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乾隆皇帝

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近600位皇帝。这些大大小小的皇帝,良莠不齐,鱼目混杂。

如果说到待老百姓好的皇帝,也能列出一长串来,比如李世民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了解到百姓的重要性;刘秀非常的体恤百姓,在位期间,减少了赋收,让百姓好好修养、并严厉地打击了贪污恶霸;朱元璋对手下官员很残忍,特别是对待贪官,动不动就剥皮萱草,但对百姓却很不错,他登基后实行了很多有利于农民发展的政策——筑堤防洪、减免赋收、注重教育等等;隋文帝则是以一项制度的改革而名垂青史,那就是他开创的科举制度,这一制度,真正改变了底层人民的命运,普通百姓的孩子可以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

但是我们今天说的这位皇帝一闪亮登场,必定秒杀前面几位,他就是清朝的乾隆皇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清帝国

在其后漫长的60多年的统治生涯中,他多次减免农民的农业税。他在乾隆十一年、三十五年、四十二年、五十五年、嘉庆元年,先后五次,普免全国钱粮。共少收农民白银1.4亿万两,粮食1200万石。这白花花的银子和沉甸甸的粮食,原本都是他爱新觉罗家的法定收入,本来是可以归他任意支配的。如此手笔,不可谓不大器。

据《清代国家与社会》一书提供的数字。乾隆一朝所减免的农业税总数为2.0275亿两白银,是中国历朝之冠。按可比价格计算,约合今天币值405亿人民币。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我们用更直观的比例数做一个比较。乾隆减免的农业税,占当时财政总收入的百分之7.57%,占乾隆朝所应收的农业税总额的11.4%。

我国于2005年宣布免除全部农业税,其占全国税收收入的比例为百分之1.7%。

乾隆刚执政不久,就从制度上保障农民的利益,在《大清律例》里新加了一条:各省官员不得重新丈量百姓土地,也不得强令农民向官府汇报自己开垦的荒地。这就明白地说,以后开的田地都免税。乾隆一朝,全国耕地超过了10亿亩,但朝廷始终只按7亿亩收税。这就是“但令小民于正供之外,留一分盈余,即多一分蓄积,所谓藏富于民”民本思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迁徙

《清实录》记载,十七世纪是我国自然灾害的频发期,学术界称之为“明清宇宙期” ,除了气温低,旱灾最为严重。清朝乾隆年间的山东、河南人多地少,加上十年九灾,人民的吃饭成了大问题。到处“饿盈路,死亡枕籍”,农民纷纷外出逃荒、要饭。

公元1785年,乾隆皇帝对军机大臣说:

“河南近年屡经大旱,庄稼缺水,颗粒无收,灾民遍地,饿殍遍野,这是朕的罪过,也是你们军机大臣的罪过。我听说福建那边盛产一种名叫番薯的东西,这种东西既能充饥,又能耐旱,不知道能不能在河南推广一下。如果推广成功,或许能成为河南老百姓的救命粮,缓解那里的灾情。我已经下旨给福建巡抚,让他培植一批番薯秧苗,派人从水路紧急运到河南,交给河南巡抚下发民间……”(《乾隆实录》卷1232)

乾隆所说的番薯,是一种什么作物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圣旨

甘薯原来写作甘藷。原产美洲中部墨西哥、哥伦比亚一带,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才传播到其他各国。所以最初传入中国时称为番薯,又有红薯、红苕、山芋、地瓜等名称。

甘薯的传入我国,有多种说法。一种是广东东莞县人陈益。《陈氏族谱》记载,陈益于公元1580年去安南,1582年夏设法带着薯种回东莞,在家乡试种成功。以后很快向各地传播。

还有一种也有记载。明万历初年,福建长乐县人陈振龙到吕宋(今菲律宾)经商,看到甘薯,想把它传入祖国以代粮食,于公元1593年五月用重价买得几尺薯藤回国(吕宋不准薯种出国)。

振龙的儿子陈经纶向福建巡抚金学曾推荐甘薯的许多好处,并在自家屋后隙地中试栽成功。金学曾于是叫各县如法栽种推广。第二年遇到荒年,栽培甘薯的地方,减轻了灾荒的威胁。后来经纶的孙子以桂把它传入浙江鄞(yín)县。

还有一些零星的传说。这说明番薯的引进应该是多渠道的。但是不管怎么说,在南方几省已经试种成功。

由于皇帝亲自过问,政府极为重视,所以番薯在京畿地区和河南、山东等地进行大规模地推广,此项工作非常顺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番薯

