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动汽车的销售上,中国经济遭遇到西方发达国家的联合反制。
所以,中国不会把出口的扩张作为政策之本,还是要回到内循环市场;这就要考验一下,中国的超大市场到底有多大?
曾经有人算过一笔账,与美国人比消费。
2022年,美国私人消费支出总额接近17.36万亿美元。国家统计局:中国2022年私人消费支出总额为46.23万亿,这个量级的确很大,换成美元约6万亿;但是,与美国比还是差出了近三倍。
也就是说,十四亿人,三个中国的超大市场私人消费叠加,只相当于三亿人的一个美国市场。
那么,我们还算是超大市场吗?
这个超大市场的消费能帮助企业走出产能的困局吗?能实现《报告》所定义的3%的消费者价格指数目标吗?看来是小概率事件。1-6月消费者价格指数只实现了0.1%,此后,一系列的水、电、煤、气、油、高铁、国道等行政性涨价与收费,八月份取得战果,也仅实现了0.6%;如果没有雷霆之手,年内大概率与去年一样,不达预期。
这说明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中国的超大市场并不如我们以为的那么大,这背后的潜台词是,比经济总量,中国已经是美国的59%,比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我们差了不止50年。
张维为有一个说法,为了证明中国老百姓更幸福,自已给中等收入定了一个标准,即2083元,这位爱国网红还是很诚实,还知道强大的中国经济下的中国有九亿人工资水平在2083元之下;但是,他又微笑着表示,同等收入下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要比美国高十倍,也就是说,中国人2000元的生活水平相当于美国20000元的生活水平。问题是,2000元收入,在中国敢生孩子吗?
当然,这并不是要点,要点是中国的GDP很强大,为什么消费水平与美国比差了这么多?这说明一代人的努力,其付出与获得感出现了背离,这才是大众所关心的。
我们不谈社会学问题,也不谈到底什么是“中心”,只谈经济学的平衡原理。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问题,积累与收入要遵循平衡原则,如果平衡被打破,甚至是极度的扭曲,经济将失去可持续性,这在需求端上表现为长期通缩。
结论很简单:中国的超大市场不是太大,而是小了;也不是因为人少,是因为居民收入在GDP中的占比小,这就引起了需求不足的矛盾。中国经济将长年受制于需求不足,什么时候居民收入上来了,中国就一定能走出了经济下行的压力。
居民收入对经济平衡与发展的影响,很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