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注作家出版社,发现更多文学好书

*本文转自文艺报,作者艾克拜尔·米吉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耿军

写在时间的涌动里

如铁锈般陈旧的部分

也写那些新鲜欲滴的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舟》

忽培元 著

作家出版社

忽培元的长篇新著《同舟》可谓是一部同舟村的村史,也是一部家族史,同时,还是一部中华民族的交融史缩影。小说从元末明初写到当下,由最初的段文海带着两个女儿段霞、段颖,用门板抬着从黄河边上救回来的巴特和布赫两兄弟开始,层层铺展,环环相扣,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这两兄弟在朝代交替的特殊历史时期只能隐姓埋名,取忽必烈的忽字为姓,更名为忽守仁、忽守义。由此,段文海将两个女儿许配给这两兄弟,在这里繁衍生息。

段文海年少考取进士,京城为官数载后,告老还乡。他家祖辈耕读传家,家风素以勤劳淳朴为本,崇尚仁义慈善。当他给4个外孙起名“承、季、师、汉”就自带寓意。忽守仁有一天在船上无事歇息琢磨,在他心中把这4个汉字连起来一念,竟然是“成吉思汗”,这才恍然大悟。从此,他对老岳丈更是感激无比,敬重有加。只是此种秘密,他从来不曾道破。由此可见,段文海老先生对于这两位女婿的身世是清楚的,更是尊重的。这种博大胸怀,对于后来忽家勤俭包容、温良醇厚家风的形成,无疑产生了深刻影响。段员外文海先生同女婿忽守仁、忽守义乐善好施的名声日渐盛起,越传越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岁月的流逝,段员外文海先生无疾而终,赓续香火、传承文化的重任落在忽家两兄弟身上了。他们建起了段公庙,在平原上购地规划建设了忽家巷,亦即600年不散的同舟村之老根基。新街巷的房屋分布,按照关中东府风俗规制。作者描述道:街道两边,皆为四面收水的标准四合院子,建筑一字拉开,家户兄弟面对面,排列的顺序,则是严格依照家族的长幼辈分谱系:忽守仁、忽守义主干以下,依次为承、季、师、汉四大门。四门之外,忽元莲、忽元岚此后分别嫁与赵家和文家,即在本巷西头,逐步建立起赵家巷与文家巷。为了不使段家绝门,守仁、守义两兄弟商量,把忽承舟的长子改姓了段,作为段老爷子的顶门长孙另立为户,在忽家巷西头延伸线上,肇起段家巷。作者说道:难怪至今有个说法:“600年前一根椽,漂到西岸结姻缘。自古忽段不分家,再添赵文叫舅呀。”多么完美的一幅民族融合图,蒙汉两族、忽段两姓紧密地交融在一起,外加赵文两姓舅家,一幅一家亲画面展现在读者眼前,这是作品的一大贡献。显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历史经验共识和现实责任。

就是这样一个同舟村里,忽段赵文四姓人家,断了骨头连着筋。600多年来相依为命,生活在一起。忽培元是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的作者。他将笔锋一转,给我们展示了“欢迎乡贤回乡”的欢呼声中,赵志强“骑在一匹通体透红的蒙古走马背上,低头看见马鞍前面的雕花:一丛萧萧翠竹和一枝凌寒盛开的红梅。谁都知道,这是村里从前送兵和迎接军人立功喜报的专用坐骑呀。”这位社会学博士向研究所打了正式报告,回来长期追踪搞田野调查。他告诉父亲,他的导师当初一搞就是30多年,惹得父亲生气,并由此父子间产生误解,矛盾激化。但是,作为学者,赵志强每天做着他的《同舟日记》,记述着这里的一草一木,朝朝夕夕,风风雨雨,烟火人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志强和他的同代人,开始对这块土地倾注感情和智慧。就像忽沛东本来在县职校毕业留校教书好好的,突然自作主张辞职回乡务农。反正不知为啥,他就是不愿意当教师,更不愿意漂泊在外打工。他只想回来,运用自己所学干点实事。的确,时代在变,那种曾经不顾一切背井离乡,离开土地去做农民工的时代在这方土地已然远去。小说作者敏锐地把握住这一悄然发生的时代变化,紧跟这些年轻人的步伐,挥洒自如地写出了这部厚重的作品。

请看作家笔下的描述:只几年的工夫,连灶火烧的都是天然气或自产的沼气。地下矿泉水,自来水管道一直通到了锅台边上,再也不用到井上担水了。家家户户的住房都翻修一新或干脆盖了新房。墙上和地上都贴了瓷片儿,家具也全是新式的。过去有句口头禅,叫“秋风凉,光棍着了忙”,如今的同舟村光棍汉几乎看不见了。周围各村年轻的女娃,谁不愿意嫁到同舟村来?不少家庭,在10月1日国庆节那天参加村里举行的集体婚礼,都热热闹闹地娶回了漂亮的新媳妇。眼下的年轻婆婆也有了得力帮手,婆媳之间也不会因为穷而闹别扭或因物资匮乏发生冲突。这就是同舟村的现实,一片祥和,喜气洋洋。

一个古老的村子,生活着几千口人,其中每个人的喜怒哀乐、每一户人的悲欢离合,都是真实呈现。书中所反映的同舟村,就是一个600年不衰的中国北方农村社会的活标本,是一个充满了友爱亲情与矛盾纠葛的时代生活的缩影。十年间,作者以一个当代社会学者、一个没有经验的村主任,和碰了许多钉子、好容易才进入角色的村支书的眼光,更是以一个当代普通农民的眼光,长时间、零距离观察,深入体验思考,点点滴滴把他自己所思所想忠实记录下来,这是忽培元给读者奉献的倾注心血之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说中的这幅画面温暖人心:清晨,人们聚在村口。秧歌、社火、健身操队统统都化装出动了。忽经昌牵着他那匹轻易舍不得役使的蒙古大白马,配上祖传的红木雕花马鞍,等候在人群最前面。人们翘首以盼,迎接大家心中的亲人,赴京接受表彰的全国优秀党支部书记、党的二十大代表赵志强。“欢迎咱的代表!欢迎咱的代表!”人群里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和掌声。赵志强的《同舟日记》也出版了,并获得“田园调查学术奖”,他在载誉而归的同时,向乡亲们举办了一个赠书仪式,同时带回中央民大的高才生忽晓刚,一个下定决心要回村的年轻学子。在众人热烈的掌声中,赵志强执意邀请忽晓刚一同骑上马背。在那一刻,他欣慰地意识到,同舟村今后的事业后继有人了。

《同舟》是作家忽培元经过10年准备,3年创作完成的心血之作,是深情描绘中国农村变革的厚重之作,作品已入选中国作协“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重点推进作品,相信会给读者带来惊喜和感动。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影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家出版社推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点击图片即可进入购买链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舟》

忽培元 著

作家出版社

内容来源:文艺报

作者:艾克拜尔·米吉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排版:邓 宁

编辑:刘 林

一审:刘岂凡

二审:刘 强

三审:颜 慧

作家出版社官方媒体矩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往期回顾,点击关注

盛可以:生活是一部现成的小说, 就看你如何复盘

新书推荐 | 《二十一天》:爱奇艺迷雾剧场灾难悬疑巨制原著,废墟之下的人性大考

《人生戏码——刘一达“虫儿系列”京味小说丛书》:著名京味儿作家经典代表作,“做人不成龙,也要成条虫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