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继平在地里收玉米
刘二锄在地里收土豆
西垣村村民将收好的粮食运往家中
秋,是收获的季节,是大地回馈勤劳者的时刻。
在柳林县陈家湾镇西垣村,金黄色的稻谷、红彤彤的辣椒、绿油油的白菜……一片丰收的景象,让人沉醉其中,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
走进西垣村,只见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景象。村民们头戴草帽,身穿朴素的衣裳,在田间来回穿梭,收割着丰收的果实。微风拂过,沉甸甸的谷穗随风摇曳,泛起阵阵金色的涟漪,仿佛大地在欢快地歌唱。
在谷子地边,56岁的刘二锄正熟练地割下一束束金黄的谷子。他皮肤黝黑,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但那双眼睛却闪烁着满足和喜悦的光芒。汗水沿着他的额头滑落,滴在湿润的土地上,但他手中的镰刀却从未停歇。刘二锄今年种了四十几亩地,玉米、谷子、土豆等多种农作物,都喜获丰收。
“今年天气好,雨水适中,庄稼长得很好。”刘二锄一边擦汗,一边介绍道。他种植的芝麻、红薯等也长势喜人,让他对今年的收成充满了信心。除了自己家的地,刘二锄还种了同村其他村民的二十几亩地,闲暇时还可以经营村里的小店,日子过得充实而满足。
“我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怎么选地、整地,怎么处理种子,什么时候播种、插秧、施肥……我都一清二楚。”刘二锄自豪地说。他知道,丰收来之不易,需要付出辛勤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
不远处,村民任继平正在忙着收割玉米。他今年种了十几亩地,种有玉米、高粱、谷子、糜子、土豆、茴香、白菜、豇豆、绿豆、芝麻等,满足家里日常所需。他掰开一个玉米棒子,籽粒饱满,色泽金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的玉米长势还行。”任继平高兴地说。他一边说着,一边将收割下来的玉米装进袋子里。
地里的玉米秆已经消瘦下来,阔长的玉米叶也变得枯黄了,但玉米棒却胖嘟嘟的,仿佛要撑破外皮似的。任继平将割倒的玉米整齐地堆放在田间,等待统一掰下玉米棒子。
村民家中,黄灿灿的玉米棒在农家院里或屋顶(晾晒粮食的场地)里亮相。它们有的平铺成金色的毯子,有的堆成金色的垛子,有的悬在屋檐下编成金色的辫子。这些金色的玉米棒不仅象征着丰收的喜悦,更是村民们辛勤劳动的成果。
谷子种植是西垣村里的传统。全村共种植谷子500余亩,由于科学种植、选用优良品种,村民们抢在最佳收获期适时收获。为了保证收获进度和不丢穗不落穗,村民们采用人工割谷穗的传统方式收割。他们弯着腰,一手拿着镰刀,一手扶着谷穗,小心翼翼地割下一束束谷穗。他们的动作熟练而有力,割下来的谷穗被整齐地堆放在田间,等待装车运回家里晾晒。
除了谷子,红土豆也是西垣村的重要农作物之一。村民们挖出一颗颗硕大的土豆,装进尼龙袋子里。这些土豆品种优良,口感甘甜,深受老百姓的喜爱。虽然地里的活儿看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需要耐心和细心。村民们一边挖土豆,一边聊着家常,欢声笑语在田间地头回荡。
在秋日的阳光下,村民们忙碌的身影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三轮车、推车、水桶、平板车……都是运输工具,满身的泥土都掩盖不住脸上丰收的喜悦和满足,所有的辛劳都在这一刻得到了回报。
在劳作间短暂休息时,村民们会聚在一起聊天谈收成。他们的话语中充满了对丰收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待,无论是见到熟悉的乡里乡亲,还是遇到从城里回到村里帮忙的亲戚,大家都会热络地打招呼并分享自己的收成情况。
“今年的玉米长得真好,你看这籽粒多饱满!”一位村民指着自家地里的玉米说。
“是啊,我家的土豆也不错,个头都挺大!”另一位村民附和道。
夜幕降临,村民们并没有停止劳作,他们趁着夜色继续收割庄稼,争取早日将丰收的果实全部运回家里。记者 木二东
来源:吕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