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解放军第一次授衔仪式正式举行,数位开国将帅神采奕奕,而队伍中最为突出的莫过于李贞,作为唯一的女性,周总理亲自将少将军衔授予她,并紧握她的手说:“祝贺你,李贞同志。”
更为传奇的是,李贞的丈夫同样也在授衔仪式当中露面,他便是甘泗淇上将。
长征途中的爱情
1926年的大革命浪潮迅速席卷全国,还在当“童养媳”的李贞猛然意识到:参加革命,这将是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就这样,她加入了湖南当地的妇女协会,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
得知李贞的童年经历异常悲苦,妇女协会的其他大姐都会特别关心着她,总是让她多学习一些文化知识,将来也能够独当一面。
那段经历让李贞第一次有了家的感觉,每次有送文件等任务下达时,李贞都会抢着行动。
大革命失败,李贞短暂地回到家中,等待着下一次机遇的到来。
很快,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队伍打到了浏阳城,正在城外研究攻城策略。
李贞发现情况后,马上跑到浏阳河边找到队伍,将城内的具体情况和盘托出,再度为革命立下功劳。
国民党反动派的反扑相当猛烈,在浏东打游击战时,李贞和战友把子弹全部打光了,奈何敌众我寡,敌人很快包夹上来,李贞等人被逼迫到狮子崖上,身后就是断崖。
那个时候,李贞也没想过还能活着与队伍汇合了,她对大家说:“我们不能让敌人抓到活的,跳下去吧!”
战士们纷纷坠入悬崖,李贞正好落到了一棵树上,这才保住了性命;在掩埋了其他牺牲战士的遗体后,他与剩下的战友走了好几十里才终于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接连的行军、战斗从未使李贞有过退缩的心理,她始终认为: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一定要为了革命而不懈奋斗。
踏上长征之路时,李贞所处的队伍在红6军团。
那条路是极为艰苦的,女同志更是寥寥无几,从金沙江到夹金山再到后来一望无际的大草地,李贞硬是咬着牙关撑过来了。
她曾说过:“日夜兼程行军打仗,女同志的头发里都长满了虱子,一梳头发就哗哗往下掉。”
看着昔日战友在身边倒下,那也是李贞最为痛苦的时刻。
艰难的辗转腾挪之路上,她也遇到了生命中的眷侣,甘泗淇。
那是在1934年10月,贺龙领导的红2军团与任弼时领导的红6军团在贵州木黄会师,两支队伍准备转战湘西开辟新的根据地,不断发动群众、组建武装。
任弼时的夫人陈琮英突然找到了李贞,对她说:“女人结了婚,事情是多了一些,但不能总是一个人呀。”
这突如其来的话让李贞有些云里雾里,见此,陈琮英也不卖关子了,直截了当地表示:“给你介绍一个人,甘主任。”
甘泗淇当时正是红2军团政治部主任,两人早就认识,甘泗淇还帮她写过一篇总结工作情况的报道,为表感谢,李贞还特意缝制了一双布鞋作为回礼。
而且,李贞不是不喜欢甘泗淇,她当时也回答说:“我是一个童养媳,他是在苏联留过学的。”
陈琮英可是有备而来,当即表示:“我也征询了甘主任的意见,他对你的印象同样很深,说你性格泼辣、作风扎实,是个了不起的女同志呢。”
听到这些话,李贞的脸也红了起来。
在陈琮英这位“得力干将”的做媒之下,任弼时同志为李贞与甘泗淇举办了一场朴素的婚礼,得知婚礼的战士个个面挂笑容,也算是长征路上的一次放松时光。
部队于1936年7月从甘孜东谷出发,再度翻山进入草地。
李贞当时已经怀孕,在检查完战士的宿营地后突然晕倒,很不幸,她被检查出了伤寒。
甘泗淇听闻妻子的病情后急在心里,当时他要参与部队的决策,还得随时上前线指挥战斗,不能因为妻子的事情耽误部队行军。
任弼时、贺龙等军队领导人也知道这一情况,他们“命令”甘泗淇去陪伴妻子。
为了能让妻子早点康复,甘泗淇拿出了前半生最珍贵的宝贝:莫斯科中山大学奖励的金笔。
把金笔卖到后,甘泗淇终于在附近买到了药物,使妻子退了烧。
草地才过了一半,李贞却碰上了早产,孩子好不容易生下来了,可一望无际的草地根本就没有让孩子存活的条件。
别说孩子需要更加细致的照料,当时全军的粮食都断了,战士们得靠着树皮、草根才能坚强的活下去,仅有的青稞面也被战士们凑出来给孩子补充营养。
坚硬的青稞面被添水搅成泥状,仍然解决不了问题。
仅仅14天,孩子就夭折了。
马上就要抵达哈达铺了,甘泗淇怀着沉痛的心情说:“你没法跟部队行军打仗了,暂时在这里休息吧。”
李贞当时的状态极为虚弱,但她很郑重地向丈夫提了个要求:“把我绑在马背上。”
