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不明原因的吞咽困难和吞咽疼痛,以为自己得了食管癌,但是到医院检查后,却被确诊为真菌性食管炎。
拿着胃镜检查报告单,60岁的老何是百思不得其解。医生,我上网查了一下,说真菌其实就是霉菌,家里的食物发霉了,上面所生长的霉菌,其实就是真菌,可问题是,我从来不吃霉变食物的,为什么食管里会有真菌呢?老何显然认为,食管里长真菌,应该是吃东西时不小心吞下去的,其实不是这样。
我告诉老何,正常人的食管壁上是不会有真菌的,但是真菌可以存在于人体的皮肤和口腔里,它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当人体的免疫力足够好的时候,免疫力牢牢压制着真菌,防止它兴风作浪,虽然真菌存在于我们的身体里,但它并不致病。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情况会发生改变,比如当免疫力下降的时候,原本始终被压制的真菌,此时就可以趁虚而入,侵犯多个系统,引起深部的真菌感染。
确诊真菌性食管炎,往往是通过胃镜检查,正如老何的食管,在胃镜检查的时候,我发现他的整个食管黏膜广泛充血水肿,食管壁上面满是白色的真菌伪膜覆盖,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根本冲不掉,但是并非胃镜下看到白色的物质都一定是真菌,像细菌感染、某些特殊的白色药物、疱疹性食管炎等也都可以引起食管黏膜附着这些异常的白色斑块。所以确诊这些白色斑块究竟是不是真菌,还需要进行内镜下刷检涂片,然后再送到检验科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如果显微镜下能看到真菌的菌丝和芽孢,那么就可以确诊。
哪种真菌最为常见
真菌在自然界里广泛存在,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发现几千种真菌,但是并非所有的真菌都会攻击人类,能让人类致病的真菌不超过100种,至于感染食管的真菌,就更少了。在这些真菌种类里,最常见的是白色念珠菌,又称为白假丝酵母菌,不仅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正常人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及阴道里。
前面说过,真菌属于条件致病菌,白色念珠菌当然也是,只有在免疫力下降的时候,它才会进一步大量生长,导致更深部位的感染。
一旦食管感染白色念珠菌,就会出现那些密密麻麻的白色斑块,看起来就像是豆腐渣一样。黏附在食管壁上的真菌,很容易导致吞咽困难,吞咽疼痛,胸骨后烧灼感,有些患者还会表现为厌食,恶心呕吐,甚至会有发热。
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你一直拖着不愿意去医院,那么真菌性食管炎还可能导致食管穿孔,食管狭窄,甚至引起食管梗阻的发生。
哪些原因会导致真菌性食管炎
导致免疫力下降的原因很多,比如肿瘤,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艾滋病等,所以发现真菌性食管炎,一定不要单纯认为只是食管出了问题,此时思维还应该发散一下。就像60岁的老何,他在50岁的时候确诊为2型糖尿病,但是在十年的时间里,他并没有重视这种慢性病,治疗上也是随心所欲,所以血糖一直控制的不好,在门诊通过检查血糖,我发现他的空腹血糖高达20mmol/L,如此高的血糖,让免疫细胞无法利用和摄取这些能量,吃不饱饭自然导致活性降低,免疫力也就下降了。
另外,有些真菌性食管炎患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或抗肿瘤药物,这些药物也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给了真菌可乘之机。
还有一种情况,是滥用抗生素,任何药物都是一把双刃剑,包括抗生素,抗生素可以杀死细菌,但是对于真菌却无可奈何,滥用抗生素,把好的细菌坏的细菌统统都杀死了,口腔里面的菌群失调了,真菌也会趁机大量生长,研究发现,食管里的白色念珠菌,主要来自于口腔。
如何治疗
在治疗真菌性食管炎之前,首先一定要弄清病因,比如老何,他的主要原因是控制不佳的血糖,这个时候,通过积极地控制血糖,就可以让免疫力逐渐恢复正常,对于肿瘤或其他疾病,也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把原发病治好了,免疫力恢复了,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把免疫力提高上去了,真菌性食管炎可能自动就好了。
但是有些时候,原发病难以治疗或者短期内达不到很好的效果,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抗真菌治疗,抗真菌治疗最常用的就是抗真菌药物,但是这些药物存在一定副作用,主要是伤害肝脏,所以服药时一定要有医生的指导,而且还要定期到医院检查肝功能。
对于滥用抗生素导致的真菌感染,则要根据情况及时停用,有人说,与其等到出现严重的真菌感染才停用抗生素,倒不如从一开始,就应该掌握抗生素使用的指征,正确使用它,而不是滥用它,这才是预防真菌性食管炎发生的最有效方法。
对于真菌性食管炎的患者,生活中的自我护理同样很重要,罹患真菌性食管炎,意味着你的免疫力很低,这个时候要注意保暖,不去人流密集的地方,多喝温开水,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千万不能熬夜。
罹患真菌性食管炎,吃东西的时候尽量别再伤害食管,别吃粗糙的、硬的、锋利的食物,也不宜进食太多高脂肪食物和辛辣刺激性食物,饮食的选择要清淡易消化,而且有利于吞咽,不要选择吃下去就感到被噎住的食物。
罹患真菌性食管炎,也有可能罹患真菌性口腔炎,所以勤刷牙漱口,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很重要,这样做还能避免把口腔里的真菌孢子咽到食管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