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许世友作为南部战区总指挥,打响对越反击战。这场只进行了28天的战争,也是许世友指挥的最后一战。
许世友将军
1980年1月,74岁的许世友卸任广州军区司令员,同杨得志、杨勇、韩先楚、王平四位开国上将一起当选中央军委常务委员。与其他将军主持实际工作不同,许世友因为年迈,算是退居二线。
自1973年12月八大军区对调起,到1980年1月,许世友主持广州军区6年多,贡献巨大。那么等他卸任后,谁来接过广州军区司令的职务,挑起保卫南疆的重担呢?
中央经过慎重考虑,选择了许世友的老搭档,塔山名将吴克华。
吴克华
长征路上相遇,“兄弟”情深
1913年,吴克华出生在江西弋阳一个叫做芳家墩村的村庄。芳墩村有500多人口,算得上大村,但除了几个有钱有地的地主,大半人都过得贫穷,吴克华家也是如此。
吴克华本来有一个姐姐,早早患病夭折,这让父母更加重视吴克华,省吃俭用供他上学。不幸的事情接踵而至,吴克华13岁那年,父亲也因病去世了。无奈之下,吴克华只好挑起重担,去镇上的杂货铺当了学徒。
吴克华家里太穷了,一次,吴姓家族修族谱,一个人丁交两块大洋,吴克华拿不出来。账房先生当众嘲笑他:“穷鬼,烂泥扶不上墙!”
这句话深深刺痛了吴克华:凭什么地主家能过好生活,劳苦大众就要挨饿受冻?
1927年底,年仅14岁的吴克华参加农民暴动,次年加入红军,开启了漫长的革命生涯。他有勇有谋,指挥作战又稳又狠,长征时已经是红五军团13师37团团长了。
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在两军干部交流大会上,吴克华第一次见到许世友。许世友比吴克华大7岁,成名也更早,此时已经是红4军军长了。
沙窝会议后,红军分成左右两路大军,吴克华和许世友随左路军行动。然而部队刚刚北上,张国焘就违背中央命令,率部南下。吴克华不服张国焘,提出抗议,结果被免去团长职务,还被关了禁闭。
长征途中,许世友和吴克华结下深厚友谊,对彼此十分欣赏。吴克华称呼许世友“老大哥”,许世友也把他当弟弟看待。得知吴克华出事,许世友仗义执言,让吴克华的处境好了许多。
红军抵达陕北后,许世友受到张国焘牵连,一度被判刑。这次换成吴克华出手相助,他找到红军大学教育长罗瑞卿,为许世友担保:“许将军虽然是红四方面军的人,但绝不是张国焘的人。”
后来毛主席亲自关照,许世友被释放,重回红军大学学习。得知吴克华替他求情,许世友很感动,两人成了莫逆之交。
山东战场并肩作战,吴克华成塔山名将
吴克华比许世友更早一步从红军大学毕业,跟随张爱萍去了上海,从事抗战宣传工作。不久之后,吴克华转军事工作,奔赴山东开辟根据地。
1940年,时任八路军386旅副旅长的许世友也来到山东,这对好友终于又见面了。当时,许世友是山东纵队独5旅旅长,吴克华是独3旅旅长,两人平级。由于许世友当过红军军长,威望在吴克华之上。
1941年,胶东地区成立了反投降指挥部,许世友是总指挥,吴克华是副手。两人配合默契,在胶东打出一片天。因此胶东军区成立后,许世友又向组织申请,调吴克华过来当副司令。
吴克华作战谨慎,不打则已,打则必胜。1944年冬,胶东军区准备与伪军元老、“胶东第一大恶人”赵保原展开决战。吴克华亲赴前线考察后,认为敌人势力强大,我军应做好准备再打。
军区政委林浩问吴克华:“需要准备多长时间?”
