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浔州高中一百二十年校庆,混进去转了一转,看到了有很多相关的庆祝活动,其中有一项就是“印章打卡”。

说简单点,就是在校内设了几处活动点,拿指定的一张彩纸,到这些活动点打卡,相关的志愿者同学就会在这彩纸上盖一个不同内容的印章,这也算是今年浔高校庆的纪念活动方式之一了。

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不是校友,来得也晚,就没有“冒充”校友弄一个流程盖几个章,只是跟着人群各处游览,走到最里面的打卡点,见有个“状元门”打卡点,这就有点兴趣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状元门”,之前有所耳闻,其中有两种说法。

其中一种说法,据说这是以前的一个门的建筑的一部分,是门两边立柱最底下的基础部分,为方便述说,本文且称之为“门墩”吧。

清末民初,这里主要还是桂平的北校场,1947年,原在容县的省立浔梧鬱师范分为三家,即按名字和当时的专区划分,分拆为省立浔州师范(桂平),省立梧州师范(梧州),省立鬱林师范(玉林)。

浔州师范设在桂平,在今天浔高这个“状元门”,实际上就是当年浔州师范的大门位置,这门墩很有可能就是原来的浔州师范大门遗存下来的门墩,但现在缺少资料考证,就不敢肯定了。

如果这就是原来浔州师范的大门遗存,那这门墩的历史,最早,早不过1947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正经过三年的建设,校园初成规模,但是,在1950年,浔州师范迁到梧州,和梧州师范合并,这个浔州师范的校园就闲置了下来。

到1956年,桂平县调整学校布局,把在今天桂平一中位置的浔州高中搬迁至原浔州师范校址,并把学校前面的北校场一并划给浔高,作为学校建设用地,由此,浔州高中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的建设逐渐扩大,慢慢的就成为了今天浔高校园的样子。

而这两个门墩所代表的旧门,无论是原建,还是后建,都成为了校园中的一部分,一个景致,一下时代遗迹,只是在时代前进中,各种事件影响下,这个“门”最终被破坏,或是被拆除,最后只留下这两个门墩,记忆着这段不被浔高人记住的历史过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两棵榕树是怎么长成这样的呢?

据传说说,在某一年,学校看到这两残留的门墩比较孤单,于是在上面各放一盆榕树盆景,后来,习以为常的历届师生们,也没有干扰它们的自然生长,种种原因下,榕树漫长,根出盆而往下生,加上榕树本身的生长速度也快,有意无意间,树根顺着门墩四向伸入地面,慢慢的就成为了今天看到的“树包墩”的样子。

成为浔高校园内独特的景致之一。

细看门墩,正面还有“鹿”的图案,这可就有说法了。

门口有鹿的图案,一般都认为,是“福,禄,寿”之类的求平安,求吉祥之意,但实际上,作为教学之地,这“鹿”的图案意义就不简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鹿”实际上是指“鹿鸣”!

“鹿鸣”之意,最初的时候,源于周代兴贤能的乡饮酒礼,唐代以后,科举制度下,古代地方举人要进京赶考了,地方会举办一场宴席,为举子 们 饯行,祝愿他们进京考试能金榜题名,也有一种励志的意思。

那时候叫“乡饮”,早期的“乡饮”,还是比低调,只是一种礼仪,一种政教功能。

但是发展到明代,明朝皇帝在科举考试后,会专门的宴请中榜的科举学子,并以“鹿”为主脯的大餐来招待。鹿一直来被崇为仙兽,意象为难得之才;皇帝贵为天子,“鸣”意为天赐,这个宴席就叫“鹿鸣宴”,在古代科举制度下,因为有皇帝的参加,所以,也是最高级,最高端的“乡饮”。

后来通过清代康,乾二帝的影响,把“鹿鸣宴”的意义发展到最高峰,并广被认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了,鹿鸣宴这个封建时代的嘉礼,讲多了也无益,在新时代下,当初人们在建设这两个门墩的时候,只取其最初的传统文化本意,即以“鹿鸣”的诗意,勉励学子们好好学习,争取实现“金榜题名”的励志之意。

这也是一种祝愿,祝福。

只是不知道,走过的一届届浔高学子,有多少实现了这个“鹿鸣”之意呢?

读史知今,宣传广西各地历史人文,展示地域风貌,讲述广西的旧事,新事。

我在桂平,我是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谢谢阅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