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春梅狐狸
已出版《图解中国传统服饰》
憋不住话环节又来了……聊聊今天国丝汉服节“专题讲座”环节里引发不少人争议的学者——周星。
(远程参与讲座的周星,图/中国丝绸博物馆)
我挺诧异又挺能接受竟然很多汉服爱好者们都不认识他,周星真的是非常非常早研究汉服运动并且至今依然研究汉服运动的学者,中文期刊网络里能搜到的最早发表的文章是2008年。
为了让大家对于2008年的汉服有一个直观认知,我po一张那年我参加汉服活动的合影——
(图/)
而且周星不是2008年才关注“汉服”的,他在2008年的文章后的注释这是根据他在2007年初的讲演改写的,结合他2004年同类型民族服饰的论文中没有提到“汉服”,目测大约是在2005-2006年左右开始关注“汉服”与“汉服运动”的,差不多算是汉服运动刚有动静他就关注了
很多事情都是回过头去看会变得更有意思也更唏嘘,所以这篇一半是分析周星在国丝汉服节引发争议的PPT,一半也算是在回顾“汉服运动”的变化……特别说明:非常主观!(本文引言内容也很重要,别略过了)
1
如何定义“同袍”?
我目前只能对网上流出的部分PPT翻拍做一些个人解读,以及周星本人发表过的文章做对比。因为每年都有的国丝汉服节回放今年没有了,当然有不少人是认为周星言论不当导致的(究竟是为什么,我也不知道,我也没处问)。
(小红书截图)
这段内容会引发这么大的抵触心理是我没想到的,尤其是这段文字里提出异议的人似乎更在乎的“丰衣足食”“衣食无忧”这段,让我很疑惑。让我想到最近热门综艺里的某位妻子,即便她在努力“节俭”也已经过着优越于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但就是很怕别人戳穿这点。也让我想起多年前的一个知乎热门问题,贫困生能不能买汉服。似乎大家已经无法分辨自己的消费究竟位于需求层次的哪一层。
(马斯洛需求层级理论,图/喂鸡)
不过话说回来,仅以这页PPT内容来说是有问题的,因为周星忽略了这是已经下沉数年的汉服市场及其连锁反应。
周星当年接触的汉服运动成员,有或是早年媒体口中的汉服运动推动者,不是受过高等教育就是自诩满腹经纶的人,并且大学以下的在读学生非常少。在汉服运动的草创时期,这些人几乎都有输出长篇理论文字的能力,尽管这可能是当时基于汉服运动建构的需要而择选后的结果。当时的汉服群体内团体也是北京一帮、广州两帮、上海几帮这样的“北上广”架构。那么他总结一句“城市里”“丰衣足食”“衣食无忧”其实已经算是结合这些年汉服爱好者的现状做了调整了。
我们回顾一下周星早年的文章里是如何描述汉服群体的——
“汉服运动”刚开始时,基本上是富有民间性或草根性的活动,它原本与国家、政府和精英知识分子的关系不大,也不直接。但随着部分青年知识分子和社会名流的加入、赞赏与鼓励,“汉服运动”所卷入的社会阶层逐渐有所扩大。与此同时,它也开始产生了“精英主义”的情绪与倾向,亦即自认为找到了“汉服”这唯一可以代表中国的文化符号,面对“世人皆醉我独醒”的现实,不少“汉服运动”的积极分子自命是肩负着复兴“汉服”,进而复兴民族及中国传统文化之使命的先知先觉,而广大的民众则是浑浑噩噩,需要他们努力去启发的对象……
