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海淀区基础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迎来新动向!
10月21日,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以下简称人航)科学技术协会揭牌成立,这不仅是人航在科技创新教育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京城中小学科技教育改革创新的新亮点。
据了解,以学校科协为载体,以航天科技为突破口和切入点,未来人航不仅致力于成为海淀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校,更要建设成为全球顶尖的航天科技高中,并以“航天科技”领航,探索小初高一体化贯通培养新模式。
01
新优质学校
致力于建设全球顶尖航天科技高中
一所建校仅7年的学校为什么成立科协?
10月21日,在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科学技术协会揭牌仪式上,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周建华校长表示,成立科协一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人航建校短短七年,发展迅速,成绩显著,已经成为海淀区的新优质学校。面对未来,学校有更远大的愿景:一方面,致力于成为海淀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校;另一方面,人航的长远目标是建设成全球顶尖的航天科技高中之一。
据介绍,人航成立学校科协不仅符合学校自身发展需求,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必要之举。人航在近几年办学实践中确立的育人目标是:全面发展+突出特长+创新精神+高尚品德,培养拥有终身学习力、实践创新力和全球胜任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周建华校长说,无论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还是国际竞争,都表现为高科技的竞争,其基础是拔尖创新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背后是教育的竞争。因此,无论是解决当下高科技被“卡脖子”问题,还是全面提升国家创新力,都需要进行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人航成立学校科协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海淀区教委副主任赵霞表示,海淀作为科教强区,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厚植科技教育土壤,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积极参与到海淀科技教育之中,为海淀学子打造更为广阔的科学学习空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杨宏院士也莅临现场并为学校和同学们送上寄语。杨院士结合自己丰富的科研经历,为大家介绍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已经取得的辉煌成就,并用载人航天精神激励同学们勇于探索,深耕科学,奉献祖国。
活动当天,人航科技节“航天员大讲堂”栏目正式启动,中国空间站首位载荷专家,英雄航天员,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桂海潮以“探索太空奥秘,点亮青春梦想”为题, 向同学们介绍了一名航天员需要经历八大类、上百个科目的训练,并对空间站各种工作和生活日常进行了展示,这场精彩的航天科普讲座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为同学们埋下了追求梦想、探索未知世界的种子。
02
聚焦“航天科技”领航
探索一体化贯通培养新模式
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位于我国重要的航天科技产业基地,这里汇聚大量的航天科技人才,学生家长多为航天专业的科研人员。在人航,很多孩子讲起航天知识来一套一套的,孩子们从小耳濡目染,对航天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
基于得天独厚的航天科技资源和学生需求,人航以航天科技为特色,推动育人模式创新,并以航天科技为突破口,提升全体学生的科技素养,为一些孩子未来从事科技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也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目前,人航航天科技教育硬件设施完善,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12间,科学、计算机、机器人、建模等专业教室15间。今年,人航将建设探月主题的实验室,依托航天系统部与航天五院,人航还将建设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技术应用等四大航天科技特色实验室。
在课程方面,依托周边航天五院、航天系统部及航天工程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科研机构与高校资源,由人航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技教师和研究院所专家教师,双师共同打造航天科技课程体系。
将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科知识融入“探月研究”“探火研究”“载人航天”及“卫星与导航”等内容,形成小初高航天科技各模块课程,探索一体化贯通培养新模式。
03
启航、自航、领航三航“齐飞”
培养航天科技后备人才
如果让你给航天员设计一款漫步太空穿的航空服,你会怎么设计?
