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武术大文化体系研究之一(一)构建武术大文化体系的重要性,(二)武术文化与国学文化)
(公元2021年5月8日,辛丑年,农历三月廿七)
武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防身技击、强身健体、磨练意志、涵养志意、塑造精神、修行悟道、养生延年等传统文化特色。武术作为与中华民族共生发展的文化载体,与中华民族同历沧桑,成为华夏文明的深厚文化基因。武术蕴含着中国古典哲学、中医学、伦理学、美学、兵学、宗教等深刻的东方文化思想,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是中华民族在修齐治平、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特文化符号。武术具有文化性、政治性,社会性、体育性、民族性、群众性、民俗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等,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综合性学科的学问,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宝贵的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它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和文化财富。随着全球化进程与发展,武术的文化属性、体育属性和功能得到了很大的显现,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从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提升对武术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展现武术文化的现代社会价值,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服务。在全面复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今天,确立中国武术“大文化观”思想,构建中国武术“大文化”体系,对于促进中国武术发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构建武术大文化体系的重要性
中华上下五千年,诞生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这些文化组成了我们民族的特色,其中武术就是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武术是中华民族一种特有的民族文化,一个民族文化品牌,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武术的属性很广泛,在其众多属性中,其技击性、文化性、教育性、民族性、体育性、艺术性等是其重要代表性的属性。武术作为优秀民族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其体育属性得到了很好的彰显,而其它属性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的甚至被严重的忽视,也没有真正将武术上升到中华民族国学文化的高度去加以弘扬、传承与发展,更没有形成完整的民族武术思想文化体系。武术的体育属性只是其基本属性之一,其体育属性内涵并不能涵盖武术文化的全部。特别是武术教育属性的缺失或弱化,使之没有发挥好在国民基础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当今社会国家和学术界仍然对武术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人们对武术思想文化认识模糊不清,多数人对武术存在一些片面性的认识,没有真正理解武术文化内涵,不明白武术到底是什么,不清楚真正的武术到底是什么样,武术发展指导思想发生错位,从而导致武术发展乱象丛生。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武术文化属性与教育属性的定位缺失,使武术丧失了应有的价值和精神。可以说武术文化身份的迷失是中国武术发展问题丛生的重要根源之一。
文化积淀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全部文明成果,形成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力量,是民族和国家生存的前提条件。一个不尊重自己文化与文明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而凡是那些破坏中华文明文化历史传统,抹黑武术与中医等优秀传统文化的,都是别有用心的。无数历史证明,如果一个民族文化主权一旦丧失,那么文化乱象就会丛生;文化乱,人心就会乱。要坚定文化自信,正本清源,弘扬华夏浩然正气,凌然正气,保护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它与中国古典哲学、政治伦理、军事思想、文化艺术、医学理论、社会习俗等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组成了一个丰富的中国武术文化整体,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武术是中国固有的身体运动体系,不同于一般的体育竞技、搏击运动文化,它不仅具有攻防技击功能,还有着强健身心、培养人格和传承中华文化与培育民族精神的功能。武术是“大文化”,也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代表性;它具有体育属性,但非“小把式”、“小技艺”,而是“国术”,这是一个重要的认识问题;习武术人必须首先认真思考和正确认识这个问题,然后在全社会逐渐改变人们对武术的片面和肤浅认识。只有思想认识问题解决了,武术发展才能解决好方向的问题。很久以来,国人捧着武术与中医这个“金饭碗”而“要饭吃”,“守着泰山而不识泰山”,没有将武术、中医等文化真正以国粹文化来对待,对武术文化的传承重视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武术文化的根基,影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同时,一段时间中华传统武术发展背离了其精神,背离了“武道”传承,武术领域如万里黄河,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滋生乱象,亵渎了民族的文化和精神。更有甚者,一些习武人在金钱名利和物欲的熏陶利诱下,为了利益而放弃自己的道德信仰和操守,给中国武术文化发展带来恶劣影响。“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大浪淘沙,沉者为金,浮华的“武术”必将被历史所摈弃,真正的民族传统武术一定会得到弘扬与发展。
武术文化未能发展起来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武术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一直很低,到了清末武术还不如算命、杂技等,连下九流都没有进入。民国初,武术渐入大雅之堂,此时,由于一些武术家及文人对武术文化体系的改造、提炼与升华,武术文化才得以兴起。新中国成立,国家将武术纳入民族体育项目,武术运动得到非常迅速发展,但由于缺乏经验、组织不健全等原因,不久后武术界也出现过一些混乱现象。也曾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一度使武术失去文化自尊,将之视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体育,使之沦为文化的“荒漠”。1979年,国家体委发出了《关于发掘整理武术遗产的通知》,在随后加强了对全国武术的调查研究和挖掘整理,促进了武术的大发展、大繁荣。在很长一段时间,在武术文化研究中人们往往多注重“形而下者的器”,而忽视了“形而上者的道”,没有对武术思想文化研究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还不够深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武术文化的发展。当代人们对武术文化研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然存在对武术的认识和定位发生偏差的问题,武术文化研究滞后,思想错位,观念僵化,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很多方面流于形式,缺乏开拓性,不能较好地适应时代的进步。特别是武术“模式化”发展,造成了武术文化层面的缺失和技术层面的异化,也使武术丢失了一些精神内核、主体价值和文化内涵。武术与中国先秦哲学、宗教、兵法、医学、养生、美学、伦理学、生命科学等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形成具有丰富思想文化内涵的武术文化体系。武术的文化内涵很丰富,博大精深,并非是一种“术”的范畴所能涵盖。武术并不是单纯的技击格斗术,它除了其实战技击功能外,最宝贵的是所蕴含其中的精神、思想、信仰和文化。武术的实战技术、体育竞技、健身表演等只是其外在表现形式,其重要的内在精神和价值才是武术的灵魂所在。在一定意义上说,精神和文化才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石,武术发展亦然,要让武术精神世世代代传承下去,让武术文化“血脉”永远延续,让武术在中华大地和世界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风采。文化的力量能够改变世界。它的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武术文化是历时五千多年历史形成的一个完整而庞大的体系,从哲学思想、思维方式到心理倾向,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十分丰富。它是包括武术技击在内的与武术有关的文化现象,是对武术技击观,伦理观,价值观的反映。武术与中华民族文明的产生同步,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社会文化现象,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复兴的今天,正确的认识武术文化的本质,克服一切守旧保守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局限,从国家文化层面,提升武术的文化价值,对武术文化进行深入的全面研究,真正将武术作为一种国学文化发扬光大。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和文化财富,正确的文化属性定位是国家制定武术政策、发展武术的基础。
