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武术大文化体系研究之(四)武术的基本属性)
(公元2021年5月8日,辛丑年,农历三月廿七)
四、武术的基本属性
武术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一项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技击性、文化性、社会性、体育性、民族性、民俗性、群众性、宗教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等,蕴含着丰富的东方哲学思想和智慧。武术文化是中国武术在运动中所表达出的中华传统文化特征,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武术文化突出的特点是门类流派多,理论种类多,实际功用多,涉及学科多,底蕴深厚,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武术文化研究是一个大课题,要全面、客观的揭示武术的基本属性、规律、思想、精神和哲学文化内涵,从根本上改变着人们对武术文化的片面认知和固化思维,努力构建起中华武术思想和文化体系,从而为武术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文化源泉。加强对武术概念、定义和属性的认识,是当代和今后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问题。武术的属性很广泛,我们重点从其技击性、文化性、教育性、民族性、体育性、艺术性等六个方面重点阐述其内涵和实质。
(一)技击性
武术的本质属性是对抗性,即技击性,格斗术,杀伐之术,也为战争之术,是以小搏大、以弱胜强、以寡敌众、保家防身立命之技;它是一门科学、一门技术,是制止暴力的本领,是强民、强种、强族、强国之道。传统武术形成源于战争,是真正的搏杀术,而不是搏击术,它是古代杀人致伤最快的方法,搏杀时不受任何规则限制。武术首要实际功用是技击,就是克敌制胜,体现在力学上是用整体力量瞬间对抗局限力量,它是中华民族保身立命生存智慧的结晶。传统武术是从实战中打出来的,是战场厮杀生死搏斗中总结出来的;高手对决,不是你死,就是我活,非伤即残,倾间骨断筋折,瞬间决定胜负。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生存的技能,伴随着中国历史进步与文明发展,成为维系这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魂”和承载中华儿女基因构成的“魄”。格斗是人类原始生存的本能,古战场上的骑杀砍斗、近身肉搏的惨烈与残酷充分反映了武术的技击性和残酷性。自古就流传“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说法,刀光剑影论高低,拳脚之下见功夫,道出了武术的特殊性。武术从原始野蛮、血腥的搏杀格斗技术嬗变为一种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形态,成为一种民众喜闻乐见的运动,这是时代发展与进步而赋予了武术新的社会功能。武术作为一种动态身体文化符号,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意志和文化心理特征,折射出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与古典审美特点。
中国武术具有很强的实战性。拳学原来是本能,目的就是消灭敌人保全自己;技击是武术之根本。它是将人类生存的本能意识用肢体有力的动作表现出来的一种方式,是一种以技击为核心的运动形态。传承千年的武术,无论如何变革创新,技击永远是武术不变的灵魂。武术与其它体育运动最重要的区别模式是竞赛或对抗,技击是武术核心价值的集中体现。中国古代原本武艺的主体是兵器,徒手武术套路只是兵器技术的延伸和宽展;脱兵器为拳,其功用只是“活动手足,惯勤肢体”,武术中各种劲的运用,都是为使用兵器服务的。武以战为生,以血证力,实战功能是武术的灵魂。功夫是武,技击是术,体是武,用为术,体用兼备。清朝以后,以冷兵器为主导作用的武术逐渐被火器所取代,传统武术的杀戮作用渐渐弱化,转向防身自卫为主,作为一门传统技艺传承下来,形成以健身养生和艺术表演的多种存在形式。