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禁令,让整个欧洲汽车产业链陷入震荡。中国突然叫停企业赴欧建厂,德国瞬间损失300亿投资,这一决定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博弈?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贸易战中,欧盟打出了关税牌,而中国则以"投资闸门"作为反制。这不仅是一场单纯的贸易摩擦,更是全球新能源产业格局重塑的关键一役。
让我们先看看数据。2023年德国生产127万辆电动汽车,纯电动车产量95.5万辆,位居全球第二。而中国以670.4万辆的产量傲视全球。表面上看,德国似乎稳坐"欧洲电动车老大"的位置,但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
最让德国人头疼的是,他们引以为傲的电池供应链正在断裂。两座总价值300亿人民币的电池工厂项目被叫停,这对德国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
要知道,德国原本计划到2023年注册1000万辆电动汽车,电动车市场份额要达到20%到25%。现在看来,这个目标恐怕要泡汤了。
更糟糕的是,欧洲电动车市场正在遭遇"寒冬"。今年8月,欧洲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暴跌43.9%,而德国更是惨遭68.8%的销量腰斩。这个数字不仅仅是一串冰冷的统计,更像是一记响亮的警钟。
欧洲电动汽车的囧境,是他们一手造成的,想对我们下手,我们自有应对方案。
欧盟为什么要对中国电动车下手?这要从三个方面来看:
1、市场贡献焦虑:中国电动车在欧洲市场的快速增长,让欧洲本土车企开始侵犯突破口的压力。就像一家老牌餐厅突然发现对面开了一家超高的新店,自然坐不住了。
2、产业安全担忧:到2030年,欧盟对中国电池的依赖程度可能会达到令人惊讶的程度。这就像当年欧盟依赖俄罗斯能源一样,让欧洲决策者寝食难安。
3、技术追赶压力:在电池技术、定制化等领域,中国企业已经形成了明显的优势。这对向来以技术见长的欧洲汽车企来说,无疑是一记重拳。
但欧盟的如意算盘打错了。他们设想,加征关税将会促使中国企业转向在欧洲建厂,这样既能获得就业机会,又能掌握产业主动权。谁知道中国一个“停建令”,直接打乱了这盘棋。
欧盟的算盘是这样的:
当欧洲对进口产品加征高额关税时,这些产品的价格将会大幅上涨,为了避免支付高额关税,同时保住市场份额,外国企业通常会选择直接在目标市场建厂生产。
如此一来,欧洲国家既获得中国企业的直接投资,还引进了中国先进的技术,又为当地提供了就业创造了收入,最重要的是他们能控制产业链关键环节。
中国的“停建令”带来的连锁反应非常严重:
1、德国直接损失300亿投资。这些钱本可以建设新的电池工厂,创造就业机会,现在泡汤了。
2、欧洲电动车市场已经连续4个月增长,8月份同比暴跌43.9%。如果失去中国企业的投资和技术支持,这种下滑势头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当然,事情并非没有转机。中欧双方仍可继续协商,寻找共赢之道。
我国的这一举动,真是明智之举。在欧洲投资是有巨大风险的,俄资产被扣就是警钟。
必须未雨绸缪,一旦台海危机,欧美肯定对中国资产下手,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