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石阡县从绿化扩面向提质增效转变,森林覆盖率已达69.74%,实现了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和森林覆盖率三大指标的同步增长,切实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底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阡:有风景的地方就有“绿色银行”。

小山村悄然吃上“生态红利”

对于佛顶山脚下尧上这个仡佬族小村庄来说,养在深闺,虽贵为天然氧吧,却又困顿于这一方好山好水。一切的悄然变化,始于2014年12月。当年,佛顶山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也是全省唯一一个由县级政府管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从坪山乡集镇所在地乘着秋风出发,风动山林,秋意正盛,远远望见佛顶山耸立云端,一路可见山、水、草、木、林……“小马拉大车”的管理模式,也没有阻挡住当地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盼。护林员、护路员、林长制、河长制……成了佛管局的重要“抓手”。“发挥党的优良作风,把群众武装起来,把群众发动起来,让群众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县佛管局办公室工作人员冉崇明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阡:有风景的地方就有“绿色银行”。

保护区范围内常年居住着65个村民组1518户6003人,即使只是生产生活,也涉及保护区526户2151人。管护压力大,但老百姓的参与,甚至主动参与到森林防火、宣传宣讲、产业转型等工作当中,又给了佛管局的工作人员们以不尽的“底气”。

车行向前,只见一人单骑摩托,车尾绑着打火棒、喇叭、镰刀等工具,那是当地的生态护林员,他们时常走在林莽间、山壑中,是群众参与最生动的写照。

忽又听见各种鸟类在林中欢鸣,声音不尽相同。茂密的林木、多彩的霞光、倾泻的瀑布、各色珍稀动物越来越清晰的脚印……冉崇明告诉笔者,十年来,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从29种增加至4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从11种增加至54种。

再往前,秋日的暖阳将连绵横亘的群山涂成金黄色,笔者驾着车蜿蜒着向密林深处驶去……即使已是深秋,尧上仡佬族文化村里,游人三五成群,村口三五家店铺,叫卖着特色小吃黄水粑、油粑粑、炸黄鱼等。村口的老太太告诉笔者:“以往也就逢年过节做一些粑粑豆腐,现在基本上每天都做。”乘着互联网的东风,当地网红“黔乡姊妹”把这一方山水的静谧展现在了网络上,佛顶山的山货,村庄的农特产品,也随着互联网的“快线”,销往全国各地。

经过十年的努力,山乡悄然在变,生态的优势已经转化为发展的红利。来的人多了,保护区承接生态研学活动近100场,累计达4万余人次在大自然中“上课”,吸引了省内外的专家、学者、游客慕名前来体验。此外,针对前来游玩的游客,保护区管理局积极协助、指导保护区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原生态养蜂、黄水粑、神仙豆腐等特色产业,丰富农业经济业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每年户均增加近万元收入。

荒山种上“金叶子”

“十多年前,我身后不少地方还是一片荒山,偶尔有农户上山刀耕火种,不小心还烧出一大片,现在好了,漫山遍野的茶园,一年到头鼓了老百姓的腰包。”站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下面,龙塘镇大山村原党支部书记刘德礼介绍道。看着周边的村民都端上了“茶饭碗”,耄耋老人还能有不错的收入,刘德礼仿佛又回到了昨天的记忆中。

位于龙塘镇的大山村和该县五德镇三道拐村大山组还有一段往事。两地都是刘姓人家,几百年前,两家先祖一同从外省迁来石阡,在不同的地方置地建房,繁衍生息,见此地山型很大,便相约所在村庄都改名叫大山,以便后面好联系,也就形成了今天的两个名为“大山”的村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阡:有风景的地方就有“绿色银行”。

叫大山的地方,名副其实,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优越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了闻名遐迩的石阡苔茶。在五德镇新华村,云端上的集市中,家家种茶,户户采茶,人人喝茶,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石阡苔茶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赢得了市场的青睐。两个叫“大山”的地方,都将石阡苔茶这一承载着千年历史的绿色珍宝,奉为地方支柱产业来发展,在分别几百年后,又一次同频共振。

春茶采摘高峰期,部分农户还将自家来不及采摘的茶园打包租赁出去,还能再收一笔租金。荒山变成了绿茶园,富了群众,乐了百姓,在高原迷雾中,这一抹抹绿,正持续发挥出生态效益,成了老百姓实实在在的“绿色银行”。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正在石阡大地徐徐展开。除去整齐划一的茶树,在聚凤乡的深山里,笔者还看到了强村富民的“金果果”。

到了油茶果快要采摘的季节,从山脚直上,路边不少果农背着背篓准备上山采摘。笔者看到路边的油茶果树,油茶果果皮光亮,茸毛褪去,变成其品种固有的色泽,摘下一颗,果仁饱满,油亮发黑,质硬而显油光,果壳变薄,微微裂开。从山顶观景台向下,一眼望去,层林尽染,满山秋红。采摘油茶果的老百姓,脸上都挂着笑容,这一筐筐的油茶果,背下山就有人在路边收,拿回家的,就是轻飘飘的“钞票”。

林下也是“经济高地”

按照“林中取景,林下种菌,家中迎客,农旅融合”的发展思路,该县持续深化改革,大山里司空见惯的东西,也让山外的游客如获至宝,腾出来的老房子修旧如旧,被打造成农耕民俗文化体验馆,茶园不仅能卖茶,一整套采制工艺还能开发体验游……林下土地,也成为了“经济高地”。

山水的变迁,造就了不少优质农产品产地。村民们发现,多年的封山育林,林下土地表层腐生质多,加之合适的气温和空气湿度,山里的野生菌很多,那要是种上其他菌种呢?林下种植,就这样“飞入寻常百姓家”。在该县枫香乡鸳鸯湖村,林多地少,怎么办?向山林要土地。鸳鸯湖水滋养的人,总有股不服输的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阡:有风景的地方就有“绿色银行”。

傍晚的秋风拂过鸳鸯湖畔,湖面泛起点点星光。不远处的林下种植基地,种植药材的正在采收,种植菌类的正在平整土地,群众正借着天凉好干活。据该县枫香乡鸳鸯湖村党支部书记滕建康介绍,目前,村内发展林下食用菌200亩、中药材300亩,建设菌棒加工厂和智能菇房2个,解决近5000人次务工,发放务工工资45万余元,集体经济分红16.1万元,利益联结198户730人,带动村内务工群众人均增收4000余元。

该基地采取“合作社+技术人才+农户+基地”经营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羊肚菌、白芨、鱼腥草等产业,所获利益也作为林下产业发展的滚动资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脱贫人口不断增收;同时也解决了村级产业发展、公共设施建设和群众的生活问题。

该县枫香乡鸳鸯湖村驻村第一书记曾诚说:“我们将抓住林下‘菌药’市场前景,持续在发展特色产业上发力,探索精细加工产品,进一步打造品牌、拓宽市场,不断探索走出一条小而精的林下经济发展道路。”

羊肚菌成熟的时候,村里的几家农家乐也正是忙碌的时候,村民养的土鸡、土鸭,也往往在那段时间“性命不保”,但村民将农特产品就地变现,一个个脸上,都挂着笑容。这些年,有赖于鸳鸯湖的生态优势,村里的林下基地逐渐热火起来,寂静的山村也逐渐变得热闹起来。(图/文 陈良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