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如明镜,心中有杆秤,“借”章士钊的钱,主席连本带息还了十一年。
治国好手,记账同样不差事,面对清政府留下的烂摊子,主席如何才能破局?
惨败
甲午战争的失败,让“天朝礼治体系”彻底坍塌,失败的背后,是升级的离谱。
日本咄咄逼人,李鸿章希望户部拨款当做军费,索要与实际得到相差太大,不仅如此,这笔钱,等到战争全部爆发也并未完全到位。
战况并不等人,没有办法,离谱一幕随即上演,清政府一边借钱一边打仗,仅1894年的11月和1895年的2月两次就向英国汇丰银行借了2800多万两白银。
不是没有钱,而是很多流动资金,都被用在不平等条约的赔偿上,不义在前,鉴于此背景,面对清政府留下的烂摊子,主席很快就想好了应对招数——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会见米高扬的1949年1月,毛主席言简意赅的介绍了新中国的外交方针,表态解放之后,必须认真清理整顿,等“屋子”收拾干净了,再请客人进来做客,当然,这也仅限于真正的朋友,别的客人还需要再等一等。
旧历史翻篇了,不平等条约不会被承认,所谓外债,根本就是不合理的侵略在前,没有偿还的必要,屈辱外交的时代必须尽快结束,一边亮明态度,一边采取实际行动。
北京市内所有帝国主义军营一律收回、不平等条约全部不承认、东交民巷的驻兵权,必须归还到中国手上,美国曾有微弱的反抗,时任“总领事”还有模有样的给周总理写了封信,称自从《辛丑条约》签订,美国就享有在东交民巷的驻兵权,希望中国不要采取任何侵犯美国权利的行为。
中国的领土上,权利的持有方只可能是中国,说辞被驳回,自知理亏,在新中国的坚持下,没有人提出异议,烂摊子就这样被摆平了。
不该承认的绝对不会承认,可真欠下的账,毛主席可从来没有忘的。
“霸道还钱”
湖南青年学生赴法留学能够如愿,背后的“金主”正是章士钊。
急需用钱的时刻,是他发动上海社会各界进步人士捐款,筹集到了两万银元,尽数交给了毛主席,用作组织赴法勤工俭学以及继续在湖南等地的革命活动。
人情记在心里,这笔没有一分花在自己身上的钱,也被毛主席记在了自己头上,从1963年的冬天开始“还钱”,一年两千块,还十年,本金已经结束,额外又送了一年。
与其说是还钱,不如说是还情,在革命最需要援助的时候,章士钊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时候,毛主席也愿意给这位善良的革命人士一些补助,以报答当年出手相援的情谊。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仅是在与章含之闲谈时想到此事,立即就能付出实际行动,毛主席的执行力,真的让人佩服。
与徐海东的深厚情谊,也是从“借钱”开始。
中央红军能在1935年的10月安全抵达陕北,已经可以说是历经千辛万苦,武器、粮食难以为继,不能活活让人被饿死,毛主席想到办法,提笔在纸上写:海东同志:您好!因红军过冬吃、穿出现困难,特向你借款二千五百元。
原因写的清楚,没有不帮的道理,徐海东从总共只有7000的家底中,拿出5000给毛主席送去,革命上的互帮互助,再为寻常不过,可这件事,毛主席却记了很久,每每向人提起,总说在陕北最困难的时候,真是多亏了海东同志的那五千元钱。
主席的一生,是不忘本、不忘情的一生,更是勤俭节约的一生,一条毛毯能用到尽是布丁还舍不得扔,医生劝其换条新的,得到的只是一句“毛毯我换的起,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却是丢不起的”。
如此领导人,我党不止一个,坚持睡土炕的周总理,背心是用缴获敌人降落伞改制的彭德怀,镜腿断了用绳子系在头上的林伯渠…
胜利的是个人,更是精神,是勤俭节约的精神取得了胜利,更是不卑不亢的态度,成功实现将屋子打扫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