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苏联对日本采取了史上最奇葩的“战争赔偿”——只要人、不要钱。随后60多万日本战俘被迫进行劳动改造。

在这些日本战俘中,其中有969名特例,被苏联称为“极端凶恶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根本不可改造的”日本战犯。

1950年7月,苏联将这969名日本战犯通过绥芬河口岸移交给了中国。

而就是中国对其改造过程,被称“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另一种说法是“抚顺奇迹”,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了解中国对战犯改造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苏联是怎么改造日本战俘的。

战后的苏联很穷,很多高级日本军官随身携带的财物都被苏联民众洗劫一空,等待他们的是267个战俘营。

所谓的劳动改造,都是当时苏联最苦最累的活,像冶金、采矿、修路、伐木、捕捞等等,战俘所得报酬盈亏自负。

但当时的战俘营基本都是亏钱运营,可想而知当时的日本战俘生存条件相当艰苦。

这些战俘大多干着苦力活,吃着稀粥,因为饥饿、严寒不少生病而死。根据相关档案, 在1945-1946年的第一个冬天里, 官方统计的日本战俘死亡数据就有55000个。

除此之外,苏联政府还对其进行政治思想改造,但表面上这些战俘接受改造,实际上很多都是装装样子,为了生存罢了。

在这些人中,能够“认识到”自己罪行的人,才会被释放回国,那些“死不悔改”的将被继续留在寒冷的西伯利亚。

不少日本战俘在改造期间因体弱生病,客死他乡,最终回到日本的只有20多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0年,苏联将969名“极端凶恶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根本不可改造的”日本战犯移交给中国,他们被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

抚顺战犯管理所的前身,是日本侵略者坑杀中国同胞的监狱。来此之前很多战犯听闻要来中国,都觉得自己的死期已到,毕竟他们曾经残忍侵害过中国同胞。

但是,这些被送到中国的战犯却在这里获得了新生。

一开始,战犯并不好管,原日本陆军第五十九师团中将师团长藤田茂第一个站出来挑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煽动战犯,声称他们不是战犯而是战俘,他们并没有侵害中国,而是奉日本天皇旨意来维持中国秩序。随后,他发动日本战犯进行抗议,表示中国无权监禁他们。

对此,管理所加大了监管力度,同时对于战犯和战俘的争论,为了让他们认识正确,管理所特意安排原伪满洲国国务院总务厅次官古海忠之为战犯讲解学习新的国际法。

古海和藤田在管理所属于两大“头目”,他们的行为话语在日本战犯中有很高的的地位。经过古海的宣传讲解,一次暴动顺利化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改造手段上的成功,中国政府在人文关怀上更是下足了功夫。

第一,保证住所条件。

中国政府特批约合38万人民币建造管理所,阴暗潮湿的监牢瞬间有了宽敞明亮的大窗和供暖设施。

此外,管理所还为每间监狱隔离出卫生间,“镇静间”变成了浴室和理发室,“杀人场”变成了运动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保证饮食。

新中国刚成立,大米往往供应紧张,但总理还是批示让战犯每日都能吃到大米。3年灾害期间,管教干部玉米大饼都吃不饱,这些战犯却米肉一顿不少。

战犯们一开始不知道自己的待遇如此之高,在一次劳动期间,管教干部的干粮盖布被风卷开,他们这才看到里面的黑窝头和野菜汤。

第三,保证医疗。

在医疗方面,政府始终秉承关怀为主的感化政策。有一个名叫铃木良雄的,得了梅毒,政府特批用有限的外汇购买青霉素为其治疗。

管理所的医护人员也极尽心力。除了药品供应充足之外,护士们的真诚也感动了每一个战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个名叫渡部信一的患者,因精神有问题拒绝服用药物,还多次殴打过医护人员。护士赵毓英挺身而出,把药碾碎融化服用,历经10个多月的精心治疗,渡部信一完全康复。

赵毓英也成了“抚顺奇迹”的标志人物,在赵毓英背后,是中国政府对日本战俘的人道主义教导,这些努力唤醒了日本战俘的良知。

第四,保证精神教育。

管理所还为战犯购买乐器,成立合唱班和乐器班,举办音乐会和演出。每年还有春秋两季的运动会,还为他们修建图书馆和礼堂,这些做法都让战犯深感中国人的仁爱。

战犯们为此十分动容,声称中国政府的教育如同老师对待学生,是真正让他们弃恶从善,走向光明的道义。如果这样都不能悔过,天理难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6年的深刻改造,日本战犯已经彻底改头换面。他们从内心承认自己犯下的罪行,并在公开场合多次发声道歉。

1956年,经领导批准,日本战犯分三批被宽大处理放回日本,管理所将他们从苏联带来的衣物全部完好无损的交给他们,临行前还送给每人50元盘缠。

为了感谢中国政府的“再造之恩”,回国后,他们成立了“中国归还者联络会”,为中日友好关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0年,曾经“冥顽不灵”的藤田茂离开人世。临终前,他留下了这一段遗言:

我是中国人民的学生。到了九泉之下,我也忘不了中国老师给我的恩惠,也忘不了我为之奋斗的日中友好事业。我死了后,一定给我穿上那件中山装,这是最后的嘱托。

自抚顺战犯管理所对外公开后,先后接待400万人参观,其中日本人就有3万人次,还有高达300名是曾经的日本战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古中国主张仁政,而“抚顺奇迹”正是仁政思想下的体现,这种仁政思想也是中国屹立世界的重要精神因素,足以让世界为之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