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期,网络平台出现不少“职业打假者”的人。他们通过分享“打假日入过千、月入过万”的经历来招揽徒弟,还出现收徒弟、卖课等产业链,专门瞄准“双11“期间的大量交易以及可能存在的漏洞进行索赔,逼着被盯上的商家拿钱消灾。
职业打假者售卖的这些打假课,学费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学员拜师后,职业打假者会拉群分享打假案例、打假思路,在线上指导学员打假,也会教人“薅羊毛”、不退货仅退款。更夸张的是,有职业打假者不但广撒网找商家索赔,还声称能帮商家打击同行。
一批批新的职业打假人、兼职打假人大行其道,引发国内舆论的警惕,职业打假持续挤占公共资源,让人手紧张的基层市场监管部门苦不堪言。
有律师也指出,这种行为明显是敲诈勒索,属于犯罪,可能面临行政处罚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
其实职业打假人在中国社会长期以来是有争议的存在。因为他们游走在法律灰色地带,有人支持这一行业,但也有人批评他们是投机取巧的牟利者。
澎湃新闻报道说,随着“双11”购物节临近,职业打假者迎来一年之中的活跃期。与往年不同的是,不少职业打假人今年流行授课,靠教人打假赚钱,让维权的初衷和行动变得商业化。
学员交学费后,一般会在职业打假人的指导下,下单购买一些问题产品,之后再与商家协商赔偿。
这些产品往往存在风险,比如广告语中有被禁宣传措辞、可能存在虚假宣传、产品未标明生产日期和地址、假冒其他品牌,或含被禁用成分等。
在他们群聊中,有经验者会不时在群里发出商品链接,有些疑似假货,有些有其他问题。其他群组成员则会一起分析这些产品能不能打假,之后决定要不要下单,也会共同商讨索赔对策。
这些打假“导师”也会教授与商家博弈的方法。例如碰上硬气的卖家,就走工商调解途径,通过平台或专门受理消费者投诉的12315专线电话举报。
面对职业或兼职打假人的纠缠,商家往往会选择做出赔偿,破财消灾。有的电商也表示,现在做直播尤其要谨慎,除了不能说“最”“第一”等极限词,“高级”“极佳”“绝佳”“绝对”等词也要注意,以免被职业打假人录屏举报。
面对消费持续萎靡,政府在鼓励消费的同时,也更迫切需要提振商业信心。在更多商家面临敲诈勒索、社会资源被吹哨者挤占的情况下,摆在立法、执法面前的考验,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同时,兼顾平衡并考虑到商家权益。坑害消费者的行为固然得治,但若是过度偏向消费者,反倒给这些所谓的职业打假人留出了更大的图利空间。
所以职业打假能不能造成消费减少也没有什么定论,只要商家和打假者都能遵守法律应该就不会对消费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