从中国武术发展的历史来看,武术有技击运动和套路运动两种表现形式,技击运动为散手和推手等对抗性项目,以实用为目的,带有明显的攻防技击特点;套路运动则讲究表演艺术效果,追求美感,但仍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武术的根本特性技击性。“套路”是传统武术的独特特色,传统武术离不开“套路”。“套路”是过去前人武术家经过不断实践的精华积累而整编出来的,一招一式都凝聚了数代武术家钻研悟习的心血,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套路也源于技击之法,真功夫的内涵都蕴藏在套路之中。武术套路是武术的组成部分,是传统武术文化的载体,是其运动的主要练习方式和传承方式。武术实战与套路是不可分的,可以教人学习领悟拳理与用法。“套路”综合活动手足敏捷身法、积聚功力、攻防练习于一体,为拳术为学艺入门之基。练习时是“套路”,拆分实战时是“招式”。武术套路的根本是练功,而不是表演。武术只有习武者应勤学苦练,然后方能领悟武术的真谛。传统武术的招式繁多,浩如烟海,千变万化,习练时在于学精,而不在于学多。“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精”,“精其一而绝天下”之谓也。严格的说,现代的竞技武术套路表演,已失去了武术技击的核心价值,脱离了实战的功能要求。武术如脱离了它实战功能无疑就成了“武舞”或“舞蹈”“体操”。武术表演与竞技是两回事,夺命与竞技同样是两回事。武术的功用是技击与健身,武术的一切文化内涵都是附着在技击术之中,武术实战技击的阴阳互变、刚柔相济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辩证法蕴含其中,在一定意义上说,强身健体和审美观赏等只是武术的“副产品”。武术可以培养习练者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通过练习武术,不仅可以增强体质,磨练意志,还可以学习一定的攻防格斗技术,掌握防身自卫的知识和方法,提高人体的灵活性和应对意外情况的能力;培养敢于维护正义和向邪恶势力作斗争的勇气、胆识和能力,特别是在见义勇为或防身自卫时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武术作为中国一种传统体育运动形式,代表了自强、正义、力量和精神,是中国人的灵魂所在,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信仰。没有信仰力量的支持,武术将失去其精神与魅力。习武之人聚一身正气、胆气和力量,具有一种自然的内在威慑力,功夫深者杀气内敛,临阵对敌,附形就影,应发齐作,制敌于无形。
在过去冷兵器时代,武术是强身、护家保命之本,其技击作用具有非常突出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武术技击作用虽不如古代那样突出,但在战争中仍不可避免会遇到近距离的搏杀情况。在格斗训练中没有任何技术能比最原始的、最直接的徒手或器械搏杀武术,可以使敌人(对手)在极短的时间内造成身体伤残、毙命或丧失抵抗力。武术训练能够短时间大幅度提高一个士兵的士气,同样是一个羸弱的人,通过练习武术后,其身体上、心理上、胆略上和气质上,都会发生质的改变,从而能够使弱小变得强大,使懦弱变得强悍。习武者在长年坚持不懈的练功实践中,“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在艰辛锤炼过程中磨练意志,培养顽强拚搏、坚忍不拔、自强不息意志品质。武术对于习练者可以弘扬正气,强健体魄,增强自信,培养积极向上、不畏强暴、敢于面对邪恶侵害而斗争的能力和精神。武术拥有消弭战事、维护和平的实力,是护身自卫、克敌制胜之法宝。武术技击性特点,要求重视实战技击的训练,注重理念、功法和实战运用,突出攻防意识,发挥实战格斗效能。冷兵器为主要兵器的时代,武术的技击价值尤为突出,历代统治者无不极力加强军队建设,提高装备水平和提高士兵作战的技能。何良臣在《阵纪》中也说军队必须使装备精良,以提高战斗力,下至民间的团体或个人间的格斗,虽大都是为了团体或个人的私利,没有明确的政治目的,但格斗的技术仍然受到普遍的重视。所以武术的技击价值在古代就成了它的主要社会价值。武术在几千年历史发展中,它的技击性、文化性和教育性是支撑中国武术生存和发展的坚实基础。现代武术要不断自我完善,创新发展,浴火重生,走向辉煌。武术发展要正本清源,回归技击性本质;搏杀是武术运动发展的永恒主题。