二、武术文化与国学文化
武术源于古代狩猎和战争,是搏斗技术与经验的总结,在古代称“技击”兵技巧一类。汉代出现了“武艺”一词,并延用至明末;在清初也被称为“功夫”,民国时称“国术”。“武术”一词汇最早出现在南朝梁武帝长子萧统所编《文选》中,但不具有今有武术概念所具有的含义。文中有诗句为“国尚师立,家崇儒门,禀道毓德,讲艺立言……偃闭武术,阐扬文令。”(南朝宋·朱颜年《皇太子释奠会》)这里的武术是泛指军事,其意指停止武战,发扬文治,并非反映今之武术的概念。后人将“武术”一词作为自卫强身之术的专门用语,清末民初时得以广泛应用。新中国成立后称“武术”,也称武功。武术是中华国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漫漫发展历程中与中国其它传统文化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主要的代表之一,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和坚韧纽带;它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主体意识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的历史文化特征与时代精神。武术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力量,它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宗教等各方面都有重大影响,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武术伴随着中华民族文化发展,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精神、思维定势、行为方式、道德伦理和审美情趣等重要表现,是跨越几千年经久不衰、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传统文化。武术概念是人们认识研究武术的基本依据,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同时期对武术概念的表述虽大致相同,但其在内涵与外延上也存在一定差异性,各有所侧重。现代意义上的武术是指以中国古典哲学为理论基础,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格斗动作为素材,按照攻守进退动作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的互相变化规律进行格斗,或徒手或器械的各种套路进行演练的民族形式体育项目。刘峻骧《中国武术文化与艺术》一书中说:“中国武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内外兼修,术道并重为鲜明特点的运动。”
武术文化是一个以身体运动为载体的大文化,一门综合性的文化体系,是中华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多领域有密切的联系,其文化内涵几乎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武术文化具有多元一体的文化特征,具有文化多元性、包容性和同一性,比较全面地折射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它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武术是流淌在中国人血液中的文化基因,它是中华民族在日常生活中结合古典哲学、中医学、几何学、玄学、伦理学、兵学、美学、气功等多种传统文化思想和文化观念,注重内外兼修,诸如整体观、阴阳变化观、形神论、气论、动静说、刚柔说等,逐步形成的“武道”与“武德”融合一体的独具民族风貌的武术文化。自古以来,中国的教育就是强调文武双修、文武兼备的,对真正的大人才也是要求文武双全、文韬武略。“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是历史上每个文人志士的理想目标和精神追求。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武术,是华夏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最富有独特内涵的文化遗产,深受广大民众欢迎和喜爱,具有浓厚民族文化特色。
中国国粹有很多,如中华经典浩瀚的《经史子集》。在当代誉满中外的中国武术、中国书法、中国中医学,中国京剧被世人称为“中国四大国粹”,武术作为中华国粹文化的重要代表,按其功能和价值应该居于国粹文化的首要地位。武术在近代被尊称为“国术”,凸显其强身卫国的重要性,在凝聚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地位。国术者,在强身、诚意、正心、明智,术德并重,内外兼修,实强国强种之道也。武术为先哲创造的技击、防身方法途径,是强健身体之捷径,具有极强的自卫防身之功能,同时赋予了民族精神之内涵;武术别具神妙矫捷灵变之姿态,解脱搏击之神通,及蕴含的强大的民族精神,非他邦文化所能企及。武术与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具有民族性、历史性、延续性和国家性,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和独具魅力的文化之一。它的体育、攻防、文化、教育、艺术等价值,必将随着中华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迸发出更加强大的力量。
武术作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运动,已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也融入到中华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已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得到传承和弘扬。武术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它对于传承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在中华民族复兴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世界文化大融合、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今天,树立民族文化自信,致力于弘扬和继承中华武术文化,在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振奋民族精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武术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和深厚的人文精神内涵,是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象征,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经久不衰,顽强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至今仍与我们的生活和教育活动紧密相关。在武术文化的现代转型中,在与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融合中,要保护中华武术文化的民族性、传统性、独立性和丰富性,守护好民族传统的、各个流派的包括民间武术的形象和风格,充分发挥武术原有的文化特点和优势,进一步提升武术在国际体育中的竞争力,从而也促使武术国学文化的全面振兴与繁荣发展。
作者简介:卢飞宏,字翰林,号浮来居士,别号东方飞宏,东海卢氏,飞宏子,1966年出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原籍山东省日照市人,山东省临沂市公安局工作。中华文圣拳全国总会副会长、秘书长,非遗武术文圣拳第九世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宗教武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世界华人运动会中国山东分会济宁分会副主席,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研究专家,山东省青少年非遗武术教育研究中心研发专家,吉林省武术科普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文圣拳武学三部曲》编者,即第一部《圣拳经典》(作者:卢飞宏、张丽光),第二部《文圣论道》,第三部《大道之行》(上、下册)等约300余万字的武学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