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耕耘,将迎盛放!
女性电影专项基金类型片单元入围复审的52部作品,又经过了业内权威专家、资深学者、知名编剧、导演、制片人、媒体人等评审的更加细致的研判,最终决出11部入围终审的项目,公布名单如下——
剧本展现了几位老人因缘际会共度晚年的故事,充满细腻温馨的氛围。故事通过张玲、李俊山等人的互动,揭示了他们在暮年重拾生活节奏和情感寄托的心路历程。剧本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刻画了亲情、友情和不易言说的爱意,尤其是老年人间的默契和陪伴,深情而不矫情。情节推进流畅自然,通过琐碎又温暖的日常细节,使观众得以窥见老年生活的酸甜苦辣,让人感受到生命最后时光的温情与坚韧。
一具尸体、两把枪、三个人质,发生在肯德基的疯狂星期四。剧本以多视角闪回完成叙事,在对案件的抽丝剥茧过程中,清晰刻画出了多种人物个性,对女主角韩美莲的塑造尤为丰富。故事在一个有吸引力的设定下,所述案件贴近生活现实,有较好的代入感和娱乐性,对类型创作缺乏的大陆电影市场有积极的意义。
颠覆了青春题材电影的常规模式,以别具一格的方式细致描绘了青春期少女的成长路径。通过贾思敏的视角,观众能够洞察到一个青春期少女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多重压力之间,如何进行自我发现、寻求自我价值,并逐渐成熟的心路历程。故事风趣幽默,洋溢着青春的活力,通过巧妙设计的细节,揭示了少女内心世界的微妙和敏感。
取材自真实案件,其核心聚焦于一起车祸事件,通过精心设计的悬疑情节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生动展现了个体在极端环境下的道德抉择与心理挣扎。剧本的叙事结构紧凑,情节推进充满张力,每个转折点都为解开谜团提供了关键线索,彰显了编剧对悬疑叙事节奏的精准掌控,深刻探讨人性和社会道德边界。
体育题材+女性成长,讲述了留守女孩陈大粒通过举重运动实现自我价值的成长故事。整体剧本创作十分流畅,陈大粒、林教练、李美丽、炎教练等人物塑造饱满立体,情节设定和台词创作都比较符合逻辑,尤其涉及到举重的专业知识都较为严谨,足可见编剧背调充足或具备举重方面专业知识。此外,该故事的时间跨度从我国申奥成功持续到北京奥运会,剧本气质积极正面昂扬,响应国家体育强国建设的政策,是具有正面导向意义和人文关怀精神的小成本制作。
体育类型片,类型明确。以真实事件为基础,通过多维度的叙事,刻画了竞技体育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心路历程,探讨了面对胜利与失败、个人梦想与团队合作的挣扎并且紧扣体育运动精神内核。是一部比较完整且有热血的体育片,双线并进,各自精彩,顶峰相见。可以看出编剧做了很多的案头工作,对自行车运动员的生活和比赛规则都十分了解,是难得的有专业参考价值的故事片。人物形象丰满,人物关系搭建工整,剧本情感层次丰富,意义深远。
是一部典型三幕剧的悬疑片。以心理医生莫溪的视角展开,讲述了深陷职业困境的她帮助同学宫晓云的继子廖书行疏导母亲离家和自我封闭的创伤,在进行家庭心理咨询和治疗的过程中,莫溪自身未解的童年阴影和情感问题逐渐浮现,并揭露了宫晓云家更隐秘的暴力和深层的阴谋,最终莫溪在对廖书行的治疗和交锋中走进了廖书行生母的秘密花园,也完成了自我疗愈。故事在制造悬疑、紧张气氛上很有章法,情节设计富有戏剧性张力,让人印象深刻。
围绕抗美援朝战场上铁原阻击战现场五位女战士的离奇失踪事件展开,是经典的主旋律类型影片,切入点小、以小博大,能看出作者的设计。随着五十年后一件遗物的出现,最终揭开了事件背后不为人知的曲折和真相,能够充分感受到五位女战士的女性力量。
一家老少三代的巾帼家庭,外婆留守成都,离婚多年的妈妈打拼广州,疲惫的姐姐卷在深圳,瞒着单位经营自媒体的妹妹奔波于重庆,她们因帮年迈的外婆找寻年轻时喜欢过的男子而回到成都。她们每个人都有着“带刺”的个性和心底的隐秘,故事讲述了她们彼此间的龃龉最终如何被亲情所化解。作品有较浓郁的市井气息和时代气息,故事有温度,不乏让人感动之处,相信为生活奔波的人们能与人物产生共振共鸣。
