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皮球,架脚踢(香蕉梨),马兰花开二十一......”

这首人尽皆知的童谣,每一字,每一句都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

它们其实是密语,隐藏着共和国的绝密信息以及解放军一级保密的军事基地。

而1992年毛阿敏演唱的《马兰谣》,信息量更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核武器,毛主席甘当“小学生”

1955年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毛主席铿锵的说道:“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

毛主席口中的“东西”,指的是核武器。

当时,美国是全球屈指可数的拥核国家,经常对中国进行核威慑、核讹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谁也没有原子弹是上策,他们有、我们也有是中策,只有它一个国家有是下策。

抗美援朝时,美国就向中国发出了核威胁。

而毛主席也做好了“美国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抓住它的弱点,跟着它,最终打败它”的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想受制于人,就必须发展出自己的核武器。

因此,在1956年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主席再次旗帜鲜明的提出:“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大炮,而且要有原子弹。”

毛主席请来了李四光、钱三强等专家,指着周总理、彭老总等领导,态度谦虚的说:“今天,我们这些人当小学生,就原子能有关问题请你们来上一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研制核武器,不仅要从零开始造原子弹。

同时,也要找一块足够广大、足够荒凉的做试验场。

彭老总把试验基地选址的任务交给了陈锡联、陈士榘,并请“聂老总多多操心”。

在苏联专家的坐镇下,选址考察队,从内蒙古西部到青海西部,再到新疆东南部,不知跑了多少万公里。

不过,考察队里只有少数几个领导知道是在选核试验场,其他大多数人一概不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8年8月,200多名部队官兵、科研人员,来到了敦煌西北的戈壁荒滩。

他们睡地窖、住帐篷,吃干菜、喝苦水,日复一日的勘察地貌、地质、水文。

“我们这是打什么仗?一天到晚蒙在鼓里,晕头转向的,也不知道要干吗!”某位干部,找到考察大队队长张志善问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他干部也七嘴八舌议论:“上刀山下火海我们不怕,但死也要死个明白。”“我们都是经过党审查合格的,为什么不能把实情告诉我们?”

张志善也觉得大家有权知道,为什么而奋斗。

在征得周总理批准后,他向队员们宣布:“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建一个原子弹、氢弹试验靶场!”

众人一听,纷纷激动起来:“想不到,这辈子还能赶上这样伟大神圣的事业!再苦再累,都值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考察队的一系列勘察,苏联专家认为,敦煌西北很适合做核试验场。

国防部长彭德怀、工程兵司令员的陈士榘等一众领导和各路专家,齐聚敦煌。

经过商议,将爆炸中心定在了敦煌西北方向 130至150公里处。

此时,0673 部队主任、核试验基地司令张蕴钰却提出了反对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某些苏联专家真是麻子不叫麻子,叫坑人!”张蕴钰反对道,敦煌莫高窟是老祖宗留下的瑰宝,一爆炸,就全毁了。

敦煌西北,没有水源,松土层太厚,而核爆炸产生的烟尘太大,烟尘太大就会随风扩散,造成核沾染区。

那里试验当量太小,只能试验 2 万吨 TNT 当量的原子弹。

中央认为,张蕴钰的意见很有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也有“不坑人”的苏联专家提出,可以把试验场建在新疆罗布泊。

最终,试验场选在了比英国面积还大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即罗布泊西端的10 万多平方公里(相当于江苏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核武器从零开始,到底有多难?

“这里土地肥沃,能种菜、种粮,这里水源充足,水是甜的,还带有香味。”

1959年,张蕴钰一行,在距离试验中心区300多公里,位于天山脚下,靠近博斯腾湖地方,找到了科研专家和部队官兵的生活区。

一条天然水沟从中流过,时值5月,水沟两旁长满了盛开的马兰草,张蕴钰提议:“咱们就把这里(基地生活区)叫马兰村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兰”这个名字充满了诗情画意,但实际情况却非常残酷。

那时国家初立,一穷二白,正值困难时期,粮食物资短缺。

而马兰村在戈壁深处,交通不便。

广大官兵咬紧牙关,用双手、用肩膀、用食不果腹的血肉之躯,承载着发展核武器的历史使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刚来马兰,官兵们只能住帐篷,而戈壁滩上,不时会刮起狂风和沙尘暴。

帐篷被刮跑,甚至撕成碎片,那都是常有之事。

后来,大家便自己动手,挖起了地窖。

住的问题解决了,吃怎么办?粮食不足,就将玉米面炒了以后再蒸,做成“高产饭”。

官兵们能少吃一口是一口,紧着专家们先来。

实在没有东西吃,就去挖野菜,摘榆树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专家们也很辛苦,没有实验室,他们就在烈日下做仪器高温试验,在寒冬深夜做低温试验。

