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家乡的种种印象的重叠,让我愈发体会到福州是一座深植于“根系”的城市。

福州雅称为“榕”,满城榕树,以独木成林的姿态盘根错节,甚至拱起地砖,那垂落如帘的气根便是城市生命力的根;充沛雨水和独特地形孕育出百条纵横交错的灵动内河和闽江,是流动的根;蜿蜒于城市天际又巧妙隐没于自然中的百公里“福道”步道,亦是根的延伸。

主城蜗居于山峦森林与大海环抱的小小平原,看似受地形所限,福州人却在外延开拓新区的同时,以山水园林之姿时刻精细雕琢着老城,在陆、水、空的多重空间一丝不苟地延续着这座城市的根脉与生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的许多外地朋友以为福建皆讲闽南语、尽是闽南文化,然而实际上,八闽大地文化丰富多元,方言风貌各异。

衣冠南渡,八姓入闽,福州是江南文化的最南“尽头”,更交织杂糅了四方文化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闽都文化”。行走在福州城内,可见福州的古民居不同于闽南的红砖风格,呈现出与徽派建筑相似的粉墙黛瓦之美,同时独具马鞍墙的特色之韵。四处的牌坊与文人故居彰显着仕途人文气息的浓厚,福州素有“海滨邹鲁、左海名邦”美誉,历来是江南之外进士与院士最多的城市,和“蛮夷之地”的刻板印象大相径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福州三坊七巷的灯火人家与林则徐祠堂

雅致的另一面,还藏着一股豪迈的腔调。福州方言的大开大合之势,总让初来乍到的朋友吓到以为是吵架,扬起的手和一声“甲”(音)就是福州依拔依姆(大爷大妈)起势最经典的开场白。这份豪迈还体现在较高的女性地位和飒爽的女性特质中。有言道“好男不娶福州女”,虽总被人断章取义为贬低,实则下半句是“纵得功名也枉然”——在旧时男尊女卑的语境中,何尝不是独一份的“大女主”爽文?

近现代上,福州涌现了冰心、林徽因等众多杰出女性,而她们的飒爽气质也在福州女性传统装扮“三把刀”(也被称为“三条簪”)中展露无遗——三支银簪形如扁剑插于发髻之间,在乱世可为饰物,更为武器,分别承载着为国、为家、为己的铿锵坚韧。冰心曾赞:“天下没有一个国家的农村妇女能和我故乡的‘三条簪’相比,在俊俏上、在勇敢上、在打扮上,都差得太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福州女性传统装扮“三把刀”的历史照片与博物馆“三把刀”藏品

林徽因将福州的雅致与豪迈的相得益彰融入了画作《故乡》中——远景是雪白的马鞍墙,近景是高大的土夯墙,浓密的乔木掩映其间,女子们都梳着“三把刀”,这正是福州古往今来的日常景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徽因的画作《故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阅尽福州的古今文脉,不妨沿着“八一七”中轴线自北向南走一遭。它串联起城内“三山两塔一水”的山水格局,众多历史古迹与美景星罗棋布,呈现出时间与空间交错的城市发展脉络。

中轴线最北端的镇海楼,代表着福州2200年源远流长的建城史,所在地的屏山是福州第一次建都城的城址所在。作为福州古城的最高楼,可登顶于其楼台前,近处的西湖与左海,远处的于山、乌山和闽江风光尽收眼底。对本地人而言,它是最灵验的“定海神针”。镇海楼在2005年台风“龙王”席卷福州后被重修,此后福州好像应其“精神庇护”而风调雨顺,台风多次掉头和转弯。要知道,夏天的福州闷热如火炉,很多时候台风来了才能稍微凉快点,所以还惹出了有居民打市长热线要求拆除镇海楼的奇葩轶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夕阳中的福州镇海楼

而中轴线上最知名的,莫过于三坊七巷的大名,尤其是主干道南后街上那棵爱心树(但如果托尼老师不给力,就会变成屁股树)。这条街是我读书时的必经之路,那时清晨时还可以穿行自行车,安静的街景成为记忆中最美的风景。清晨过后,这条街就会变成熙熙攘攘的商业步行街,纵向的主路是生活,横向经纬纵横的坊巷才是那些大隐隐于市的历史褶皱之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坊七巷街道和爱心树

以南后街为中轴,东侧七巷,西侧三坊,依旧保留着古代“坊”与“巷”的格局,承载着发轫于晋朝,鼎盛于明清的城市建筑记忆,是保存完善的“明清建筑博物馆”。林则徐、严复、冰心、林觉民、沈葆桢等400多位重要人物的身影在此处交汇,重重层叠出了中国近代史滚滚向前的半幅轮廓;名人故居与雅致名园相映成趣,坊巷虽狭小,却仿佛包含天地光华。

三坊七巷的全名其实为“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建筑群”,大部分游人只重音在前,而错过了朱紫坊的清幽静谧,何况这里还藏着福州园林之首的芙蓉园。芙蓉园最早可追溯至南宋,园中错落山石组成的“芙蓉列岛”与百年荔枝树相映成趣,园内水系与门外的安泰河连通,沿着河边一路向东,是承载福州人童年回忆的千禧年潮流圣地的津泰路安泰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幽静谧的芙蓉园

