖北来的记者,也非常激动,向吕记者道出了事情的原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烈士的遗愿时,阮文竹双目含泪,跪在吕记者面前,央求说:“朋友,请你一定帮忙,帮我寻找中国兄弟的妈妈!

吕记者大为感动,连忙将软文竹扶起,答应了她的请求。从越南回国后,吕记者联系到鄂西民政局,经过多方打听,终于在2000年找到了独居在柳溪村的宋桂花老人。

宋老太太接过儿子张鹏留下来的早已发黑的信件,忍不住放声大哭。她努力平复心情,对吕记者说:“谢谢你,也先谢谢阮文竹照顾我的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老太太想到越南接回儿子的遗骨,可她身无分文,连去越南的车票都买不起。因为张鹏被定性为“失踪”,她也无法获得政府和部队的援助。远在越南的阮文竹考虑到这一点,于2000年11月带着张鹏的遗骨来到湖北。时隔21年后,她终于完成了中国兄弟回归故土的遗愿。

见到宋老太太后,阮文竹长跪不起,感慨地说:“21年前,中国兄弟救了我们母子,现在我要留在你身边尽孝,认您做妈妈!

阮文竹真的留了下来,照顾宋老太太的生活起居。可是没过多久,她就因为贫血住进了医院。村民们把她的孝心看在眼里,争先恐后地说:“抽我的血,抽我的血。”医生比对过血型后,认为宋老太太是最合适的人选。宋老太太毫不犹豫,把自己的血输给了阮文竹。

阮文竹醒来后,泪水又打湿了眼眶,感动地说:“当年中国兄弟救我一命,如今中国妈妈又救了我,我该怎么报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让阮文竹感动的事情还在后头。2001年她再次来到柳溪村,村民们得知她家的餐馆因大火损失惨重,有钱的拿钱,没钱的拿鸡蛋,凑集了3万元,帮助阮文竹东山再起。当地领导和企业家得知阮文竹千里迢迢来报恩,也给予她巨大的支持,资助了她20万元。

在中国人民的帮助下,阮文竹的面馆又重新开了起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如此大的恩情该怎么报?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中国妈妈接到越南,替张鹏尽孝。可老太太住了半个月,就因为不习惯越南的生活,提出回湖北农村。

阮文竹只好勉强,拿出一万元留给宋老太太生活。两人让来让去,老太太不好推辞,最终收了50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8年8月,宋老太太过80大寿,阮文竹一家都来了。刚进门阮文竹就让儿子阿南跪在地上,对他说:“快喊奶奶,这是你在中国的亲人!

2010年,宋桂花老人在老家病逝、临终前她千叮咛万嘱咐,路途遥远,不让阮文竹来。不仅如此,她还将两万元的积蓄留下来,留给阮文竹继承。

噩耗传到越南,阮文竹悲痛欲绝。她带领全家人跪在村口,面朝北方的方向,哭成了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