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领导干部都有这样的毛病,以为说过就等于做了,以为把目标挂到墙上就算是做了。结果常常是把目标往墙上一挂,转头就忘记了。那为什么执行得不好呢?执行力不佳有哪些方面的原因?执行是从目标出发达成结果的实践过程,需要组织上下一致贯彻,人员、制度、流程、文化等方面的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执行力不佳。
一、管理者没有常抓不懈
在组织里面,领导干部没有常抓不懈的表现有哪些呢?从大的方面来讲,对政策的执行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前面讲得轰轰烈烈,后面不了了之;从小的方面来讲,有布置没检查,检查工作时前紧后松,工作中宽以待己、严于律人,自己没有做好表率。
古人云:"己身不正,虽令不从。"我国还有句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所以,要想强化组织的执行力,领导干部必须高度重视每个出台的方案,凡是牵涉领导干部面的,自己一定要做出表率才行。
领导干部在执行方面必须起到表率作用:要求下属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下属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二、出台制度时不严谨
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在出台管理制度时,领导干部不进行认真论证就
仓促出台一些不严谨的制度,结果朝令夕改,常常上午刚说过,下午就变了,让员工无所适从,最后导致有好的制度、规定出台时也得不到有效的执行。"狼来了"喊多了,等狼真的来了也没人去做好人了。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选其首恶,找一个能够引起他人警觉的人,杀鸡做猴;二是要树立正面的典型,通过范例告诉大家公司的意图,通常的做法是大力表彰先进,以期改变执行者的意识。
三、制度本身不合理
制度本身不合理,缺少针对性和可行性,或者过于繁琐,就会不利于执行。经常有一些企业企图通过各种报表的填写来约束员工的行为,或企图通过各种考核制度达到改善企业执行力的目的,但往往都是事与愿违。
企业每制定一个不合理的制度,就是给执行者头上戴了一个紧箍,也进一步增加了执行者的逆反心理,最后导致员工敷衍了事,使企业的规定流于形式。有时连有些本来很好的规定也受到了牵连。所以企业在设计相关的制度和规定时一定要本着这样一个原则:所有的制度和规定都是为了帮助员工更好地工作,是为了给员工提供方便,而不是增加负担,是为了
范规范员工行为,而不仅是为了约束。制定的制度一定要实用,一定要有针对性。
四、执行过程过于繁琐
过程繁琐严重影响执行效率研究显示,处理一个文件只需要7分钟,但耽搁在中间环节的时间却高达4天。有时一件事需要各个部门进行审批,导致具体执行人员失去耐心而影响了执行的最终效果。不要妄想客户会理我们内部程序的繁琐,他们只关心从打电话投诉到具体执行完毕是多长时间。缩短非必要部门的中间审批环节,提高作业效率,进行科学的流程再造是制度得以有效贯彻执行的必要措施。
记住,客户不会理解我们的内部程序,而只关心执行的结果。
五、缺乏良好的方法,不会把工作分解汇总
如果工作分解得不清晰,或是配置方面出现了问题,那么当一项战略需要执行的时候,就无法得到各层级的相应策略和措施的回应,执行力难免会出问题。
六、缺少科学的监督考核机制
监督就是追踪考核,以确保达到目标和落实计划。虽然谈到监督会令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然而企业的经营有其十分现实的一面,有些事情不及时加以监督,就会给企业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失。但是,监督和控制若是操之过急或是力度不足,同样会产生反作用:监督过严使下属口服心不服;监督不力则可能使现场的工作纪律难以维持,工作目标无法达成。
七、缺少大家认同的执行文化
很多企业的文化其实只是一种口号、一个目标或是一个希望。很多企业也经常有这样一种误解,以为标语钉在墙上就是文化了,例如最常见的"顾客就是上帝"、"员工是公司最大的财富"等。这样的公司文化是"作秀",是摆样子给别人看的。公司的文化并没有形成凝聚力,或者说公司的文化没能有效地取得大家的认同。
企业文化是一种共有的价值观,是力图通过影响执行者的意识进而改变他的心态,最终让执行者自觉改变行为的一种做法,是一种更为有效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