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垆卖酒”出自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与(卓文君)倶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相如身自著犊鼻,与保佣杂作,涤器于市中”。

司马相如字长卿,西汉著名辞赋家。他年轻时喜欢读书练剑,曾担任过汉景帝的武骑常侍,后来因病辞职,去梁地做了梁孝王的宾客,也就是在此时,他为梁王写下了那篇著名的《子虚赋》。

但是,时间不长,梁孝王去世,司马相如只能返回老家成都。临邛县令王吉是他的老朋友,就说:“长卿,你长期离乡在外,求官任职也不太顺心,来我这里看看吧。”司马相如就去了临邛,住在城内的一座亭子里。王吉每天恭恭敬敬地去拜访他,一开始,他还以礼相见,后来,干脆称病不见。但是,王吉却对他更加恭敬。

一日,临邛县的首富卓王孙为了巴结县令王吉,便邀请司马相如来府上赴宴。司马相如姿态潇洒,谈吐高雅,满座的客人皆被他的风采所折服。酒兴正浓时,王吉走上前来,把一张琴放到他的面前说:“我听说长卿琴技高超,希望能为大家弹奏一曲,以助酒兴。”司马相如辞谢一番,就弹了一曲《凤求凰》。

卓王孙有个女儿叫卓文君,相貌美丽,精通音律,而且文采出众。她十六岁时嫁人,没过几年丈夫就去世了,守寡后住在娘家。卓文君早就听过司马相如的名声,酒宴之时,就在屏风后面偷看他。司马相如假装不知道,却在抚琴时趁机弹了一曲《凤求凰》,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而卓文君也被司马相如的才华所吸引。当晚,卓文君在深夜逃出家门,和司马相如私奔到了成都。

二人回到司马相如的家中,但其家境贫寒,生活难以为继。一段时间后,在卓文君的建议下,二人返回临邛县,司马相如把自己的车马卖掉,开了一个小酒馆。卓文君亲自酿酒,站在垆前卖酒,司马相如与雇工们一起洗涤酒器。

这就是“当垆卖酒”的典故,后来,人们常以此成语比喻美女卖酒,或表现饮酒和爱情。李商隐和陆游都曾在他们的诗中赞颂此事,李商隐说:“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陆游说:“此酒定从何处得,判知不是文君垆。”

故事的结局是,卓王孙听闻女儿和女婿回到了临邛,心情本就很复杂,又听闻他们竟然开了一家酒馆,还亲自伺候那些来打酒的人,觉得实在丢人,他每天把自己关在家中,朋友邀请也不出门。

卓王孙的一位兄弟对他说:“你只有三个孩子,又不缺钱财,卓文君私奔虽然有辱家风,但她毕竟也找到了下辈子的依靠。你怎能让他们如此难堪呢?”

卓王孙无可奈何,就分给卓文君家奴一百人,钱一百万,以及她出嫁时的衣服被褥和各种财物。就这样,卓文君和司马相如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后来,司马相如写的《子虚赋》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又因为《上林赋》被封为郎官,成了皇帝手下炙手可热的人物。

据说时间一长,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感情发生了变化。曾经患难与共,情深意笃的妻子已被他厌弃,他打算纳一个茂陵女子为妾,就给妻子写了一封只有十三个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卓文君看了,一下就明白了丈夫的意思。一行数字中唯独少了一个“亿”,聪慧如她,岂不知这是夫君在暗示自己,无忆,他们之间已没有过去的回忆了。她心如刀绞,泪流满面,最后写好一封家书寄给丈夫。

司马相如打开书信,看到的是一首《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司马相如在看到信后,不禁惊叹于妻子的才华,又见字里行间丝毫没有弃妇的哀怨,反而透露出一种决绝之情。昔日的患难与共,一幕幕涌现心头,司马相如悔恨不已,再不敢动纳妾的念头。最终,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白头偕老,安居林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