很难想象甘泗淇夫妇是怀揣着怎样的心情、经历着怎样的磨难才走到将台堡的,那两个月,也使得两颗心连结的更加紧密了。
将军夫妻永载史册
过草地最为艰难的时刻,为了能让战士们尽量找到食物充饥,甘泗淇结合自身所学亲自试吃野草,这是个非常冒险的情况,一旦中毒便是万劫不复,当时的医疗条件也很难抢救回来,已经有过不少战士因为有毒植物病倒了。
甘泗淇还是这么选择了,他也多了个“神农”的绰号。
长时间在马背上趴着,李贞的身体已经一日不如一日了。
为了能让李贞早点康复,战友们用砍下的木头为她做了一副担架,想要把李贞抬着走。
李贞不愿让战士们受累坚决不躺在上面,甘泗淇看到后主动抬起了担架,善于做政治工作的他很能理解大家的良苦用心:若是这副担架白做了,那才让战士们“寒心”了。
在甘泗淇与战士们的精心呵护下,李贞的身体渐渐好了起来,甘泗淇却病倒了。
这下,轮到李贞来照顾他了。
部队遇到的很多事都需要甘泗淇来决策,他不可能全心养病,李贞为了能让丈夫早点好起来,每时每刻都陪伴在他的身边精心呵护;漫漫长征路是对革命的考验,同样是对这对夫妻的考验。
贺龙也曾感慨:“你们真是长征队伍中的两个模范队伍、一对革命夫妻呀。”
他们经历了太多太多,终于抵达了陕北延安,这里是革命的新开始。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这对革命夫妻全部参与了,但这么多年过去,夫妻俩一直没有一个新的孩子;正是因为长征路上经受的苦难,使得李贞失去了生育能力。
看着昔日战友膝下子女成群,李贞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想到自己的身体可能永远都无法恢复了,她还是决定找丈夫好好聊聊这件事。
面对丈夫疑惑的眼神,她说出了那句思索了很久的话:“老甘,现在还来得及,要不我们离婚吧,这样你可以再娶一个妻子,给你生一个孩子。”
说着说着,李贞就落泪了。
突如其来的话让甘泗淇十分诧异,他用坚定的语气告诉妻子:“我要的是你。”
坎坷的身世、悲惨的命运、凶残的敌人、艰难的长征路都没让李贞嚎啕大哭过,听到丈夫的这句话,李贞终于放开心扉好好哭了一次,这一刻,她不再是那个久经沙场的女中豪杰,而是甘泗淇疼爱的妻子。
数十年的革命战争,有不少亲爱的战友与自己阴阳两隔,夫妻俩商量了一下,打算收养烈士遗孤。
抗战年间120师后勤部部长陈希云去世,夫妻俩将她的大女儿接到自己家中。
平日里夫妻俩的生活极为简朴,通常只吃素菜,可面对女儿的需求,夫妻俩总是想办法满足。
走上朝鲜战场前夕,甘泗淇花钱购买了一对皮箱,质量好的皮箱更加适合保存机密文件,这对皮箱也成为整个甘家最为值钱的物件;这次,李贞也上了战场,夫妻俩再度并肩作战。
正是这一段段革命时期的丰功伟绩,这对传奇的夫妻俩一同于1955年走进怀仁堂,两人的军衔都是由周总理亲自授予的。
生活条件渐渐好起来了,夫妻俩却并没想着让自己过好日子,反倒希望用这些工资津贴抚养更多遗孤。
1955年,他们收养了苗族老红军朱早观的女儿;此前从朝鲜战场回来后,夫妻俩听闻老战友王政柱要赶赴前线,又把他的3个孩子接回家中。
前前后后,夫妻俩一共收养了20个孩子。
看着孩子们在教育之下一点点进步,也是夫妻俩最高兴的时刻。
遗憾的是,还没等到孩子们都长大,甘泗淇便因积劳成疾于1964年不幸离世,那时的他才刚过60岁。
他的离去,是人民的巨大损失。
在丈夫离去后,李贞便把全部精力放在培养孩子们之上,先后有20个孩子考上了好的学校,他们也奔赴祖国各地投身于建设事业中,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材。
长久的劳累加上历史的经历,使得李贞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后来又得了心脏病、做过胆切除手术。
可哪怕到改革开放之后,李贞的生活作风从来没有过改变。
一位沈阳军区的老战友给她买了双棉拖鞋,她一穿就是十几年;80年代穿在身上的衣服也大多都是60年代制作的,已经是补丁套着补丁。
孩子们不是没有孝敬老人家,只是老人习惯了简朴的生活,也不愿用什么新的东西。
晚年,李贞最大的爱好就是种地和腌制咸菜,看着不大的院子红红绿绿,老人也会心满意足。
她还说过:“我现在身体不错,种菜是有一份功劳的,人是需要劳动的。”
住在狭小的房间里,每当孩子们回来或者有战友前来探望,会客厅都根本坐不下了,可她仍然坚持住在这,一直住到1990年去世。
老人离去前留下了一份遗嘱:将省下来的1.1万元存款捐给宋庆龄儿童福利基金会和甘泗淇老家宁乡,这也是她最后一次表达对丈夫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