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做完手术,今天下午打算出院。”11日,患者王先生对退休专家武连生教授表示感谢。手术后,王先生恢复得比预期更好,也得益于手术中使用了武连生发明的手术装置。
武连生此前一直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工作,退休后,他在洪山区一家医院开设专科工作室,继续从事脂肪瘤治疗工作。
武连生注意到,目前,在为患者进行多发性皮下脂肪瘤外科手术时,需变换患者手术体位,便于医生术中操作。此前,在使用现有平板手术床开展侧卧位手术时,由于患者肢体受压,静脉麻醉通道流畅性受阻,会影响医生操作。术后,曾有患者反映受压肢体远端出现瘀青肿胀,如受压太久,还会造成桡神经损伤,引起手臂麻木与腕下垂。
武连生和患者反复交流,尝试设计手术装置的图样,他找来木板、海绵和机械配件等,先是尝试对外科手术床进行改造,后来找到工厂,与工程师交流制作模型,经过反复试验,逐渐优化,由他研发出的“一种手术台侧卧位肩臂防压垫板装置”申请到专利,并已投入临床使用。
记者在现场看到,使用垫板装置后,减少了患者肩臂受压的风险,患者在术中更加舒适,也提高了医生开展手术时的便利性,患者术后感受更好,恢复时间从以往的一周缩短至两三天即可出院。他表示,临床上,其他科室也会开展侧卧位手术,如这项专利能应用于临床,会让更多患者受益。
工作之余,73岁的武连生喜欢钻研可以应用于临床治疗上的各类设施,此前,他还发明过新型麻醉面罩支撑装置等,均已申请专利。武连生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工作期间,曾作为第18批中国援非医疗队医生远赴阿尔及利亚,他发明运用的“网状植皮技术”在当地患者中获得一致认可。
为什么愿意持续钻研并发明各类装置?武连生告诉记者,作为医生,他关注得最多的是患者的感受,减少预后问题,提升治疗效果,“以患者的需求为出发点,解决临床上的痛点,提升患者舒适度和手术安全性,非常值得”。
文/刘晨玮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