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史之乱

公元755年12月16日,安史之乱爆发,当叛军的兵锋直抵长安时,唐玄宗仓皇出逃,最后逃到成都。

太子李亨一开始一路同行,在经过马嵬兵变之后,向北而行,后抵达朔方军大本营灵武。经过一番布置与筹划,在灵武城的南门城楼,举行了简单的登基仪式,是为唐肃宗。

登基后,改年号为至德,并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当天就派使者前往四川,向太上皇报告这一消息。

公元757年,在经过近两年的颠沛流离之后,唐玄宗从成都返回长安,居于兴庆宫内,从此不再过问政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子李亨

此时陪伴唐玄宗的人员,有内侍监高力士、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女儿玉真公主、宫女如仙媛、内侍王承恩,还有那些能歌善舞的梨园弟子。这里虽然不是什么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但也不失为一座与世无争的人间净土。

李隆基特别喜欢住在兴庆宫,因为这是他的龙兴之地,是由他当年的藩王府邸扩建而成。这里见证了一代雄主一生经历的辉煌与沧桑。

除了这些历史的记忆之外,还包括它那独特的地理位置。兴庆宫地处皇城之外,坐落于长安外郭城的市井坊间,最南面的长庆楼更可以直接俯瞰熙熙攘攘的街市人群。这样的地理位置让李隆基能够近距离地感受生鲜活泼的市井气息,让他和长安的士绅百姓有了最直接简便的互动和交流,从而使他获得了一种真真切切的存在感。

唐玄宗时常登楼观看街景,在此经过的百姓看见后,总是下拜,并高呼万岁,唐玄宗就在楼下设置酒宴赏赐他们。将军郭英、剑南道来京师奏事的官吏,都受到唐玄宗的设宴招待。

但是,这种逍遥的日子没过多久,这一切都改变了。起因却是因为手下的奴才之间的叫板。俗话说神仙打架,凡人遭殃;这里却上演了一出奴才争斗,主子受罪的活报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玄宗

李辅国是唐朝第一个当上宰相的宦官,本名静忠,曾赐名护国,后改辅国,他在四十岁之前无所作为。

安史之乱期间,李辅国劝说太子李亨继承帝位。因有定策之功,被加封为元帅府行军司马,开始掌握兵权。

李辅国从此权倾朝野,宰相及朝中大臣想见皇帝都须经过李辅国的安排,皇帝的诏书也需要李辅国的署名才能施行,群臣不敢提出不同意见。宗室贵人对李辅国也以“五郎”尊之,当时的宰相李揆更称李辅国为“五父”。

但就是这么一个炙手可热的人物,在高力士、陈玄礼眼中却狗屁不是。因为李辅国出身微贱,早年是高力士手下养马的飞龙小儿,加上他长相很失败,所以一直混得也很失败,直到近五十岁了才进入东宫侍奉太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揆

虽然李辅国现在已经是鸟枪换炮、今非昔比了,可在高力士眼里,他终究只是个暴发户,是个得志便猖狂的小人。今天就算你李辅国现在真的很牛逼,可你的主子是李亨,我的主子是太上皇,我跟你井水不犯河水,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我干吗要巴结你啊?

看到高力士平日那睥睨自己的眼神,李辅国是一百个不舒服。心说,落巢的凤凰不如鸡,如今你和你的主子都成这样了,还在我面前装什么大瓣蒜,得给这不知好歹的老东西一点颜色看看。于是就开始想坏招,想来想去,只有先给他们主子一点颜色,这些小猢狲就好摆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辅国

拿定主意,于是对唐肃宗谗言道:“上皇居住在兴庆宫中,每天都与外面的人交结,特别是陈玄礼与高力士,在谋划做不利于陛下的事。现在禁军的六军将士都是在灵武拥立陛下即位的元勋功臣,他们也都议论纷纷,心中不安,我虽然多方给他们解释,但他们不听,所以不敢不向陛下报告。”

唐肃宗听后,痛哭流涕地说:“父皇是多么仁慈的君主啊,怎么会干那些事呢!”

李辅国进一步说:“上皇固然不会做那种事,但在他周围的那些小人就难说了!陛下是天下的君主,应该为国家的前途着想,消除内乱于萌芽之时,怎么能够遵从凡夫之孝而误了国家的大事呢!再说兴庆宫与坊市居民相混杂,宫墙低矮,不是上皇所应该居住的地方。皇宫内戒备森严,如果把上皇迎进来居住,与兴庆宫没有什么不同,而且还能够杜绝那些小人蛊惑上皇。这样,对于上皇来说可以享受终身之安,对于陛下来说可以一日三次去请安问好,有什么不好呢!”

但这次的谗言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唐肃宗没有答应他的请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肃宗

其实李辅国一提到太上皇经常与外人来往,唐肃宗的心里就已经产生了莫大的疑惧。太上皇是搞政变起家的,目前来往的官员中,既有京城的羽林将军,又有剑南道的官员,甚至连长安的普通百姓也经常受到太上皇的款待。这难道不意味着太上皇正在积极组织力量,同时大力收买人心,为复辟做准备吗?

