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 | 亮亮‍‍‍‍

编辑 | 文定

近日,淘宝官宣的一份成绩引发热议——“仅退款”优化策略上线两个月后,淘宝日均拦截不合理“仅退款”超40万笔,不合理“仅退款”现象在淘宝平台已几乎全部得到整治。

对于优化新规带来的改变,有人称,自家店铺被“仅退款”的情况没什么变化;也有商家正努力的提高体验分;更有商家明显地感觉到薅羊毛的订单少了许多。

那么,淘宝优化“仅退款”后,较此前有何改变?平台如何判定“不合理的”仅退款?本文将一一揭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淘宝拦截不合理仅退款

2023年12月,淘宝实行了“仅退款”售后新规。

今年年8月9日,淘宝又正式面向全体商家上线了“仅退款”优化策略,改变了对全体商家“一刀切”。

在“仅退款”优化策略中,对店铺综合体验分≥4.8分的商家,淘宝平台不再主动介入支持消费者在已收到货后的仅退款,而是调整为由商家先跟消费者协商。

对于其他分段体验分的商家,平台也给予了不同的自主处置权。同时,淘宝还升级了已收到货仅退款的异常行为识别模型,拒绝有异常行为的消费者提交的仅退款诉求等。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商家深受“仅退款”规则困扰。

“仅退款”政策本意在于,快速响应消费者需求,保障消费者权益,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商家因此遭受了不公平待遇,部分“羊毛党”利用规则漏洞,频繁发起无理由退款请求,给正常经营的商家带来损失

有不少商家告诉派代,此前经历过的仅退款事件非常糟心。比如,“买家穿了两个月的内裤,现在以质量问题申请仅退款。”“自己拿笔反面划一道的,找个类似的衣服拍个破洞的,最终目的都是要退点钱”……

还有商家讲述自己的奇葩经历:“买家收到货,说裤子长,我让对方退货退款,对方说山区退货不方便,跟我要10元红包去裁缝店改短,我同意想让买家给个好评,买家直接狮子大开口仅退款20元,平台还直接成功通过了。买家自己的问题,凭什么要卖家为你买单?”

意识到上述问题后,为了弥补仅退款规则漏洞,淘宝通过持续升级“仅退款”异常行为识别模型,新增对异常高频退货、寄回调包、退货后物流异常等情况的识别,有效打击羊毛党、黄牛党。

平台方面称,当前淘宝对异常仅退款订单日均拦截规模达40万单,不合理“仅退款”数量锐减,商家申诉7天完结率超过9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仅退款何去何从?商家怎么说

对这份仅退款成绩单,消费者和商家讨论纷纷。

有消费者感叹:“我感觉关注点在于‘日均40万笔’。现在人们的素质都成什么样了?一天40万笔,那原先不拦截呢?每天要伤害多少商家?”

另有商家补充道,“而且这还只是4.8分以上体验分的,淘宝认为不合理的仅退款订单数量,也就是说是冰山一角。”

派代了解到,“仅退款”通常有三种情形:第一种是商家未发货,买家申请仅退款;第二种是货在途中,买家申请仅退款;第三种是消费者已经收到货,向商家和平台发起仅退款。

对于第一种情况,商家未受到实质性的成本损失,大多没什么争议。平台8月公布的仅退款优化策略,主要针对第三种情况,目前已有所转变,日均拦截不合理仅退款订单超40万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显示,目前体验分在4.8分以上的商家数量,占平台商家数量为36%左右,还有更多商家困在仅退款规则里。对于体验分未达标的部分店铺订单,有商家反馈,“买家收到货申请不退货、仅退款,平台照样通过。”

“这个体验分,对于我们这种小卖家太难了,一个月卖不了几单,所以分母很小,要是一单质量问题退款,那4.8分分分钟就跌下来了!低于4.8分就自动仅退款了,店越小利润越少,反而成了仅退款的重灾区。”另有新淘宝卖家补充道。

而针对货在途中的仅退款,数量仍然不少,也被很多商家诟病。对此,淘宝表示,已为商家提供货在途中拦截补贴,金额超过6000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派代对比各大平台发现,除了淘宝,拼多多、京东、抖音电商等电商平台也有“仅退款”售后规定。目前来看,淘宝对商家还算比较友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比其他平台,淘宝还算好的,起码还在改进中。”有商家感叹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些被吐槽的平台规则

像仅退款这样,政策初心是改善购物体验、帮助商家更好经营,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逐渐“变味”的电商平台政策还有很多,比如运费险、全网比价等。

不过好在,上述这些政策目前都经有了改良、优化方案,商家的声音建议也逐渐被平台采纳。

仅退款外,运费险也被商家频繁吐槽。对消费者来说,运费险普及是一件利好的事,让大家购物无后顾之忧,大胆下单。但对商家来说,平台对商家越来越普遍、甚至强制性要求提供运费险,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服饰品牌茵曼创始人方建华曾公开指出运费险的“三宗罪”:第一,强制运费险推高退货率,产生大量无效订单,商家有苦难言;第二,强制运费险助长社会不良风气,诱使用户钻漏洞、薅羊毛不当牟利;第三,强制运费险扭曲了消费关系,造成大量包装物料浪费、打乱生产计划、产生无效益成本支出,激发消费矛盾,破坏用户长期体验。

今年9月,淘宝方面正式推出一款名为“退货宝”的服务,可以理解为升级版的运费险,面向所有淘宝天猫的商家开放。平台方面指出,“退货宝”有望为商家至少降低10%的退货成本,甚至部分商家最高将有望获得30%的成本直降。

此外,还有全网比价。去年以来,淘宝推出五星价格力模型,京东要求重回低价策略,抖音后台上线比价系统,拼多多则上线了自动跟价功能,全网电商平台加入了这场“价格战”风波中。

当时有商家反馈,各大电商平台里,正价销售的商品链接流量断崖式下跌;部分价格力不够的商品在付费推广时,甚至都“投流投不出去”;甚至还出现过,平台直接改价、增加评论,只为比竞对平台更便宜的情况。

但是到今年以来,各大电商平台均已开始松绑“价格要求“。比如,淘宝改变流量分配逻辑,从以“五星价格力”为主改回按GMV、店铺体验分分配流量,弱化低价战略。另有消息称,抖音电商也在弱化价格对流量分配的权重,降低高价对自然流量推荐的影响程度,这意味着平台控价进一步松绑。

在电商领域,平台推出的规则往往会在实行一段时间后进行调整。这并非随意之举,而是平台在不断考量新的背景和需求以及行业竞争态势的转变。当平台察觉到其中的不合理之处,纠偏行动便开始了。

这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平台会重新审视规则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结合新的情况进行调整,以更好地服务商家和消费者,确保平台生态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对商家来说,也需要在不同阶段适应平台规则,在提供优质购物服务的同时,保障自身经营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