人航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分两人一组,根据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创意,设计出了多款航空服,有的科技又时尚,有的功能强大又轻便,当然,安全最重要,还有学生设计了6层防护……
为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人航确立了科学、科技、航天科技三级教育目标,分别指向提升全体学生科学素养、培育科技后备人才和培育航天科技后备人才。建构了与之对应的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的三航课程体系,三航就是:启航、自航、领航。通过纵向小初高大学贯通、横向校家社协同、拓展科技资源等实施路径,满足不同学生需求。
启航课程面向全体学生,依托512所-神舟传媒航天科普资源,结合科学课程课标,开发了包括“神舟”“天宫”“北斗”“探月”“探火”等系列航天校本课程,提高学生推理论证、创新思维等科学素养。比如:小学五年级,引导学生关注太空与地球环境的差异,思考太空环境对航天员的影响,进而设计保护航天员的航天服;进入初中二年级,同学们通过8个课时的学习与操作,自制北斗经纬仪,并通过北斗经纬仪对校园平面进行定位,最终绘制出1幅校园地图。
对航天科技有着浓厚兴趣的孩子,可以选修自航课,通过模型设计与制作,实验设计与参观等内容的学习,完成更高阶的思维训练与实践。比如“航天双子星”,是以未来的“大航天时代”为背景,在“双子星”计划的帮助下,结合未来航天科技与中国文化的独特元素,与其他小小航天员一起探索宇宙的精彩奥秘。
领航课是学校的社团课,也是人航的校本荣誉课,是由航天科学实验室与五院钱学森实验室合作,基于航天创新大赛竞赛内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是更高阶的实践性学习,比如“纳卫星工程实践”,孩子们由初步的纳卫星设计方案,逐步完善,形成完整的模拟卫星设计,最终得到可以动态演示的仿真模拟卫星模型。
04
多种平台赋能
拔尖创新人才早发现、早培养
在一个不足10厘米粗的塑料桶上,用纸杯、盘子、吸管等材料搭一座高塔,你能将这座塔搭多高?
木棍、吸管做“钢筋”,纸杯、盘子为“水泥”,折、叠、套、搭等十八般武艺尽数施展,这是一场创意与智慧的较量……是人航科技节中刚刚举办的“创新思维大挑战”。
周建华校长表示,在教育过程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主要靠发现,发现又主要靠各种平台,要给学生提供参加各种活动的机会,让孩子们充分地去尝试一下自己到底喜欢什么。
在人航,学校每学期都会举办为期一个月的科技节、航天科技月活动。科技节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科技体验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科学实验、工程设计等,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每年寒暑假,学校都会组织“云”科技营,发布不同类型的主题活动,感兴趣的同学自愿报名参加。科技组的老师们通过线上辅导的方式,为孩子们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指导,带领大家进行科技创新探索与实践,扩展他们的科技视野和技能。
在航天研学周系列活动中,即“走出去”又“引进来”,带孩子们走出去参观航天科研机构,进行实地考察,与科研人员交流。邀请英雄航天员、科研人员及高校的专家教师走进来举办讲座,让学生了解不同领域的科技前沿,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热情。
人航的学生家长很多都是各个行业的专家,根据航天、人体健康、新技术等不同主题,每年由家长进行的班会就有几十期。以多种活动为平台,人航要培养兼具深厚知识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
05
7年摘得科技类竞赛
国家级一等奖、市级一等奖168人次
每年,人航会举办各种科技比赛,也会带着孩子去参加各种市级赛、全国赛和国际竞赛。竞赛为人才发展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让学生直面挑战和竞争,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沟通和应变能力,激发学生的激情和动力,形成科学志趣,确立科学抱负,促使学生不断追求卓越,为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2024年第十五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空天科技体验与创新大赛中,学校共有7支队伍获得国家级和市级奖项。其中4支队伍国赛一等奖、市赛一等奖,3支队伍获得国赛一等奖二等奖。
2024年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文昌总决赛,人航共6支队伍参加,其中一等奖4支队伍,二等奖1支队伍,三等奖1支队伍。
在2024全国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水中无人系统挑战赛中,九年级队伍获得全国一等奖,并拿到2025Seaperch国际赛名额;在全国赛华北赛区,八年级4名同学获得一等奖。
人航建立至今,约600名学生获得科技类竞赛国际级、国家级、市级奖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市级一等奖共计168人次。
未来,人航将继续秉持“科技素养为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翼,探索未知、创造未来”的科技教育理念,积极探索航天科技与基础教育的有效融合,努力打造航天科技特色学校,推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文|京教君
内容来源|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京城教育圈进行内容补充和编辑整理,转载需注明完整来源。
今日推荐视频
欢迎扫码加入
京教圈学习交流群
注意!微信算法改版了!
圈友们要是不给京城教育圈加星标,
可能就收不到京城教育圈的推文了,
所以,亲们一定一定一定要加星标!
重要的话说三遍!
然后,多点在看、多点赞、多分享,
不然我们就要失去彼此了……
亲们,快加星标,风里雨里,
京教君在这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