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在历史的长河中多尔衮、阿济格和多铎这三兄弟同为一母所生,然而他们的命运轨迹却截然不同。多尔衮在清朝初期的政治舞台上举足轻重,他对同母兄弟的态度耐人寻味,与弟弟多铎亲密无间,却对哥哥阿济格极力打压,这究竟是为何?
多尔衮带领清朝入关并定都北京后,威望如日中天,成为独揽大权的摄政王。尽管如此,他仍需同母兄弟的助力来巩固地位,于是阿济格和多铎成为他倚仗的对象。但他在分配任务和安排职位时,对两人的区别对待极为明显,致使兄弟间矛盾丛生。
军事任务分配上,清朝入关后面临两大劲敌: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和南明弘光小朝廷。李自成的大顺军战斗力强劲,且清军对其知之甚少,堪称硬骨头;南明弘光小朝廷虽占据半壁江山,但相较于强大时的明朝已实力大减。多尔衮毫不犹豫地将攻打李自成的艰巨任务交给阿济格,而把相对轻松的攻打南明的任务交给多铎。阿济格领命后,未按多尔衮指令直接攻打西安,而是绕道蒙古取马,结果在此期间李自成在怀庆取得大胜。多尔衮不得不让多铎掉头与阿济格夹击李自成,最终多铎在潼关击败李自成并先入西安,之后多铎继续南下,阿济格负责追击李自成。阿济格虽在追击战中表现出色逼死李自成,但得胜还朝后,多尔衮不仅未论功行赏,反而以其不遵军令、不尊重顺治皇帝等罪名,将其从亲王降为郡王。数月后,多铎带着南明弘光皇帝等俘虏凯旋,多尔衮大喜过望,大肆庆祝并加封多铎为和硕德豫亲王,这种鲜明的对比让阿济格气愤不已却又无可奈何。
政治地位方面顺治四年,多尔衮以王府僭越为由革除济尔哈朗辅政叔王头衔并降为郡王,随后将辅政三王头衔给了多铎,使多铎成为实际上的二号人物。而阿济格不仅未获封赏,还被打发到天津、山东等地镇压反清起义,后又长期驻扎大同。阿济格对此安排心怀不满。两年后多铎病重,阿济格在多铎去世后派人向多尔衮索要辅政叔王的位置,多尔衮大骂并禁止多铎的儿子和亲信与阿济格往来,兄弟间的裂痕进一步扩大。
物质待遇上多尔衮盖摄政王府、多铎的豫亲王府及阿济格之子劳亲府邸时花费巨大,甚至挪用军饷,却未给阿济格同等待遇。阿济格曾因向多尔衮索要辅政叔王地位未果后想改造王府,多尔衮不仅不许还召集诸王大臣讨论其罪状。阿济格看到多尔衮和多铎的王府富丽堂皇,对比自己的英亲王府,心中怨恨可想而知,这也导致他在多铎和多尔衮去世时的冷漠态度。
多尔衮如此区别对待兄弟,原因是多方面的。年龄差距是一个重要因素,阿济格比多尔衮大 7 岁,比多铎大 9 岁,当多尔衮和多铎年幼玩耍时,阿济格已长大成人并分家。他们相处时间短,感情自然不如一起长大的两个弟弟。而且在他们 13、15 岁时,父亲努尔哈赤去世,母亲阿巴亥被迫殉葬,他们或许会因阿济格未能保住母亲而心生怨恨。阿济格政治智商极低,他虽是猛将但为人粗鲁、不关心政治,常惹祸端。多尔衮摄政时表面尊重顺治皇帝,阿济格却公然蔑视顺治,在外打仗还未接圣旨就班师回朝,相比之下多铎虽任性但懂得分寸。兄弟长幼顺序也有影响,在古代阿济格作为哥哥在家庭关系中理论上可压制多尔衮,多尔衮为巩固自身地位,不愿看到阿济格威望过高,而多铎作为弟弟,多尔衮可在朝堂和家庭中对其双重压制,力捧多铎对多尔衮有利。
兄弟三人的结局令人唏嘘,多铎先去世,多尔衮病重时意识到家族荣辱系于阿济格一身,临终前与阿济格密谈。多尔衮死后,阿济格欲接替摄政王之位,但多尔衮生前的打压使他无人支持,最终被顺治皇帝逮捕赐死。多尔衮死后被削爵革除宗室,多铎被降为郡王。尽管乾隆皇帝后来恢复了他们的亲王爵位并定为铁帽子王,但此时已时过境迁,他们的命运终究在历史的浪潮中起伏跌宕,让人不禁感叹权力争斗与家族关系的复杂交织,以及命运的无常与不可捉摸。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