缺少仪器,算盘、手摇计算器齐齐上阵,大家还将自行车打气筒改造成冲击波压力自记仪。

建材匮乏,就自己脱胚烧砖;缺少生活用水,一盆水蒸了馒头再洗脸,澄清之后再洗衣服,之后才舍得倒掉。

尽管如此,但是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比粮食、物资还要缺的,是一支懂核技术的专业队伍。

苏联专家撤走,还撕毁了全部的资料,等同于釜底抽薪。

钱三强反复提到了一个名字:程开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程开甲是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曾任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

1950年,听说新中国成立,毅然决然的踏上了回国的旅程。

1962年,程开甲接到中央命令,进行核试验靶场的技术准备工作后,二话不说,前往罗布泊。

程开甲马上投入工作,并提出了在百米高塔上爆炸的地爆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的铁塔只有30多米高,而罗布泊的这座铁塔设计为 102 米高。

当时中国最高的铁塔,广州 90 米高的对外广播发射塔。

从 1963 年 4 月开始,5000多名官兵,用锹、镐等相对原始的工具,用时一年建成了高达百米的试验塔。

在此期间,他们一步也没有离开过场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小童谣,藏着惊天秘密!

“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这是参加核武器研制的所有人员都必须恪守的规矩。

首次核试验前,基地长时间中断一切个人通信。

英雄的家人们不知他们去了何处,不知道他们是否还在世。

这段时间里,仅在一个工兵连,就有3位战士的亲人去世、16位战士的亲人生病、两位战士的未婚妻因为长时间未收到回信而提出分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事业献青春,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是马兰基地广大官兵和科技工作者平淡而辉煌的“人生三部曲”。

马兰基地里,有个被称为“核大姐”的地方。

住在这里的无一例外都是女性,她们大都是清华、北大的高材生,却将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戈壁大漠,无暇顾及个人感情。

其中,有不少人到四五十岁才结婚,有的则终身未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马兰基地西侧,还有一座烈士陵园。

这里,长眠着378名为核试验和基地建设献身的科学家、军人、职工。

碑文是这样写的:“他们来自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有的在试验场壮烈牺牲,有的在建设基地中以身殉职,有的在平凡的岗位上积劳成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兰人”的成就震撼了世界,可自己甘愿默默无闻。

在英雄们的不懈努力下,终于达成了核试验的基本条件。

1964年10月15日,周总理作出指示:“同意基地建议,‘零时’定在 16 日 15 时。”

‘零时’,就是核爆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6日上午,一道道充满密语的电波在罗布泊与北京之间穿梭:8 点钟,老邱住上房,开始梳辫子;10 点 30 分,梳完辫子;11 点 30 分,第一次检查完毕,结果正常。

1992年一首《马兰花开二十一》问世,此后传遍大江南北,成为人人皆会吟诵的童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皮球,架脚踢(香蕉梨),马兰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

殊不知,“小皮球”就是谜语中的“老邱”,而“老邱”则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代号。

为什么叫“老邱”?因为这颗原子弹长得像一个巨大的“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架脚踢”,是指解放军建成的那座102米高的试验塔。

马兰,自然说的是“马兰基地”,至于“21”指代21所,即解放军第二十一训练基地研究所(核研究所)。

“马兰花开”所讲的,当然是原子弹爆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28256和28257是两个信息的编号,也是保密基地,对外联系的唯一通讯方式。

因此,“小皮球,架脚踢”这首童谣,其实是在向马兰基地和默默无闻的英雄们致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个地方名叫马兰,你要寻找它,请西出阳关,丹心照大漠,血汗写艰难,放着那银星,舞起那长剑,擎起了艳阳高照晴朗的天……”

这是1992年,毛阿敏演唱歌曲《大漠深处》的歌词。

这首《大漠深处》,又称《马兰谣》,因为“马兰基地”是我国唯一的核试验基地,又属于绝密,所以只能用隐晦的歌词,来颂赞那些常年生活在马兰基地,为祖国两弹一星事业奉献终身的科学家和解放军官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岁月静好,只因有人负重前行”,马兰基地的英雄们用青春和汗水,研制出了核武器,至今都在为我国的安宁保驾护航。

正如毛主席所言:“我们发展核武器,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制止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考文献:
米艾尼.马兰惊雷[N].北京日报,2017-08-22(013).
徐琛.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走访马兰基地纪实[J].保密工作,2017,(10)
:43-45.DOI:10.19407/j.cnki.cn11-2785/d.2017.10.020.
这首人尽皆知的童谣,竟是我国首颗原子弹的密语! 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