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吟中国唯一的工部楼

——读清代《安岳县志》

汪 毅

佳篇济世撼千秋,离蜀诗魂下夔州。

历数祠堂今遍在,安岳惟见矗重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都杜甫草堂工部祠(单层建筑)

绝无仅有工部楼,百尺巍巍建普州。

弦诵千年光焰在,齐肩大地太白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都杜甫草堂工部祠杜甫刻像

重檐架屋起高楼,盖世无双雅神州。

授业文章不泯事,千年岳水放诗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康熙、乾隆、道光《安岳县志》(再造本)

一时寄寓在普州,弦诵诗篇岳水流。

代代留声响彻远,前知浪仙上斯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乾隆《安岳县志》中的工部楼全景图

一朝有迹印普州,火尽薪传万代秋。

恍见讴吟身影在,诗心我已上高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乾隆《安岳县志》中的工部楼(多层建筑)

谪仙有楼天地留,子美存楼在普州。

畅想日月同辉时,云空只见瑞祥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乾隆《安岳县志·工部楼》介绍

传声后世矗高楼,李杜诗篇拔头筹。

遥见云天有际会,人间胜景耀千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乾隆《安岳县志·工部楼》中的诗

权将此句作良言,葺复斯楼仰远贤。

韵脉远方齐步走,岳溪锦水作珠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修复安岳工部楼的建议

注:

1.杜甫(712—770),别名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杜草堂、诗圣等,字子美。一生颠沛流离,踪迹南北,长逝于舟。为纪念杜甫,后世建工部祠(草堂),遗迹约20处分布于全国,其中四川有成都、三台、阆中,以成都(工部祠)杜甫草堂最负盛名。鲜为人知的是,在众多纪念性建筑中,唯独安岳史上有工部楼(惜今不存)。祠为单层建筑体,楼为复层建筑体,即“重檐架屋”,二者构建属于不同概念,也表达了不同理念。工部楼的意义,在于可与太白楼同日而语,以此角度证明李(白)杜(甫)乃唐诗星空中的双子座,感慨李杜的相遇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相遇,想象日月同辉的美妙。安岳工部楼图景详见清乾隆《安岳县志》卷二之《古迹》。笔者曾示此图请教杜甫研究者和学术机构及著名诗人,然皆诧异而称闻所未闻。

2.安岳,古称普州,有溪即“岳阳溪”。锦水,成都别称。

3.唐时,安岳工部楼为南楼,傍岳阳溪,后更名“工部楼”,系安岳古代名楼和文脉地标,即“八景”之一。贾岛(字浪仙)初抵安岳时便登此楼,写下《夏夜登南楼》诗。

4.关于工部楼,清康熙《安岳县志》之《景概》和《流寓》、清乾隆《安岳县志》之《工部楼》和《古迹》、清道光《安岳县志》之《流寓》《古迹》等均有若干记载。其中,清康熙《安岳县志》之《景概》中有“工部楼,在城南近东。世传唐杜甫读书其上,故宋人有‘南楼弦诵’之句”的记载,《流寓》中有“杜甫,以工部谪官于蜀,居梓州历下邑,讲学于普之南楼。一时寄寓,千载留声”的记载;清道光《安岳县志》之《流寓》中有“杜甫,字子美,襄阳人,以工部谪官于蜀,居梓州。历下邑,讲学于普之南楼”的记载,清道光《安岳县志》之《古迹》中有“工部楼,即南楼,世传唐杜甫尝教授其上,故宋人有‘南楼弦诵’之句”的记载。值得特别一提的是,清乾隆《安岳县志》之《古迹》,对工部楼的介绍至为具体,不仅有专门概述,而且有戴敬辰《贾墓杜楼序铭》和邑人黄承曾、康绍祖的诗以及曾任郡牧、《潼川府志》总纂张松孙的诗。概述则直言安岳工部楼独一无二,与其他地方的杜甫纪念遗迹“草堂”截然不同,即结构为重檐架屋,可以凭眺。其具体表达为:“工部之在蜀,遗址多矣。于夔、于梓、于锦城,皆曰草堂,而于安岳独曰楼,故宋人有‘南楼弦诵’之句。综其名而计之,夫岂他地则宜堂,而此地偏宜楼与。窃意当时有地爽垲,适宜重檐架屋以资凭眺,因遂棲止其所而教授焉,特是工部所居之楼,迄于今不知凡几易,则虽有南楼,于工部何与?然而今之岿然在望者,人固曰工部楼也,恍欲睹其风采焉,恍欲睹其讴吟焉。当夫宿雨初晴,落霞返照,迎东海之旭辉,挹西山之爽气。登是楼者,得毋徘徊胜地,索佳句而乞其灵乎”。《贾墓杜楼序铭》则有“浪仙之骨藏于此。噫!少陵之迹留于彼。噫!二公魂魄长不死。噫”的记载。如果说黄承曾的《工部楼》诗句“光焰文章千古照,闲将书史课南雍”演绎了韩愈“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的诗意,那么,康绍祖《工部楼》中的“百尺危楼神自护,故将遗韵馥南关”和张松孙《工部楼》中的“普州城南有高楼,高楼下临见普州”诗句,则描述了工部楼的雄伟壮观——其势不逊济宁、马鞍山、歙县、常州、江油、内江等地的太白楼。

除文字介绍,在清乾隆《安岳县志》之《古迹》中,还有工部楼插图,彼此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传递了“况浪仙之墓,工部之楼,尤千古不泯者乎!古迹也,即谓之景亦可”和“今予修郡邑志古迹图景,必考访真确”的信息。

本文内容系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汪 毅(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原副巡视员,一级文学创作,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