吴克华回答:“三个月吧。”
军区有人认为吴克华太保守,错失战机,吴克华不以为然,继续备战。1945年2月,一切准备就绪,吴克华亲率5个团和5个独立营的将士,向赵保原部发起猛攻,取得歼敌1.2万人的大捷,令许世友等人赞叹不已。
抗战胜利后,吴克华率领胶东军区部分主力挺进东北,许世友留在山东作战,两人的合作就此结束。
解放战争时期,吴克华打赢了无数战斗,其中最让他难以忘怀的,是辽沈战役期间进行的塔山阻击战。
1948年10月,吴克华担任东野4纵司令员兼塔山阻击战司令员,率部进入阵地,打响塔山阻击战。在这场6天6夜的激战中,4纵以一己之力,成功阻击了敌12个师的凶猛进攻。4纵没有丢失一寸阵地,保障东野主力解放锦州,立下大功。
吴克华一战成名,被誉为“塔山名将”。但他没有任何喜悦,痛心此战4纵伤亡过大,其中有767名战士长眠塔山。如此刻骨铭心的经历,让吴克华终生难以释怀。
特殊时期受牵连,李德生设妙计“提审”
新中国成立后,吴克华任15兵团副司令员,镇守两广。从这个时间线来看,吴克华比许世友更早在两广耕耘,建功立业。
1955年,吴克华被授予中将军衔,他的老搭档许世友是上将。两年之后,吴克华调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不过此时许世友已经去了南京军区,新任司令员是杨得志上将。
1963年,吴克华接到新的任命,担任炮兵司令员。
吴克华能升任大军区正职,是老首长林总一手提拔的。可吴克华不以为然,始终和林总保持距离,兢兢业业做工作。一次,吴法宪找他谈话,说林总很关心你,我们联合起来干吧。吴克华当然明白吴法宪的用意,当场回绝。
结果因为这些事情,吴克华于1967年被撤职,一度神秘失踪,下落不明。
1972年初,在政治局一次落实干部政策会议上,周总理问:“吴克华哪里去了?”参会人员面面相觑,竟无一人知道。
堂堂的开国中将,原炮兵司令员,怎么能生死不明?周总理很生气,指示总政治部主任李德生展开调查。李德生的工作卓有成效,从一名干事口中得知,吴克华被专案组关在一个地下室里。
吴克华的下落知道了,可要怎么把他救出来呢?总政治部和专案组属于不同机构,如果硬要接人,恐怕要闹出许多麻烦来,可如果不及时搭救,很难预料吴克华还能挺多久。李德生思来想去,想出了一个妙招:“提审”吴克华。
专案组的警卫得知总政治部是来“提审”的,立刻交出吴克华,把人带到了京西宾馆。李德生亲自到场,示意警卫退出去,然后向吴克华打招呼说:“吴克华同志,请坐!”
此时的吴克华如惊弓之鸟,不知道李德生口中的“同志”“请坐”是何用意,以为是风暴前的平静,连忙说:“我有罪,我有罪!”
李德生赶紧换了和气的神色,安慰说:“不用紧张,我们是总理派来的。”
就这样,在周总理的亲自过问下,在李德生的努力下,吴克华的问题清楚了,重新恢复工作。
五任大军区司令,1980年“接班”许世友
此后,吴克华担任铁道兵司令、成都军区司令、乌鲁木齐军区司令、广州军区司令,成了五任大军区司令,这样的履历在军中极为罕见。叶帅曾高度赞扬他:“老吴啊,你这五个司令,堪称我军之最啊!”
1980年1月,吴克华担任广州军区司令,他的前一任司令,正是老搭档许世友。当时许世友年事已高,不适合从事地方军区的繁重工作,前往中央军委挂职。中央经过慎重考虑, 认为吴克华有“塔山名将”的荣光,主持过多个军区,又在两广工作过,是“接班”许世友的最佳人选。
得知吴克华上任军区司令,许世友也很高兴,感慨说:“我和老吴搭档多年,欢迎他来接替我。我唯一遗憾的是,我们各自东奔西跑这么多年,恐怕没有共事的机会了!”
吴克华上任后,立马前往广西视察,南宁、凭祥、东兴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在20多天的行程里,吴克华始终保持清廉的工作作风,一路轻车简行,不住宾馆不吃酒店,只住部队招待所,保持了一位开国元勋的高风亮节。
吴克华与许世友一样,晚年都有一个心愿,魂归故里,葬在母亲身边。吴克华自幼丧父,是母亲做针线活把他拉扯长大。然而他参加红军后,敌人闯进芳家墩村,绑走了他的母亲。母亲不愿连累他,拒绝写信劝降,当晚就被杀害了。
两天后,红军打回芳家墩村,吴克华看到的却是母亲的尸首。他人不足放声大哭,在母亲坟前立誓:“等革命胜利了,一定回来陪伴你老人家。”
抗战时期,吴克华也在许世友面前表示:生前为国家尽忠,死后为父母尽孝,葬在父母身边。
因此到1985年,许世友将军病逝后,吴克华一方面痛惜老战友的离去,一方面也羡慕许世友能魂归故里,在河南新县许家洼土葬。吴克华很欣慰,说:“老许头如愿了,老许头如愿了!”
可除了父母,吴克华还放不下那些牺牲在塔山的弟兄们。1987年2月,吴克华临终之际更改遗嘱:“每当想起那些牺牲的战士,我的心里就十分难过。我死之后,就把骨灰撒在塔山吧,和兄弟们做个伴......”
不久之后,吴克华将军在广州病逝。1988年,他的骨灰被家人带到塔山,撒在那片曾经战斗过的土地上,与牺牲将士们共长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