“汉服运动”的积极分子以年轻人为主,且以“网友”、“网民”居多。他们自称“汉服爱好者”、“汉友”或“汉服网友”,活跃在互联网上为数众多的“虚拟”社区,亦即有关“汉服”的论坛、网页或网站上……
“汉服爱好者”们大都是一些年轻的文化民族主义者,在个人的趣向上,他们都很喜好中国的历史和文学,较为推崇中国的传统文化,此种文化民族主义可以说是一种文化“寻根”式的民族主义。他们和现当代中国大量存在的另外一些主要是喜好或推崇西方欧美文化,向往国外生活,崇尚国外名牌,喜欢过圣诞节、情人节的年轻人亚文化群体相比较,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汉服运动”得到了不少名人包括一些大学教授、年轻知识分子、影视演员、服装设计师的支持、赞赏和鼓励,但总体而言,知识界对于“汉服运动”的反应既较为谨慎,也颇为复杂……(周星,2008)
然而,如今已经过去了近二十年,汉服爱好者群体仅用“趋于低龄化”来归纳——
①Z世代特征更为突出
②在读学历更低(指的不是最终学历)
③活动城市从一线城市向三四线城镇下沉
④受亚文化影响更注重圈层认同与符号消费
(小红书截图)
网络流出的PPT里也有这部分的体现,但不知道是不是出于对讲座受众的考虑还是准备不足,PPT文字显得过于浅白和具体。而从我个人经验来说,偏好符号消费的群体更喜欢宏大的描述和升华性的概述,像“大明贵妇”“汉服仙女”这类的词,内部玩梗问题不大,但圈层外的人使用就容易被圈内“挂”,认为是一种圈外攻击。
而周星早年文章里提到的“社会名流”“大学教授”等情况与现在的汉服活动中出现的情况也有所不同。2007年时由于08北京奥运开办在即,当时网友和现在一样非常关心奥运服装的设计,但更关心的是设计的选择:唐装、中山装、旗袍还是当时刚兴起的汉服?这个讨论更像是“国服”议题的变形(这也是周星贯彻始终的对于汉服的观察角度),并且网友们希望通过08北京奥运的“官方”选择来验证他们所认为的官方态度。
(相关新闻截屏)
于是在2007年清明节时一篇《复兴华夏礼仪服饰,展现五千年的辉煌——北京奥运会服饰礼仪倡议书》的网帖在当时各大论坛及国学类网站同时,倡议共有三条——
①把“深衣”作为08北京奥运中国运动员队伍和礼仪服务人员的服饰,或在开幕式中出现“深衣方阵”;
②汉族与少数民族同场时穿着汉服,“以此解决汉族的民族服饰问题”;
③将“拱手作揖礼”作为08北京奥运的礼仪形式。
(08奥运汉服倡议,汉服早期宣传资料图)
由于这个倡议书附上了联合倡议者的名单,并且注明了学历或高校教职或传统文化相关团体职位,当时的门户网站及媒体就发布了《百名学者倡议汉服为奥运礼仪服装》等新闻,这也是很多人对于早年汉服群体精英化、知识分子化的主要印象来源。
当年的新闻“交锋”还是挺精彩的,以前的记者也不是用网线报道,还是乐意找到当事人进行询问的。
(相关新闻截屏)
这份名单如今网上还能搜到,里面许多人是汉服运动的元老,只是名单中用的应该是本名,而网络交往中大家更熟悉的是网名。周星与一些派系的汉服元老关系的确比较密切,比如他有一篇2019年发表的汉服相关文章是与倡议书中联名人合写的,又比如2016年出版的某本专门记述汉服运动的书籍作者是他的学生。
2
如何参与“活动”?
