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犯罪,似乎是可以遗传的。
美国俄勒冈州的韦弗家族,爷爷杀死了一对情侣,父亲更成了连环杀手,杀死了女儿的两个闺密。到了第三代,儿子又因枪杀好友入狱。一家三代,哪怕儿子不是亲生,都有着难以控制的暴力倾向。
韦弗家族并不是孤例,不少暴力犯罪者都生长于充满暴力的家庭,当他们长大后,又会重蹈老一代的覆辙,将暴力加诸他人身上。暴力犯罪是社会的顽疾 , 往往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执法机构始终为组织暴力犯罪而头疼。然而,惩戒罪恶往往只能在案发之后, 对既成损失无能为力。
在警匪剧中,某些演员一出场,观众就能依靠长相猜出他的凶手属性。如果在真实世界中,也可以根据遗传特征,找出潜在的罪犯,在他们动手之前就提前拿下,罪恶带来的痛苦不就根绝了吗?
01
犯罪分子都是相似的?
我们知道,不少犯罪分子有些共同的行为特征,比如易怒、易冲动,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他们都有相似的基因?
基于这个猜想,芬兰科学家对 900 余名监狱囚犯的基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5%~10% 的暴力犯罪,都跟 MAOA 和 CDH-13 两种基因相关。这两种基因相当于两个控制情绪的小闸门,一旦失守, 万般情绪就会像潮水般涌动,人将会变得暴躁易怒,从而做出不理智的举动。
我们先看看 MAOA 的来头。2009 年,美国的研究人员比对了2000 个青少年的基因。结果显示,那些出现 MAOA 突变的孩子,参加黑社会团体的概率比正常人高出两倍,操起武器干架的概率也会更大。
MAOA 让人更加暴力主要是通过影响人的大脑。这个基因相当于一个卫生管理员,负责清扫大脑中废弃的多巴胺和血清素。一旦MAOA 发生变异,脑中失灵的信号分子就没法分解,只能越积越多, 人因而也会情绪郁结,格外烦躁,久而久之,就好似热天里的干草垛,一点就着。如果这时,人一旦有释放冲动本能的机会,就会异常兴奋,做出许多暴力举动。
那么,CDH-13 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在正常的时候,它是个挺好的基因,不仅能抑制肿瘤的生长,还能在人脑细胞之间搭桥,构建沟通机制。然而,它一旦出错,就要出大事了:大脑传递信息变得混乱,人体也会像交通灯失灵的十字路口一样,变得不受控制。一些研究表明,小朋友之所以有多动症,成年人之所以会行使暴力,CDH-13 都难辞其咎。
既然出现这两种基因异常的人容易犯罪,给大家都做个基因检测,发现有变异的就统统缉拿归案,不就一了百了了吗?
02
相关不等于因果关系
在下结论之前,我们要区别相关性和因果性。
举一个例子。美国曾经有研究人员统计过全国几千起交通事故的原因。结果发现,这些肇事者的唯一共同特征就是有驾照。难道有驾照是造成车祸的罪魁祸首吗?显然事实并非如此,这仅仅是一个相关关系。只是因为这些人都有驾照,才能开车上路,才会出事故,才会被警察逮到。
所以,不能混淆了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同理,这两种基因和真正的犯罪行为之间只是有相关关系,还远远谈不上因果关系。
虽然实验结果表明,参与实验的 900 名芬兰罪犯里,有 10 次以上暴力行为者大多携带这两种变异基因,但是,有两点不能忽视。其一,不是有了这两个基因变异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做出点儿伤天害理的事情。事实上,迄今为止只有小部分单基因遗传病能够确定其致病基因。其他绝大部分病征或者表现,都是多个基因集体合作的结果,其发病机制复杂,不能仅仅用某些单一基因的变异去解释。其二,不是所有的罪犯都携带这两个基因变异。罪犯中也有相当比例的人和正常人的基因型一样并不携带上述两个基因变异。
所以,认为有了某一个基因,就必然有或没有某种行为的想法, 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03
“犯罪基因”是基因歧视
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詹姆斯 ·法隆教授,是一位很有声望和地位的学者,专门从事大脑神经研究。 但是,法隆的研究却把自己吓了一跳。
一天,他正在研究家族成员的脑部扫描图,突然发现其中一张脑部结构图和一些知名凶杀犯的相差无几!再仔细一看,这张图的主人正是他自己。难道教授也是个潜藏的杀人犯?查阅族谱之后, 法隆更惊讶了:原来自己的家族史上还真出过不少变态杀手。也就是说,他的身上也携带着所谓的“犯罪基因”。好在,因为家庭充满关怀和爱,后天的教育又能修身养性,法隆没有重蹈前人的覆辙。
此外,在 2006 年,一份研究发现,有 56% 的新西兰毛利人携带 MAOA-L 型基因,远高出欧洲白种人的 34%。有人提出,这可能和毛利人曾有吃人的习性有关。这种说法耸人听闻,会加重外人对 这一族群的误解。 毛利人当然不能接受了,于是群情激愤,纷纷站出来抗议。
其实,MAOA 基因除了强化攻击性,也有一些正面的作用,比如令人变得敢于冒险。之所以毛利人携带 MAOA 基因的比例比较高, 很可能是因为他们的祖先足够勇敢,是能乘坐独木舟跨海而来开疆拓土的勇士,经过自然筛选,这种特征就流传了下来。如此,他们拥有 MAOA 基因的比例自然就高些。
如果只通过某人携带“犯罪基因”就认定一个人会犯罪,实在是简单粗暴、有失公允。而且,这种“基因歧视”不仅会冤枉无辜者,更有可能对人的心理建设起到负面作用。如果某个孩子从小就被发现携带这些基因,一出生就被贴上“潜在罪犯”的标签,受到多方歧视,遭到重重监管,那么,他的心理和心态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以后会做出什么样的事,可想而知。
我们要记住,基因反映的其实仅仅是人性的一部分,或者只是一种可能性。毕竟,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高维和复杂的世界,需要思考的不仅有基因的因素,还有后天环境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基因不过是给人一副牌,能把它打成什么样,还要看我们自己。
本文整理自尹烨所著《生命密码:你的第一本基因科普书》,由战略合作伙伴中信出版集团授权发布,转载请务必著名作品出处。
即可获取更多神奇的生命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