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芬兰与爱沙尼亚的芬兰湾想要修建103公里的海底隧道,并与中企签订了价值1132亿元的合同,准备在2024年竣工并投入使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推迟至今没有任何进展。最近又找到中企,准备重启合作,我们应该答应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隧道的名字叫做“赫尔辛基-塔林隧道”,是连接芬兰和爱沙尼亚首都的重点工程,两地相距82公里,爱芬隧道项目在芬兰湾水下部分长度介于50至70公里之间,深度达200米。建成后芬兰铁路将直接连接爱沙尼亚铁路,这条隧道将成为世界最长的海底铁路隧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当中铁国际、中国中铁、中国交建组成联合体签署合同准备开工建设后,工程发生了巨变。

一方面,有人开始担心中国的资金和技术涉及到欧洲的安全问题。

另一方面,俄乌冲突和芬兰加入北约等事件接连不断,让项目进展陷入了僵局。想象一下,那些已经开始预售隧道票的公司,现在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切回到了起点。

但就在最近,有了转机。芬兰湾公司不放弃,他们再次找到了中国企业,希望能够重启合作。瓦尔托,这个项目背后的关键人物,他说:“我们的资金是国际的,我们想远离政治。” 这句话背后透露出的信息是多么强大,仿佛是在说,无论外界如何纷扰,这个项目都应该是纯粹的建设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瓦尔托还提到,既然中企能在芬兰建设电池厂,为什么就不能接手海底隧道项目呢?他强调,中国在高铁和海底隧道建设方面的技术早已遥遥领先。

从经济角度看,这当然是个天大的好事。不过,话说回来,这个项目的风险和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

深度200米,长达103公里的海底隧道,别说是修了,光是想想都觉得头大。

资金问题、技术难题、国际政治风波,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如果有谁能做到,那非中国企业莫属。

我们有世界领先的高铁技术,海底隧道建设也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