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中国车队在巴基斯坦遭遇到了严重恐怖袭击,并造成多人遇难。
这已经不是中国工程师在巴第一次被攻击,近年来该国恐怖势力之猖獗,令人瞠目结舌。
就在巴基斯坦安全部队的眼皮子底下,他们仍能专门对中国的车队发起恐袭,这是难以想象的。
与此同时,中国方面也正式提出了警告。
关键时候美媒下场,称中国和巴基斯坦“已经有嫌隙”,又是因为什么?
在10月份的袭击之前,今年3月26日巴基斯坦普什图省达苏水电站附近已经遭遇过一次袭击。
恐怖分子使用自杀式爆炸卡车冲撞中国工程师车队,导致5名中国人员及1名巴基斯坦籍司机在爆炸中失去生命。
当时我国除了提出加快缉凶进度之外,还特别强调:
巴基斯坦当局必须采取一切措施确保在巴中方人员安全,坚决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然而刚满半年时间,中国的车队又一次在卡拉奇真纳国际机场附近遭遇路边炸弹袭击,2名中国人员遇难。
两次袭击都是一个叫“俾路支解放军”的恐怖组织自称负责,该组织早些年来一直针对的是巴基斯坦政府进行袭击行动。
但最近几年,这一武装组织开始专挑中国人下手,甚至将袭击行动的目标调整到中国工程人员的头上。
显然这在背后是有支持的,而且是专门为了破坏中巴两个国家的合作。
中国远赴巴基斯坦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工程师遭遇如此惨烈事件,驻巴基斯坦大使姜再冬也一再向巴方要求,表示频繁的袭击让中国“不可接受”,强烈敦促巴基斯坦政府必须采取补救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中方要求将行凶者绳之以法,并采取有效补救措施。
这原本是一项正常的措辞,到了美国媒体的嘴里,却变了味道。
美国媒体第一时间下场,称中国对被袭击事件的回应是“极为罕见的警告”,中国似乎从来没有使用过这么严厉的措辞要求巴基斯坦履行某些安全事宜。
这在美国看来,中国的工程师在异国遭遇“攻击”行动,带来的更多是两个国家合作和信任方面的隐患——
如果巴基斯坦不能保证中方人员的安全,那么中国可能对其“停止”很多工程扶持。
此外,巴基斯坦日前也对中国有回应,并表示:
巴政府准备继续与中国兄弟接触,向他们保证巴基斯坦尽一切所能保护人员安全的问题。
这在美国后来的报道中也变成了巴基斯坦“和中国针锋相对”,表示对中国的言论“感到意外”。
由此美国媒体得出了所谓的结论,自信满满地表示因为中国工程师在巴遇难等事件,中巴当前的分歧非常明显。
事实情况是,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回应只是正常的外交措辞,中国人员在巴基斯坦遇袭,提出担忧是很正常的。
再者来说,3月份的遭遇袭击事件,巴基斯坦在5月份就抓捕了案件11名嫌疑人并和中国对接,完成了中国要求惩凶的做法。
10月的事件巴基斯坦总理也表示正在第一时间关注此事,会拿出最快的解决速度。
这说明在“配合”问题上,巴基斯坦政府的态度还是可以的。
那么美国媒体为什么曲解为“中巴关系出现裂痕”?
这恰恰就是他们想看到的,中国和巴基斯坦因为恐怖袭击的伤亡停止合作,或者合作受到严重影响。
自从印度表示不加入不合作“一带一路”计划,巴基斯坦就是中国通往中东合作的咽喉通道,这里关闭会对我国的战略部署带来严重阻碍。
可以说美国巴不得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合作项目停止。
如中巴经济走廊(CPEC),不仅增强了巴基斯坦的经济实力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也使得中国在印度洋沿岸有了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支点。
美国担心这种合作会削弱其在南亚地区的影响力,打乱其长期以来试图通过印度制衡中国在亚洲影响力的战略部署。
之前曾多次施压交涉让巴基斯坦“考虑立场”。
再者来说,美国一直将印度视为其在南亚地区的重要盟友,扶植“以印制华”策略。
而中巴友好合作对美国利用印度这颗棋子堵死中国的方案产生了很大影响,所以他们经常在巴基斯坦拆中国的台子。
再加上中巴经济走廊涵盖了能源、交通、港口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促进了中国“走出去”的成功。
对美国而言,让中巴合作停止有很大的“必要性”,关系到中美竞争。
甚至有人认为,袭击中方人员的巴基斯坦塔利班和“俾路支解放军”等武装,背后都是有国家在“投资”的,目的就是专门拆散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合作。
巴基斯坦现在很多地区仍然交通落后,这些武装的埋伏攻击难以防范。
即使派出军队护卫也是如此,恐怖分子总能第一时间获得中国工程师人员的情报。
所以这些幕后给予情报和资金支持的金主,才是主导袭击的最大元凶。
面对外媒对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外交挑拨,不要掉入圈套是非常关键的。
中方人员在巴基斯坦遇害,我们当然要坚定支持巴政府和中国合作,将凶手绳之以法,还中国遇难者公道,以及督促巴基斯坦采取更有力的安保措施。
但对于动辄提到“中国巴基斯坦合作受困”“中国巴基斯坦信任动摇”“中巴两国已经有嫌隙”等措辞,包括以此煽动让两国互相仇视的言论,都是别有用心的。
中国和巴基斯坦互信的友谊不会因此动摇,西方媒体更应该关注到谴责恐怖主义的立场上,而不是干涉他国的内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