以真实细腻的笔触及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展现了偏远地区女孩们在月经问题上的困境,以及主人公们为改善这一现状所付出的努力和挑战。它不仅揭示了社会对女性生理现象的误解和忽视,还展现了个体如何通过教育和行动推动社会变革。剧本情感真挚,贴近现实,能够引发观众对月经羞耻和女性权益的深思。
以悬疑和犯罪为背景,讲述了两位女性角色朱丽和乐芙在不同时空下的交织命运。通过时空交错的叙事手法,增强了故事的复杂性和深度。角色塑造立体,特别是对朱丽和乐芙的心理变化刻画细腻,使观众能够深刻感受到她们的挣扎和成长。整体上,剧本中对女性自我救赎和勇气的探讨引人深思、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
主要作品有《我的1919》《台湾往事》《搬迁》《西洋镜》《鲜花》《金门·新娘》等。曾8次获夏衍电影文学奖,多次担任金鸡、华表、平遥、夏衍、五个一等专业评委。主授电影剧本写作,所指导学生短片国内外屡获大奖,担任多部影视剧剧本总监与文学顾问。
曾任教于广州南方学院。短片《夜行人民公园》入围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NEST单元、金鸡海峡两岸青年短片季;长片项目《时间的褶皱》入围平遥国际电影展创投单元、HAF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FIRST类型片实验室、金鸡电影创投大会科幻片单元。
担任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中国电影编剧研究院办公室主任、中国影协编剧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电影频道剧本评审、北京电影家协会会员、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金字奖秘书长等职。
曾任北京电影学院电视剧制作中心副主任兼电视剧部主任、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策划部主任等职。在ISFVF、俄罗斯“金乌鸦”国际电影节等多个电影节展担任评审执委。导演《中国刑警803》《上错花轿之三嫁奇缘》及中央电视台四套包装等数百个包装、广告片。
曾就职国家大剧院。代表作品:《父亲》《忠者无敌》《大武师》《我才不会被女孩子欺负》等;著有影视教材《电影汉语》,参与《古典好莱坞读本》编撰工作,参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城镇化加速背景下电影发展面临问题及其对策”研究项目等。
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电影作品《搬迁》获31届金鸡奖最佳编剧提名奖等多项大奖,剧本收录于《中国作家》杂志影视旬刊2017年8月期。编剧、导演的短片电影《酸菜》获亚洲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等国内外四十余个奖项。其他编剧、导演作品有《我爷爷》《我奶奶》《大卫贝肯之倒霉特工熊》《刑警师徒》《勇敢的心—重逢》《吃货宇宙》等。
参与编剧作品:电影《碟仙》《起点旅行团》,话剧《人民英雄纪念碑下的沉思》。担任江苏卫视真人秀《壮志凌云》故事导演。主讲《电影编剧核心技巧》《影视创意与策划》等课程。
哥伦比亚大学电影系导演方向艺术硕士。其短片作品曾入围多个国内外电影节,长片项目《寻子遗迹》入选圣丹斯电影节编剧实验室以及导演编剧实验室、釜山国际电影节创投单元、FIRST青年影展创投年度入选计划等。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讲师,艺术学博士,研究方向:电影叙事艺术创作及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