但这些在我看来都不是周星惹来争议的根本原因,周星的争议来自于“国丝汉服节”的活动定位和他本身的研究身份之间的冲突,说白了就是这个活动在我看来不怎么合适请周星。
周星和这场活动,是观察者与被观察对象、是研究者与被研究对象的关系,这本身就很容易起冲突。周星的PPT内对于“同袍”的定义,约等于是当着别人的面品头论足,即便全是溢美之词,也容易被听成阴阳怪气。(最早期的汉服爱好者称“汉友”,后来改“同袍”,这点很多人都不知道,但周星最早的文章里在提到“同袍”一词时就有补充这点)
比较有意思的是,周星的文章里也对汉服活动有过一些总结归纳,虽然过去了十几年但基本没有变化——
①身穿“汉服”,在繁华街区招摇过市,引起高频次的回头率。
②身穿“汉服”,利用周末等公众节假日,在城市的公共空间(公园、城市广场、繁华闹市)进行“汉服”的时装表演(“汉服秀”),同时也进行诸如“汉服归来”之类的宣传活动。
③身穿“汉服”,举行各种“传统”的仪式。
④身穿“汉服”,组织、参与或表演各种民俗游艺以及其他诸如游园、远足、春游等活动。
⑤在一些以“国学”、“蒙学”为基本教育宗旨和内容的民间教育机构,偶尔会把“汉服”作为其“制服”来穿用。
⑥适时地提出某些主张或建议,通过媒体予以放大,构成热门话题,乃是“汉服运动”颇为常见的经营策略。
⑦在街头户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束之后,“汉服爱好者”们又会回到各大网站里各自的虚拟社区或论坛里,彼此交换或总结有关“汉服”活动的心得、体验,同时粘贴大量“汉服运动”的图和文字等。他们经常通过网络,自行发布有关“汉服运动”的各种新闻和消息。(周星,2008)
(汉服活动图,汉服早期宣传资料图)
像前面提到的汉服式奥运礼服和以前在《》里聊过的汉服式学位服,都属于第⑥条,提出主张吗,通过媒体放大,构成热门话题。而《》里提到的复原秀往往汉服爱好者们参与热情很高,甚至会进行自发组织与表演,属于第②条,在公共空间进行“汉服”表演与宣传。汉服运动早期非常热衷于举办的祭祀活动、成人礼、婚礼,以及《》里聊过的开笔礼等属于第③条,身穿汉服举办各种“传统仪式”。
国丝汉服节是个综合性的活动合集,并且由于汉服群体的变化而产生了一些“变形”。比如今年被策划者热情推荐的“丝路奇遇记”(NPC打卡)与其说是第④条的变形,不如说是从漫展、游乐园等处模仿而来,只不过服饰装扮有了改变。
(国丝汉服节活动报道,图/杭州网)
第④条“原型”的侧重点在于对民俗游艺、节俗活动、文士雅集的模仿或再现,以服饰为切入口“呼唤”传统文化、传统习俗回归是早年汉服运动比较重要的文化内核主张。而如今汉服爱好者与其他亚文化群体的彼此交融,对于传统文化的需求更接近符号消费,所以活动形式与漫展、同人展等其他亚文化活动日渐趋同。
(早期汉服活动形式,新闻图片)
更难以回避的是第⑦条带来的影响,汉服爱好者对通过互联网进行讨论与宣传有很大的自发热情,并视作重要的宣传和沟通渠道。很多地方举办与汉服相关的活动、或者有汉服爱好者参与的活动、或者给予一定激励政策去鼓励汉服爱好者来参与的活动,希望获得的社交类APP或网站上发布内容、转发影响力等。
国丝汉服节并非不适合请周星,而是已经办到了第七届的国丝汉服节不适合请周星了。周星作为汉服运动的观察者,更适合在国丝汉服节还未定型时去探讨、去筹划,协助这个文旅IP的创建与走向。但当国丝汉服节的受众、玩法都已成型固化,周星在这个活动中发表对于群体的观察、路线的看法,仅仅这个立场和行为对于参与者来说就很刺眼了。
就在今年国丝汉服节的一个月前,中国丝绸博物馆还举办过一个题为“汉服运动再考”的学术对话活动,周星是被着重介绍的参会专家与主讲人。
(活动海报与活动预告截图,图/中国丝绸博物馆)
从后面的活动报道和现在照片看,他的分享应该和国丝汉服节中没有差别——
在“汉服运动再考”学术对话版块,周星教授带来《汉服运动再考》主题分享,他围绕汉服运动已经取得的成就,汉服运动目前的新动态、新局面、新问题,汉服运动今后的可能性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让大家对汉服运动有更深入的了解。
(活动报道,图/中国丝绸博物馆)
(活动现场照,图/美苑时空
