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 | 十三姐

前几天好几个群里有人转发“一场上海小孩和云南小孩的对话”。

这段被截取后疯狂转发的片段其实很短,一共也没几句话。

看完之后我也不知道这个节目到底想表达什么,但好像也知道了他们想表达什么。

一大波营销号打出了大标题:“感受到了世界的鸿沟”......

我的老天奶,说得好像如果没看过这俩孩子对话,你就不知道这个世界有鸿沟。

真那么喜欢看鸿沟,都不用从上海和山沟找俩孩子对话,你就从漕河泾和北蔡镇随机找俩路人,谈论一下沙白的话题,马上就能看到世界的鸿沟了。

再不行,你到民办鸡小和佛系公立随便找俩小孩,看他们有没有鸿沟。

可节目组非要从“上海”和“云南山沟沟”里找小孩对话,这用意何在,不需要说透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云南的这个小孩,我很喜欢。他叫崔思敏,其实早就已经在网上走红了,因为他很有同理心,对主持人说“你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说明他从小就是一个善良、有教养的孩子。

这次对谈他又表现得谈吐大方,思维敏捷,心地善良,情商高,正能量满满,抱负和梦想跃然纸上。

他很棒,做一期他的专题,一定能打动不少人。

但我觉得刻意营造一种对比,不但毫无意义,而且真的毫无意义。

不出所料,上海小孩不是被评论为“优越感满满”,就是被说成“失去了童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评论里有一句话说得挺对:“不用管孩子怎么样,一看到“上海”和“云南”,已经有结论了——上海输了。”

是的,搞冲突感,是做节目的人最拿手的。

再一看节目来源是芒果, 好家伙,恋爱的、离婚的、逗你玩的成人节目是都薅腻了吗, 开始搞小孩流量了。

做儿童对话节目就做呗,偏偏要把重点放在地域。

那还用得着对话吗?来,跳过步骤,直接骂上海人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众所周知,上海以“优越感十足”和“瞧不起人”闻名于那些从未去过上海的人群。

上海和云南,大都市和山沟沟,都不用往下看,节奏已经出来了。 有些人已经不管什么孩子不孩子了,统一骂上海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一开始我心想,也不妨一看呀,小孩子之间的聊天有时也能带给大人启发和收获。

整个片段看完了,啥思考没有,大部分“思考”也就像评论区里很多人的留言那样,总结下来“云南孩子你太棒了”和“上海小孩优越个啥”......

不是,我挺纳闷的,这个片段里不到一分钟的几句简单对话,而且是陌生小朋友之间的尬聊,你们就已经下完定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既然这节目那么喜欢拿只言片语来引导批判,那我可不困了,想说几句。

首先,让未成年人录这种节目,是风险很大的一件事。 因为他们对这个节目本身不一定 有概念,在镜头前表达的可能也不到位。

设想一下,现在让你的小孩去和一个从没见过的孩子尬聊,镜头对着他们,你的孩子不到十岁,会不会像一个30来岁油腻中年一样,通过迅速精算和把控,将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现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有人说:“这个上海小孩坐姿居高临下”......

如果云南孩子这样坐,你是不是又会说:“你看人家山里的孩子坐姿多松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这里要营造的根本不是小孩本身是谁、他们是什么样;而是要营造“上海”和“云南”的差别,让观众主动去挖各种细节来自觉上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如果真要制造什么鸿沟对比效果,就不要坐着干聊了,应该深入他们的日常生活。

抓拍日常真实场景,几个镜头串起来,比两三句问答有意义多了吧。

看一个人不要看他的片段,要看他的全部。云南孩子一天是怎么过的,上海孩子一天都在干啥,要对比就全方位对比,然后看还有人骂孩子吗?到时候恐怕都要心疼孩子了吧。

第三,能不能别去引导大家对城市和农村搞对比,有什么可比的?

你知道,就算是城市,不同的城市之间都会有差异。就算同一个城市,不同家庭的不同价值观和文化背景之下,孩子也千差万别。

想揭露城乡教育差距,就从教育环境下手啊,把矛头对准孩子算啥本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四,这三个上海小孩可能都不代表上海,这个云南小孩可能也代表不了云南。

可是地域标签贴上去,简单三言两语就想搞定义,甚至带着非常主观的判断去预测人家的未来,这不是神经病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五,给孩子下定义那么容易吗?

