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启动“大众党建案例库”征集展示活动(投稿邮箱dzrb1939@qq.com),面向全省各级党组织征集优秀党建案例。以下为本期入选案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组织部门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职能部门,要聚焦选贤任能、强基固本、育才聚才,在“把改革推向前进”中走在前、作表率,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精神,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鲜明选人用人导向,锻造锐意改革的事业闯将。党的事业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全会指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等”。我们将鲜明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用人导向,深化实施干部“三火”工程,着力锻造堪当跨越发展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一是实施“薪火工程”破解干部储备不足问题。着眼长远做足做活干部“蓄水池”,建立完善“公开招录、赛场比选、干部调研、组织推荐”选用常态化机制,开展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五年行动计划”,将选人用人视野扩展到“95后”干部,抓实年轻干部全周期培养选拔,安排到招商引资、城市更新、园区建设等急难险重岗位蹲苗历练,提高“能为”“敢为”“善为”本领。二是实施“淬火工程”破解干部改革创新本领不强问题。聚焦新时代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等七个领域改革创新,开展提升干部专业化能力赋能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三年行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分领域举办高质量跨越发展专题培训班,组织党员干部到江浙沪等改革前沿地区对标学习、开阔眼界,通过“思想淬炼”铸魂、“专业提升”赋能、“知识更新”强基、“实践锻炼”聚力提高改革创新能力;构建“全天候”“大监督”机制,实行干部负面情形“日收集、周汇总、月报告、季研判”,出台干部八小时外行为规范,探索违反“六大纪律”的信息共享、定期会商、线索联查、案件联办协同机制,抓早抓小源头性苗头性问题。三是实施“星火工程”破解干部激情不够问题。综合运用日常考察、年度考核等成果科学建立政绩观考核评价体系,分类建立差异化精细化“考大事、考实事、考硬事”指标体系,奖惩结果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正向激励奖金、年终绩效奖金等挂钩,动态评选“担当作为好干部”“干事创业好团队”“最美共产党员”,把知重负重的“干将”、开拓进取的“闯将”、关键时刻能扛硬活打硬仗的“能将”选配到领导班子或关键吃劲岗位上,同时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加大容错纠错、诬告查处、澄清正名力度,旗帜鲜明地为负责者负责、为清白者正名、为干事者撑腰,真正把树牢正确政绩观和激励担当作为的要求落到实处。

坚持大抓基层导向,以党建引领强基固本提效。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全会提出,“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完善党员教育管理、作用发挥机制”。我们将持续擦亮“红彤乐陵”党建品牌,以党建引领为跨越发展蓄势赋能。一是巩固和深化强村共富成果。持续完善以组织融合带动“三资”融合、事务融合、产业融合、村庄融合系统集成创新,做实做强基层治理“五级架构”组织体系,开展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全面实施村集体“三资”“清、合、管、用”工作法,开展中心村党群服务中心“迭代升级”行动,实施“强村共富合伙人”招募行动,推动“幸福食堂”“幸福学堂”“共富工坊”村村“全覆盖”,以人才、资源、项目、产业等要素集聚整合,不断增强强村富民合力和质效。二是实施回引能人赋能乡村振兴行动。实施“风筝、凤栖、雁归、丰羽”四大工程,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设计和品牌亮化,推动由管服引用的探索实践向更大力度的能人经济、能人治村的机制创新转变,助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成色更足,为全省乃至全国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提供“乐陵方案”。制定行政新村党组织书记“选、育、管、用、励”全链条教育管理考核体系,实施村级后备人才“青苗”计划,健全完善能人返乡任职创业专属政策,年底,全市新回引到村任职30人以上、返乡创业300人以上,在外能人回乡创办企业120家以上。三是提升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质效。实施社区党组织领办“幸福家园”服务项目扩面提质行动,开展政务服务“红色帮办·您说话我跑腿”、“红领暖心食堂·我为乡亲做顿饭”、“红领幸福学堂·七彩周末”、“幸福市集·打造家门口的便民幸福圈”、新就业群体“暖心服务月”等主题活动,擦亮“服务365·天天我都在”党建品牌。加强社区党组织书记“专职化、专业化”管理,用好擂台比武、导师帮带、体悟实训等手段,提高社区党组织书记做群众工作本领。建立完善“红色合伙人”机制,搭建党员作用发挥、机关企事业单位参与社区治理的平台,深入探索党组织领导下群众自我管理、协商共议共治的有效方式,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

突出产业需求导向,以人才支撑驱动创新发展。谁拥有人才、谁就会赢得未来。全会提出,“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为人才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我们将聚焦主导产业,持续强化高质量跨越发展人才支撑,坚持企业发展需要哪些人才、我们就引进哪些人才,切实增强全市上下“抢抓第一资源”的紧迫感,调动各成员单位招才引智和企业引才育才主体作用。一是建立完善“四链”融合机制。聚焦马铃薯、红枣、调味品、体育等产业,探索符合我市“4+4”现代产业发展的“四链”融合机制,实体化打造由“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校企合作、权责统一”的创新创业共同体,通过平台联建联享、人才联合培育、产业合作共孵、项目联合攻坚,打通企业协同创新“壁垒”,以“政产学研金服用”集成融合带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二是努力破解县域引才难问题。持续探索“编制在高校、事业单位,工作在企业”的引才模式,及时补充高层次人才专编“周转池”,每年拿出一定的事业编进人计划向重点产业领域精准投放,帮助企业定向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力争达到引进一个人才、落地一个项目、带来一个团队、做强一个产业的效果。三是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强化政策供给,实施“‘寓’才兴乐”安居保障工程,健全产权型住房、租赁型公寓、货币化补贴“三位一体”人才住房保障,最大程度满足人才住房需求。加强青年人才友好型社区建设,统筹推进组织、民政、人社、文体等部门服务资源下沉,畅通“品质SIP红色管家”全链条服务通道,升级“枣乡人才金卡”数字化服务,推动人才服务“码上扫”和“掌上办”,擦亮“‘乐’悦人才·‘陵’创未来”名片。

策划:吴永功

统筹:李扬

通讯员:董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