很明显,如果活动换成了学术对话、圆桌会议,周星的分享就显得合适很多,更何况他对汉服运动的整体态度还是以正面的积极的为主。但在国丝汉服节中,他的每一个词都难免会被放大,有时候是圈层以外的人都会很疑惑的程度,比如“丰衣足食”“衣食无忧”竟然会让人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
再举一个例子,几乎所有观察汉服、研究汉服的人,都会提到“亚文化”这个词,甚至于汉服群体已经是目前中国外在特征最为明显的一个亚文化群体了。某户问题《目前中国有哪些亚文化?》下的热门回答就将汉服作为一个盘点对象——
(知乎截图)
但以亚文化作为切入口,同样会令汉服爱好们不满,在周星引发争议的小某书帖子下面就有人抨击这点。
(小红书截图)
但周星的研究方向是艺术人类学,他的研究角度中有“亚文化”难道不是在正常不过的事吗?实际上周星对于汉服的主要观察在“亚文化”上着墨不多也不深,从他最早的文章到最近的文章,贯彻始终的话题是“汉服”对于中国人诉求“民族服装”“中式服装”的影响,以及汉服运动对于中国人日常生活方式改变的反映。
他在国丝汉服节所做的讲座主题也是叫做《生活革命与汉服运动》,中国丝绸博物馆的活动报道里如此总结:
神奈川大学周星老师线上为大家讲述汉服运动如何掀起一场生活革命,让我们重新审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我的感想如下图:
周星有一篇专门以亚文化为题的关于汉服运动的文章,讨论的也是互联网与汉服运动之间的关系——
新时期的汉服运动,从一开始就滋生于互联网,借助于互联网,依托于互联网,成长于互联网。有关“汉服”的讨论、争辩和倡议,主要是以互联网上的网站、论坛或网页、博客等为舞台而展开的,它不断积累、扩大、延展而永不停歇、永不关闭、永不消失。对于热衷于汉服运动的都市青年男女来说,没有互联网是不可想象的。在中国互联网上无数大大小小的“虚拟”社区中,目前,汉服运动已经拥有了一定的份额。(周星,2012)
他对于作为亚文化群体的汉服爱好者的观察也是充满善意的,甚至还在文章中帮忙澄清早期学者对于汉服运动的一些极端看法——
积极参与“汉服运动”的都市青年男女,已经在中国社会里形成了明显的“亚文化”群体。这是由一些在中国社会迅猛发展和剧烈变迁的过程中,较为具有危机感和忧患意识的汉族城市青年自发形成的社群。“汉服运动”的参与者,均拥有较为明晰的汉民族认同感和较为强烈的汉民族意识,并且都主张用“汉服”来作为其最为重要的族群认同的符号。
不过,根据笔者2011年夏天在上海、无锡、北京、西安和郑州等地的实地调查,走出互联网上的虚拟社区,在各种形态的城市公共空间(公园、广场、步行街)展开实践的“汉服运动”却颇为温和、稳健,更像是年青人的郊游聚会或行为艺术等,这和他们中一部分人的网络言说激烈化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因此,仅凭网络虚拟世界较为激烈的言论来判断“汉服运动”,就有可能产生误解。参与“汉服运动”的青年“同袍”们,固然是依托网络虚拟社区建构其认同的,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活跃的实践,也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性。(周星,2012)
包括这次他PPT中被人“挂”出来的标签,如果对照他的文章,也会发现他对此的描述是完全正面的。他认为“才子佳人”是体现传统审美理想,但在汉服爱好者听来是“污名化”。
(小红书截图)
他们大都喜欢传统文化,喜欢中国历史,喜欢中国古典文学,对于古诗词、传统乐器、民族音乐、女红、武术、书法、茶艺、国学和中国古代服饰等,拥有独到的审美偏好,例如,中国古典文学里“才子佳人”式的审美理想。在这一点上,他们和互联网上“哈日”、“哈韩”及偏好欧美价值的亚文化群体,可以说有非常显著的不同。(周星,2012)
总的来说,相比许多与汉服群体产生交集的学者,周星算得上比较客观,对于汉服运动与相关团体也是持也比较积极的看法,要知道他所接触的汉服爱好者群体比如今在主张上更为激进、言论输出也更为猛烈。如果周星也只是得到这样的反馈,那还不如一些背后可劲儿蛐蛐汉服群体的人呢,他们可是赞誉、流量、活动等等该得的都得了。周星十几年如一日的“友善”,也没有通过靠近汉服而获取什么,图的应该也不是什么商业互捧吧。
3
如何读“周星”?
