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军国主义的疯狂程度比之纳粹,实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眼看反法西斯盟军马上要向日本本土发起进攻,日本高层不是想着如何投降,而是准备一亿总玉碎。
一亿总玉碎的意思是让一亿日本国民一起上战场,宁可全部牺牲,也要与美军拼到底。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也被军国主义分子付诸于实际,所有男性都被动员起来,连妇女和小学生也用竹枪给武装了起来。
这是世界战争史上少有的疯狂的战术,也只有日军才能实施出来的变态战略。在当时日本政府大肆鼓吹的武士道精神刺激下,日本军人已经到了一种近乎变态的地步。
玉碎计划不光是在其本土实施,在日本占领区上,日军在抵抗失败的同时,同样会屠杀当地百姓,为自己陪葬。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马尼拉大屠杀,有15万菲律宾人死亡。
更令人愤怒的是,日军准备在上海遭到盟军进攻时,也要进行玉碎战,把上海化成一片焦土。幸运的是,这个计划最终没有实施,上海这座中国最繁华的城市被保全了下来。
在抗战结束前夕,也就是1945年春节前后,驻扎在长江沿岸的日军,开始向上海市集结。日军指挥部认为美军将会向上海发动登陆作战,便准备在这里掀起最后一场腥风血雨。
当时日本本土已经被美国潜艇和水雷封锁,冲绳也被美军重兵攻占,十万军人战死,还有超过十万以上的日本平民丧生。明眼人都可以看出,美军下一步即将剑指日本本土。
据战后解密的资料,日本有计划在迫不得已时,放弃本土,把政府搬到我国东北,继续顽抗下去。而关内的侵华日军则把上海视作他们防守的重中之重。
上海被日军侵占多年,是打开中国的一把钥匙。作为当时国内最大的都市和港口,上海在日军的战略部署上也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破坏上海就能延缓盟军解放中国的步伐,为侵华日军提供更多的备战时间。
于是东京大本营向侵华日军下达了指令,把加强战备重点放到中国南部,尤其是长江下游,特别要重视上海以及周边地区。与此同时,日本本土的全民总玉碎计划也正在加紧实施。
日军原本部署在上海的部队是第13军,玉碎计划出笼后,又调来关东军第6军、原驻福州的第61师团,以及华北的第69师团。这样一来,上海的日军总兵力达到了30万,占到关内侵华日军总数的四分之一。
由于上海是一座港口城市,没有天险可以阻击敌人,因此日军计划要建立许多坚固的要塞。在金山卫修筑碉堡时,由于缺少钢材,日军拆掉了中国军队留下来的老式火炮。
在上海北郊,日军强征十余万民夫,砍掉上百万根树木,用来修筑工事。民工稍有不从,便肆意杀表兄弟。北郊的防御工事一共花了四个月多才建成,把当地的财力物力统统耗尽。
日军还特意加宽加固了上海地区的五条重要公路,为战车部队的行动提供方便。战车是日本陆军的宝贝疙瘩,不到决战时刻不会轻易出动。由此可见,日军是准备在上海打到底的。
更疯狂的是,日军打算在上海城内打巷战,利用上海高楼大厦杀伤盟军。日军计划中的堡垒区域,从外滩南到徐家汇、西到真如镇、东到提篮桥等地域,也就是如今上海的地铁四号线所圈起来的范围。
这些地方是上海最具有文化和历史意义的地区。如果真的让日军的玉碎计划实施下去,上海这座积聚了上百年精华的都市,恐怕就要灰飞烟灭。
如果美军真的在上海地区发动登陆,面对日军的层层坚固堡垒,必将会是一场极其艰难的战斗,作战过程有可能与解放马尼拉的战斗非常相像。在那次战斗中,日军对马尼拉市民进行了大规模屠杀,据统计有15万市民被杀害,占到马尼拉总人口的百分之十。
上海当时的人口有三百万左右,如果像马尼拉一样陷入战火,后果不堪设想,上海市民将付出巨大的代价。幸运的是,上海躲过了这个劫难,战火没有再次蔓延到这里。
1945年8月,在两枚原子弹的轰鸣声中,东京大本营最终放弃抵抗,选择了投降。上海也因此逃过一场浩劫,为中国保留下一座繁华的大都市,为世界保留下一段文明。
【参考文献:《文史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