谈及历史馈赠的瑰宝,隐匿于中轴线上的华林寺无疑是另一处低调的宝藏。始建于五代十国的它,仅存的大雄宝殿是长江以南现存最古老的木构,亦在被山西称雄的全国木构古建排名中有一席之地。福州多雨潮湿,这座木质建筑竟能历经千年而不朽,实属奇迹。有趣的是,可能是华林寺过于低调,使得其80年代制作的2元纸质门票到现在还没有用完,那古朴雅致的设计在今天更显难得,成为独特的视觉审美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福州华林寺大殿

离开鼓楼区,中轴线的最南是老福州人文气质传承最浓郁的地方——老仓山的代表烟台山。这里是百年前领事馆云集的“万国建筑群”所在,法国驻福州领事曾把这里形容为“有着玫瑰和蜜的颜色的地方”,中西文化融合之美可见一斑。儿时路过此处总觉得破败,如今再访却是新旧文化和商业共生的活化典范之作,是city walk的绝佳场域。

漫步在烟台山一步一历史的山地街巷和园林古厝,可偶遇林徽因唯一一次回到祖籍探亲的住处可园、孙中山先生来福州演讲时下榻的梦园,看石厝教堂前随风低语的百年银杏树,更可在各式西洋风建筑中感受17国文化与闽地文化的思想融合碰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烟台山银杏树下的石厝教堂与夜晚热闹的商业图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福州的另外一种打开方式,是“福舟”。

福州派江吻海,城区内河网密布达139条,是国内水网平均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印象中福州从很早就开始整治内河做美化改造,并开通了“西湖-白马河-东西河”的首条湖河互通的水上福道,一场city boat就可以串联起中轴线上的一众历史文化风貌区。在白鹭伴游下,两岸榕树悠悠,尽显城市的水韵之美。福州内河游船的设计采集了福州传统龙舟的许多元素,最醒目的就是龙舟头的造型:龙、虎、马……源自于不同区域的多元信仰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乘坐福州传统龙舟游览西湖-白马河-东西河航线

河湖之外,是更广阔的大海。来到福州马尾,这里是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写照,更是近代海军的摇篮——左宗棠面对西方列强的炮火创办了福建船政,在40多年的辉煌历史中涌现了林则徐、严复、詹天佑、邓世昌、沈葆桢等爱国志士,是中国探索自强之道的光辉印记。

中国船政文化城浓缩着这段历史与先辈留下的奉献肌理——船政的工业设计部门绘事院、原址为修船车间的船政书局、生产轮船“肋骨”的铁胁厂等排布眼前,诉说着船政工业的兴衰荣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福州马尾的中国船政文化公园

不远处,伫立在江畔的罗星塔是马尾的象征。这座始建于南宋的古塔,自清代起便被外国船只视为航行时的重要航标,被誉为“中国塔”,见证了福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的昔日繁华之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福州马尾罗星塔公园中的罗星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非常绿的数据:福建省的森林覆盖率已经称霸全国45年。福州的森林覆盖率在高达51.77%的情况下,依然还在孜孜不倦做“绿化狂魔”——即便平地资源寸土寸金,但还是毫不吝啬,见缝插针地开辟绿地、修建公园和休闲区,小小的城市里竟挤下了近1500座公园。依稀记得小时候左海公园对角处曾推平两座高楼,以为是要建新楼,没成想直接把整块空地修成了绿化带。

说好的“公园20分钟”,在福州可能会是“200分钟”起步。

逛公园的脚步赶不上修公园的速度也就罢了,福州甚至开始打破界限。考虑到山多地狭、人均建设用地低,于是开始在空中修起了绿植爱好者狂喜的公园廊道“福道”,将中心城区的58座山体融入城市公共开放空间,采用全国首创的钢架镂空设计,把福州的核心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巧妙地串在了一起。福道的山地步道有上百公里,一次性走完显然不可能,推荐早点吃完晚饭从三号口进、五号口出闲逛福道的最精华线路,从落日余晖走到华灯初上,在负氧离子爆棚的森林仙阁上脚踏实地感受“有福之州”的正能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福州的公园廊道“福道”

若想从空中俯瞰这座城市被夕阳染成一片红晕,可循至“三山”中的乌山,游历一番极具有文史价值的书法摩崖题刻,感受半部书法史荡气回肠的气韵,穿过被修建成头帘状的榕树根门洞,再登邻霄台的不危亭,俯瞰福州老城全貌。若想更高远地欣赏,则可以登鼓山坐落日缆车。请相信,福州的火烧云出现的频率几率之高,落霞映染的每一抹色彩都是独一无二的限量款,绝对不会让你失望而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夕阳中的福州鼓山缆车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福州有句俗语,叫“七溜八溜,不离福州”,离家近十年,才深感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上升。每次归来,既能在街头巷尾寻得旧时光景,又能生出游客般的新鲜感,新旧视角重叠下,陆、水、空的领域皆精致可赏玩,这座曾经最被人忽视的低调省会,今朝风日更好。

策划 / 悦游编辑部

编辑 / Oliver

撰文 / @至尊盖

图片提供 /@袁姜知、@上河上、@啊啊盒、

@大林子游世界、@鉴湖前街灯、视觉中国

版式设计 / CNT ARTRO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