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落后的贵阳山区,这里的孩子们几乎都认识一位从北京来的老爷爷。
这位老人性格和蔼,为人随和,经常与孩子们打成一片;他在贵阳走进过无数的学校,曾经帮助过数不胜数的乡村孩子走上人生的正轨。
这位老人,名为“朱敏才”,曾经是我国一名出色的外交官。
朱敏才,1942年出生,毕业于贵州大学英语系,曾经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驻尼泊尔商务参赞;而他的妻子孙丽娜也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着“北京高级英语教师”的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5年的某天,朱敏才在电视上看到一则新闻:一位乡村女教师正背着一个小女孩行走在满是泥泞的道路上。
这则新闻给朱敏才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告诉妻子,他觉得乡村是教育的缺口,资源分布并不平衡,乡村的孩子很少有机会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于是,经过慎重的考虑,朱敏才夫妻俩做了一个在当时人看来很不理解的决定:去乡村支教。
同年5月28日,朱敏才夫妻俩乘坐火车来到了贵阳,经过联系,最终夫妻俩在望谟县复兴镇第二小学,开始了支教。
当时,复兴镇第二小学的环境极其艰难。
教室稀少,地面是水泥地,天花板上有破洞,并且教室也还没有通电;教学用品也稀缺,黑板是烂的,桌椅板凳是东拼西凑的,连粉笔都拿不出几根。
朱敏才夫妻的居住环境也非常恶劣:办公室与卧室一隔两半,卧室跟男厕所共用一面墙,夏天臭气熏天;平时出行也不便,一个月才能下一次山,走到镇里要三、四个小时。
初到学校,朱敏才发现,这所学校里的学生大多数都是苗族孩子,不太会讲普通话,大多也比较害羞。
并且,因为父母多数选择外出打工,这里的孩子几乎都是留守儿童。在缺乏父母关心的情况下,孩子们不懂得如何照顾好自己,很多孩子不并在意卫生问题。
朱敏才还发现,这里的教师资源非常匮乏,只有一位代课老师。
了解到情况后,朱敏才夫妻开始了支教工作。
朱敏才的妻子孙丽娜编印了卫生手册,告诉孩子们卫生观念,手把手教孩子们剪指甲、梳头,还一家一户上门拜访,力图改变大人小孩不良的卫生习惯。
在教育上,复兴镇第二小学原本只有语文和数学课,但朱敏才夫妻坚持要让孩子们多方面发展,于是便增加了英语、音乐和美术课。
但由于教师的缺乏,这些新添的课程都是朱敏才夫妻负责教授的。
因为孩子们普通话说得并不好,朱敏才在课堂上变着花样与孩子们进行授课,课下也经常与孩子们交流,了解、关心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与家庭情况。他的妻子孙丽娜则自费给孩子们买了字典,教会孩子们查字典,认汉字。
在孩子们开始学会说普通话后,朱敏才教起了自己的“强项”英语。
虽然,这些孩子似乎在生活中用不上英语,但朱敏才始终如一觉得要让乡村的孩子与世界接轨。
在英语课上,朱敏才给孩子们教授的都是诸如“Delicious”(美味)、“Happy”(开心)等最实用的日常英语,并且在课堂上经常介绍其他国家,让孩子们了解到异国风情,开拓眼界,更加理解“世界”的含义。
音乐与美术课上,朱敏才鼓励孩子们勇敢展示自己,在他的教育下,这些原本十分害羞的苗族孩子变得大方自信起来,甚至还在教师节举办了有史以来第一次文艺汇演。
但长期以来的支教工作,让朱敏才夫妻的身体健康迅速下降。
尤其是妻子孙丽娜,患有全身淋巴结肿大、糖尿病、腰椎间盘突出等多种疾病。并且因长期吃不上绿色蔬菜,叶黄素缺乏,她的视力严重受损,右眼已经失明,左眼仅剩0.04的弱视。
在北京治病期间,孙丽娜仍然心系着乡村的孩子们。
通过女儿的搭桥,她为学校捐献了20台电脑,并把10万元捐给学校建立多功能计算机教室。
在夫妻俩的长期耕耘下,原本贫瘠的学校变得生机勃勃,孩子们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在2022年9月25日,朱敏才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同年,他的遗体已于9月25日捐赠协和医院。
朱敏才去世后,他的妻子孙丽娜年事已高,却一直致力于乡村教育。
这对“默默无闻”的夫妻,用自己的力量,点亮了乡村孩子的命运,无愧于“共和国之辉”的称号。
参考资料:
《晚年支教,夫妻情动苗乡》.知网
《“只要我们还能动,就要继续教下去”》.知网
《实在教不动再回北京》.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