所以,当李辅国提议将太上皇迁入西内时,李亨心里其实是非常赞同的,但他不能明说,只好保持沉默。

皇帝不答应,不代表心里不愿意,只是有些话无法说出口罢了。善于猜测圣意的李辅国,一看这招行不通,又开始琢磨起别的鬼点子来。

兴庆宫原先有马三百匹,李辅国就假称有诏书命令取走了这些马,仅留下十匹。

唐玄宗虽然人老了,但政治斗争的经验却日益丰富,具有深厚的洞察力。看到李辅国竟然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知道自己的好日子快到头了,于是感叹的对对高力士说:“我的儿子听信了李辅国的谗言,不能够对我始终尽孝了。”(“上皇谓高力士曰:‘吾儿为辅国所惑,不得终孝矣。’”《资治通鉴》二百二十一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御林军

事情又过去了好几天,看到自己矫诏牵走太上皇的御马,皇上那里一点反应都没有,李辅国心里有底了。

恰巧唐肃宗身体有病, 李辅国伪称肃宗有话,迎接玄宗到太极宫游玩,等一行人到了睿武门,李辅国就率禁军骑兵五百,持刀拦住道路,然后上奏说:“皇上说兴庆宫低卑狭小,让我们来迎接上皇迁居到皇宫内。”

唐玄宗听后十分惊恐,差一点坠下马背。

这时高力士斥责道:“李辅国怎么能如此无礼呢!”并责令他下马。

李辅国不得已,只好下马。

高力士紧接着宣读太上皇的口谕:“诸位将士不要无礼!”

于是这些将士都收起刀枪,拜了两拜,高呼万岁。高力士又令李辅国让他与自己一起拉着玄宗的马缰绳,护卫到了太极宫,居住在甘露殿。一切安排妥当,李辅国这才领着将士退走。

但宫中留下的侍卫兵只有老弱病残数十人,陈玄礼、高力士以及过去的宫人都被安排他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囚禁

诸事办完,李辅国又假惺惺的身着白衣领着禁军去向唐肃宗请罪。既然木已成舟,再责怪也没有了意义,于是唐肃宗宽慰诸将道:“上皇居住在兴庆宫或太极宫,又有什么区别呢!你们恐怕那些小人蛊惑人心,防微杜渐,是为了安定国家,又有什么可害怕的呢!”

时任刑部尚书的颜真卿看不惯李辅国的所作所为,遂联合百官,上表向太上皇问安。遭到李辅国的忌恨,于是就上奏把颜真卿贬为蓬州长史。

把主子和奴才们断开后,李辅国更可以大胆的实施自己的计划了。随后以皇上的名义将高力士流放到巫州,王承恩流放到播州,魏悦流放到溱州,陈玄礼被勒令退官。又把如仙媛安置到归州,玉真公主出宫居住在玉真观内。

把过去侍奉唐玄宗的老人全部遣散后,另挑选了一百余人前来侍奉。唐玄宗看到身边一个旧人都没有了,顿时觉得茕茕独处,形影相吊。从此开始心情越来越不好,一开始是不吃肉,后来又修炼辟谷方术,干脆什么东西都不吃了,逐渐患了疾病。

一开始唐肃宗还去问候请安,不久自己也患病,只派人去问安。唐玄宗更加忧郁寡欢,终于在公元762年5月3日,走完了生命历程,终年78岁。

唐玄宗死后葬于唐泰陵,同年久病已久的唐肃宗亦驾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力士

结语:唐玄宗晚年遭受此羞辱,晚景凄凉,看似因为李辅国的嫉妒心所致,但是仔细分析原因,其实唐肃宗也有很大的责任,甚至可以说是他们君臣之间上演了一出“双簧戏”,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

本来唐肃宗李亨的皇位来路就不太正,等官军收复长安,迎接太上皇回京后,唐玄宗虽然已经是古稀老人,自己已没有再当皇帝的想法。但有句俗话,在权力面前,一切皆有可能。听说唐玄宗和外面来往频繁,这不能不引起唐肃宗的高度警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泰陵

但唐肃宗还不能表露出来,否则引起朝臣们的非议,自己真是要吃不了兜着走了。于是他这边表现出一种恋恋不舍,一种无奈;李辅国则以自己的强硬手段大刀阔斧地开始了行动。

李辅国的做法可为一举两得,既替当今圣上解除了后顾之忧,又完成自己的心愿——将高力士等人打趴在了地上,好好地出了一口恶气。

遇到这种奴才掐架,主子遭罪的事情,唐玄宗也真是无语了。其实想来也不冤枉,过去不是有一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古语吗?谁让你一直戴着太上皇的头衔呢?

参考资料:

《旧唐书》后晋·刘昫等

《新唐书》宋·欧阳修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严正声明:原创作品,禁止非法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