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清末开始,日本就已窥视中华大地,随着两国国力差距的加大,日军加快对中国侵略的步伐,但中国人民是无法战胜的,抗战爆发后,“抗日杀敌,保家卫国”是每一个热血男儿的誓言,随着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成立,活跃在祖国大地的各军阀势力摒弃前嫌,同仇敌忾,奔赴抗日前线,向日本侵略者发起勇猛的冲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根据两党协定,位于陕北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下辖12个主力团,虽刚刚建制时仅有4万人左右,但这都是经历战火考验的精锐,不过即使是百胜之师,也有最锋利的剑刃,其中最厉害的一个团,团长和副团长都是上将,手下两个营长也都是中将,这个团就是685团。

2个上将还是3个上将

685团是由红一军团的红二师改编而成,长征时期,红二师可是全军的前卫师,强渡乌江、飞夺泸定桥、攻占腊子口天险,这些红二师在长征中的经典战役,一路披荆斩棘,为红军主力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战爆发后,红二师改编为八路军685团,首任团长是黄永胜,不过很多人对于黄永胜担任685团团长没什么印象,因为他任职期间很短,不到一个月就调走了,担任独立团团长,在8月底由杨得志接任团长,抗战时期,杨得志还担任过344旅代旅长,到了建国前夕已是第19兵团病团长,抗美援朝时期,他率领志愿军第19兵团赴朝作战,参与指挥了上甘岭战役,1955年授上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85团还有一位上将是邓华,当时担任685团副团长,后调任八路军第四纵队政委,1938年曾领导冀东抗日武装起义,创建了10万人的抗日武装力量,为冀东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建立打下了基础,抗战胜利后,他调任东北,辽沈战役胜利后担任第44军军长,1949年5月升为第四野战军第15兵团司令员,1955年授上将,685团的正副团长,时隔12年后竟都成为开国上将。

而前面提到的685团首任团长黄永胜,在建国后担任第13兵团司令员,55年授上将,不过一般认为685团走出两位上将,杨得志和邓华。

两位中将营长

一位是曾国华,他是1931年参加的红军,长征时期担任红五团六连连长,到达陕北参加东征战役时,担任红五团突击队队长,东征凯旋而归后,他因战功升为红五团团长,抗战爆发后,红五团改编为685团二营,曾国华担任营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战胜利时,曾国华已是山东军区第3师副师长,不久率领第3师挺进东北,1949年升为四野第13兵团参谋长,1955年授中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位名气就大了,他就是梁兴初,1930年参加红军,比曾国华早一年,长征时期他领导骑兵侦察连连长,多次出色完成侦查和作战任务,后改任红二团团长,抗战爆发后担任685团3营营长,解放战争时期曾任第十纵队司令员,1949年任第38军军长,1950年作为第一批赴朝作战的六个军之一,在五次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也令38军荣获“万岁军”的称号。1955年授予中将衔。

结语

685团的“厉害”不是这支部队的名将辈出,而是它战争年代的辉煌,抗战时期685团先是改编为115是教导一旅,后改编为新四军三师第七旅,她作为新四军的机动部队,被称为“华中主力的主力”,抗战胜利后,七旅随军北上,改编为六纵第16师,1948年改称43军第127师,在四大野战军中,127师是战斗力最强的师级作战单位,所以称为四野头号主力师并不为过。

承前启后,战争年代的685团一直散发着耀眼的光芒,这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成就,在我们享受幸福安逸的生活时,不要忘记英雄先烈的付出和英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