甘薯产量高,增产潜力大,在较好的栽培条件下,能够大面积获得折粮(5:1)亩产 500 公斤以上的高产。由于甘薯适应性强,抗旱、耐 瘠、抗风、抗雹,可以在水稻、小麦不能种植的山地耕种,从而把原来大片不可耕种的土地变成可耕种的土地,使得中国的可耕地面积扩大了四倍多。

耕地面积的扩大,促进粮食产量的增加。客观上为人口的增长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中国历代粮食产量数据:

中国历代口粮总量发展,呈现总的上升趋势。其中,秦汉为417亿斤,唐代为626亿斤,宋代为835亿斤,明代为1392亿斤。到清乾隆晚期,一跃达到2088亿斤,是历史最高水平。《论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吴宾;党晓虹 (《中国农史》2008年 第1期)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据学术界的有关研究,人口较多时约在6000万人以内,只有明朝永乐年间在册的人口达到6700万口,有的研究者据此认为明代实际人口已超过1亿。经明末大规模战乱,人口锐减,清入关时全国人口总数最多不超过1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乾隆通宝

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后,国家呈现出天下太平景象,人口缓慢增长,公元1741年,全国在册人口总数有史以来第一次突破1亿大关,公元1762年、1790年的统计,人口相继突破2亿和3亿,国内人口进入一个爆炸式增长时期。(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251-252页)。

在辞典工具书中的数据是公元1741年,在籍人口总数第一次达到143 411 559人。公元1794,全国人口总数为313 218 795人。( 《人口科学辞典》吴忠观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7)

两个专著的统计数据基本吻合,所以这个数据应该具有权威性。

正是农业的成绩,使乾隆朝的人口发生爆炸,支撑各项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达到中国历史的峰值。人口数量的增长为“康乾盛世”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再看看我们建国以后的人口数量,刚解放时,是四万万同胞,也就是4亿人口;60十年代,“六亿神州尽舜尧”,人口6亿;70年代,七亿人民七亿兵,人口7亿......到今天,近14亿人口。70年的 时间段,人口翻了三倍多。

乾隆执政60年,人口增长两倍多,在过去那个年代来说,不能不算是一个奇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坊

结论:古代人口数量的减少,除了生产力低下,老百姓生活在温饱线以下外,还有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比如洪灾、旱灾、蝗灾等等。

但是,国家的动荡和战争,是人口减少的最重要因素。我们看看历史上几次较大的人口减少统计:

1.东汉末年公元157年时,全国人口约5600万,经过黄巾起义到三国鼎立时,全国人口为魏国443万(公元263年),蜀国94万(公元263年),吴国200万(公元280年),共计约730万,人口损失率达到87%。

2.隋朝末年,各地起义军反叛中央政权,整个隋朝内乱不断,伤亡无数。公元611年是隋末时期,全国人口约4600万,到唐太宗贞观10年公元639年时,全国人口约1235万,人口损失率7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乱

3.明朝末年,各地起义军泛滥, 再加上满清入关 。明朝末年1620年时,全国人口约5200万,在清朝初年1652年时,全国人口仅有1450万,人口损失率达到72%。

4.公元前755年,为了争夺唐朝统治权,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叛乱。安史之乱是从公元755年至763年,人口记载在公元755年时唐朝全国人口近5300万,在764年时全国人口仅1690万,人口损失率达68%。

5.元始五年(公元5年),西汉汉平帝病逝厚,王莽摄政,随后改年号,立新朝,改新政,激起各地农民起义。西汉末期公元2年时,全国人口约6000万,经过长时间的混乱后,到光武帝时期公元57年,全国人口仅有2100万,人口损失率6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全老人

结语:在乾隆朝,除了对外的几场战争外,在国内老百姓过得是和平的生活。再加上许多惠农政策,人口呈爆炸性增长,这是谁都否认不了的历史功绩。所以说,历史上的“康乾盛世”不是传闻,是真实发生过的历史。

当然,由于 乾隆时期清朝延续明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在西方工业革命进行的时候,使帝国的科技水平越来越落后于西方后,最终在乾隆死后半个世纪以后,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了清朝封闭的大门,中国的老百姓再次沦落到悲惨的境地,这才是我们今天要反思的重点。

参考资料:

《乾隆实录》

《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梁方仲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年版

《人口科学辞典》吴忠观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7

《清代的国家与社会研究》常建华 人民出版社 2006年

《论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吴宾;党晓虹 (《中国农史》2008年 第1期)

严正声明:原创作品,禁止非法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