一个顶多十岁的孩子,大家凭什么能从只言片语、坐姿、动作、眼神,以及一切经过剪辑、加工、合成的镜头中,去对他作出评价?

如果他们有一天从网上知道当初把我neng过去拍这么个鬼东西是用来贬低我的,他们的内心会不会受到伤害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六,就算你能对他作出一个真实客观的评价,那些负面的东西真的是这个小朋友的问题吗?

一个小孩优越或自卑,骄傲或谦逊,忧心忡忡缺乏童真或热情活泼阳光开朗,难道都是孩子的问题,大人和社会没责任吗。与其引导大家评价儿童,不如好好反思一下自己。

与其对比孩子,不如对比家长。你让他们的家长对话啊,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教育观、世界观和理想啊,如果他们还有的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谈到了理想,云南孩子说想当老师或刑警,上海小孩说“我想做的事可能对社会没有太大贡献,我想当一个在网上画画的。”

要知道,在上海,如果一个小孩“想当一个在网上画画的”,他大概率是不会被支持的,这里他能这么说,我反而觉得他非常好,非常真实,非常敢表达。

明明他们都很好,不卑不亢,真实表达,但人们总是会为“理想”评分。说“城市孩子是精致利己没有对社会的担当”,而山村孩子想当老师和刑警的理想就似乎高尚伟大许多。

这是个很深的话题,其实越是资源少的情况下,人们越强调理想主义。

比如我们小时候,作为80后大家还记得我们上小学的时候经常被要求大声宣布自己的理想啥的,标语也都是奋斗目标,什么四有新人,这个那个的......

现在小学生还有这些理想化的标签吗?没有了,现在越来越务实,正是因为资源充沛,物资不再匮乏,大家用不着用口头的理想来填饱肚子。

现在的大城市小孩不再被要求必须有具体化的理想,都是走一步看一步,先能考上高中再说......

他们披荆斩棘,幼升小,小升初,中考和高考,车轮战,除此之外,卷得不成样的教育环境又让每个家庭根本停不下来,给孩子加码,学这个学那个。

这些本来就不是孩子的问题,是大人和社会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看云南孩子,人们愿意赋予他们一切美好的形容词——眼神清澈,理想具体。他仰望星空,看花鸟鱼虫,走林荫道,趟过溪水,他们有精力、有时间、有兴趣,为某一天老师脱口而出的一句“要成为教师或刑警”而激动不已,牢记心间。

我们盛赞的似乎是另一个孩子,实际上其实是我们自己求而不得的另一面。

他们这样当然是好的,这或许应该是教育本来应该有的样子。

只是不适合大城市而已。

山里有山里的样子,城市有城市的样子。很难说哪个是好的,哪个是坏的,只能说哪个是更适合哪里的。

人是隶属于环境的,没有人会让环境为他改变。

人无法敌对你最初的出身和环境,只能通过提升自己,试图让自己无限接近自己想要的那种身世和环境。

所以各位,无论这里面是北上广深或任何城市的孩子,他们都没有错,如果觉得他们出现了问题,只能反思社会和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都是孩子,怎么捏,就怎么长,是不同的社会现状把它们塑造成这样的。

300多年前,哲学家心理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论”,认为人最初生来是一张白纸,全部知识和观念来自后天感觉经验而获得。

我一直认同这种观点,孩子成为什么样,大部分是因为我们大人是这样,而大人为什么是这样,也是因为社会把我们塑造成这样。

所以我挺反感这种引导大家对孩子品头论足、给孩子下定义的节目。这些拿孩子来赚流量的人,建议你们不妨多读点心理学,想想下次找谁对话,才能做出真正有意义的东西。

十三姐

魔都高影响力KOL

公众号「格十三」「十三姐夫」「十三姐的下午茶」

著有《了不起的中年妇女》《了不起的中国妈妈》《带夫修行》

微博@格十三

视频号「格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