最后聊一下我个人对于周星的看法,因为刚好是今年2月份关于长乐游神讨论的时候举例过他的一篇文章(没想到后面中国丝绸博物馆在3月的学术对话和4月的汉服节里会邀请他)。
在这篇小红书里其实已经提到我几乎不引用周星文章的原因。周星是一个非常好的汉服运动观察者,还有一些让我感到惊喜的角度,但他的文章总是偏向记述和归纳,在现象分析的剖面上总是让我感觉差几口气,不论是深度还是广度又或者角度。
这在我看来,似乎和他的“友善”也有一些关系,他似乎很怕对被观察对象造成困扰甚至是负面影响,从而收敛了人类学家常常会不自觉流露出来的冷酷与锋芒。而在人类学家常伴随着的悲悯与温情上,周星的“友善”又显得过于礼貌与客气了。
比如《丝绸》杂志今年的9月刊里登了一篇他写的。
看题目是挺“友善”的,但内容对于汉服爱好者来说依然是刺耳的。不是周星在文章中阴阳怪气,而是达成汉服群体满意的程度的内容,人类学者恐怕写不出来。
这篇文章很有可能是周星在看到了国丝汉服节的网络舆论后写的,里面其实有几处文字可以视作回应(如果这个内容就是当时在国丝汉服节讲座里的内容,那还出现争议,我只能说大家是真“上课不听”啊)。我摘一下,大家顺便感受一下周星文章的“友善”。
比如,对于“衣食无忧”“丰衣足食”,他这样写道——
但另一个明白无误的客观事实,亦即“同袍”大多出身于生活条件比较好的家庭。这些物质基础相对从容的年轻人,能够有闲钱去添置较多的衣服。原本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汉服并不会有多大影响,因此,特意购买和穿着汉服,其实就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之余所追求的美好事物。汉服运动发生于21世纪初,且主要是由城市里一些衣食基本无忧的年轻人发展起来的,所以,汉服运动其实也是在中国的改革开放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促成了人们的“生活革命”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的,而追求复兴汉服,在某种意义上也正是“生活革命”在服饰生活领域中的主要表现之一。(周星,2024)
再比如,对于“亚文化”的争议,他这样解释——
学术界有不少理论可被用来解释汉服运动,较为常见的是把汉服运动理解为年轻一代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涉及一个认同问题,而认同可以有多个不同的层面,比如说较为大众的认同,亦即通过汉服来认同人们都是汉民族,在汉服运动中,汉服成为汉本位意识的支撑;但还有其他一些层面,比如说人们都是喜欢汉服的人,彼此认同对方为“同袍”,这就牵扯到了“汉服圈”或一个个爱好服装(包括汉服)的小社群了。正因为如此,笔者曾把汉服社团视为是互联网时代中国社会中一类新兴的“亚文化”群体。在小圈子形态的汉服社团中,成员们互称“同袍”,彼此抱团取暖,惺惺相惜,相互鼓励,共同坚持自己对于汉服的喜爱和相关的价值追求。
把汉服社团视为“亚文化”的社群,并没有贬低的意思,只是依据学术界对亚文化的定义而言的。……
汉服运动今后的走向,可预见它将进一步走向主流化,逐渐摆脱其作为亚文化的地位,并成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周星,2024)
这个在我看来就是过于“友善”而失了锋芒与先锐。汉服群体反感“亚文化”标签,固然有对“亚文化”定义不够了解、带有负面印象的原因,其实还在于绑上“传统”“民族”等标签后难免觉得自己的圈层高于其他的亚文化圈层。以“三坑”为例,买汉服、穿汉服的符号价值在他们看来是更高大的,所以又怎么能以剖析lo裙、JK制服群体言行的方式来剖析汉服群体的活动和主张呢?这是一层戳下去触感反应更强烈的窗户纸,我不认为周星对此毫无察觉。
(2021年分众传媒有关“三坑”的调查报告)
此外,周星在今年与中国丝绸博物馆产生交集之前的很多与汉服有关的活动,主要是参与和他关系密切的那些汉服元老策划的讲座或节目。他的学生曾是早期汉服活动的组织者与参与者,是可以在汉服运动大事记盘点中留下痕迹的人物。在2019年周星“本土人类学与民俗研究专题”系列丛书发布会上这位学生有出席,新闻里还提到“周星建议她跳出汉服爱好者的身份,借助学术思路更加客观地看待汉服”。但结果似乎并非如此,这个派系还在努力推动汉服体系的统一标准“平中交右、宽褖合缨”,这个标准在如今宋制、明制汉服更受热捧的时期,多少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由于早期汉服元老的精英身份,这个理论主张获得的官方媒体曝光更多。
(“平中交右、宽褖合缨”八字诀解释,图/汉服世代)
那场发布会里还有一位嘉宾高丙中,他在1997年发表过关于亚文化的文章。这篇文章真的太早了,早到文章中的亚文化举例是“气功”,“气功热”几乎是Z世代出生以前的事儿了。但文章真不怕老,高丙中对于亚文化的视角与剖析,在我看来是更适宜也更深刻的——
相对于主文化而言,在文化权力关系上处于从属地位的亚文化广泛崛起,冲击着即定文化的一元格局。……从价值系统和权力关系来看,今日中国社会文化处于多元文化的并存状态,主文化、亚文化和反文化在不同的社会层次呈现为不同的格局。……社会群体通常是在普遍的价值体系的影响下形成适合自己的生活处境的亚文化。一种亚文化出现以后,会逐渐渗透进主流文化之中,有时表现为“价值扩张”。这种价值扩张沟通了多少有些落伍的普遍价值观念和不断变化的现实。这种沟通是否顺畅,决定了主文化和亚文化的距离是否拉大。……文化是一种潜藏在所有社会活动者背后的凝聚性力量,但是,在复杂的社会中,文化又是引起分裂的因素,因为国民是通过各种亚文化以间接地分享全社会的普遍文化的,在此条件下,不同的亚群体常常为使其行为、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在主文化中取得合法地位或较有利的处境而斗争。……在现实中,人们能够创造性地利用主文化、亚文化和反文化建构自己的文化。从主文化、亚文化和反文化的现状来看,当前中国文化内部的关系是复杂甚至混乱的,这里既包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也潜藏着繁杂的问题。(高丙中,1997)
比如他提到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别在于“文化权力”上的差异,比如他提到亚文化与主文化并非二元对立的,它们之间的沟通、渗透及产生的影响,又比如他解释了为何亚文化总是看起来圈地自萌又总在孜孜不倦地争取认同……我想看到的,至少是这个程度的文章。我不太清楚别人的看法或需求是啥样的,可就像看小说一样,我对人类学、社会学类的文章也有一些自己癖好。
最后,就像万圣节cos冰冰被带走成为了cos完成度的一部分,脱口秀的场外纷争成为了表演内容完成度的一部分。周星到国丝汉服节做讲座引发争论,何尝又不是他对于汉服运动、汉服群体的观察与研究在完成度上的一部分呢?
感谢阅读,喜欢请记得分享哦^_^
※ 如无另外标注,文章为 春梅狐狸 原创,如有疏漏欢烦请指正,文章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转载须经授权并支付稿费;
※ 所使用的图片、视频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相关事宜。
* 最近的文章 *
春梅狐狸 传统服饰
脸着地的藏狐,故纸堆里的服饰爱好者
笔者已出版《图解中国传统服饰》,请多支持
如果喜欢 ❤ 记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