从古代就已出现的带有攻防技术武术套路这一独特的运动形式,形成了“打练结合”的训练体系。传统武术首先是一种杀人技,虽然也可修身养性健体,而非表演术。武术以格斗为核心,以套路表达为辅助;但历史上在长期“重文轻武、崇文尚柔”的社会风气和氛围影响下,也使武术逐渐向重套路、重表演、重艺术、轻实战的趋势发展。特别是现代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与探索,过度强调与西方体育文化接轨,以追求“高、难、美、新”为理论指导,使武术脱离了技击的本质,武术发展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偏差,这对武术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任何一部武术失去其技击性,就将会失去其存在的价值。无可否认,现代中国武术作为搏杀术已背离了自我,很长一段时间武术的主体已经脱离了技击术,脱离了文化、艺术和哲学,丧失了内在精神,只留下了“信仰”,更多的走向了宗教。特别是民间武术大多缺乏对抗训练,其训练方法与现代竞技体育相比有明显的差距,这在与现代搏击对抗中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真实的古代武术已越来越离我们远去,从而也使之逐渐丧失了技击的竞争能力,这是当前武术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在武术运动中,面对武术向套路化、模式化、大众化、健身娱乐以及比赛表演方面发展的趋势,传统武术发展要保持定力,保护好传统武术的精髓。技击是武术的核心价值,也是武术思想和文化的灵魂。如果武术脱离了技击,就不成为武术,而就会成为“舞术”,其只有“武术”之形,而不具武术之魂。可惜的是当代把武术导向了套路表演,走出了一条舞蹈化的道路,它即不是体操,也不是体育舞蹈,也不是戏剧武功,也不是杂耍,成了“四不象”套路化的东西;它的本质是模仿武术的一种舞蹈化表演,很多拳种成了“花拳绣腿”的花式武术,从而也造成真正能实战的传统武术大量失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中国的尚武精神。传授武术一定要从格斗的核心技术入手,从格斗的核心理念入手。所有的格斗都应该是朴实的,简捷的,实用的。当今武术在整体上缺乏技击性,科学的训练方法和先进的理念是提高武术技击能力的有效途径,各拳种都要以严格科学的训练推进技术上的不断向前发展。武术发展必须要与现代格斗接轨,只有接轨才能有往前发展的机会。要重视发挥武术的实战功能,摈弃不能实战的“花架子”,让真正的传统武术得到传承与弘扬。传统武术本质是具有实战意义的生死搏杀术,不是技击运动,有其内在发展规律和独特文化内涵。实战时讲究的是稳准狠快,出手迅猛必伤敌。原则是出入不留情,留情不出手。与敌交手必先蓄势束身,攻防只在一瞬之间。决如水决堤,一泻千里,与敌决斗须有此气势,不能心慈手软,所谓眼要明,胆要正,心要狠,手要毒,方能立于不败之地。戚继光《拳经捷要篇》曰:“既得艺,必试敌,切不可以胜负为愧为奇,当思何以胜之?何以败之?勉而久试。怯敌还是艺浅,善战必定艺精。古云,艺高人胆大,信不诬也。”传讲究的是稳准狠快,出手迅猛必伤敌。原则是出入不留情,留情不出手,与敌交手必先蓄势束身,攻防只在一瞬之间。决如水决堤,一泻千里,与敌决斗须有此气势,不能心慈手软,所谓眼要明,胆要正,心要狠,手要毒,方能立于不败之地。俗语说,功夫就是“一横一竖”,“竖”就是赢者,站着的;“横”就是输者,躺着的。如果年轻人接受不了实战这个东西,武术只能会被淘汰掉。武术短兵是从古老击剑术演变成为一种竞技形式的运动项目,它是两个人各手持一种特制的短器械,遵照一定的约定或规则,以剑法和刀法为主要攻防方法进行的对抗运动。短兵是中华冷兵器实战的执着坚守,对于提升武术的对抗能力有积极的作用。
武术可以塑造一种大无畏的英维气概,一种做人的浩然正气,可以感受到克服困难的信心,可以培养战胜敌人的勇气和力量,可以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健康人格,可以看到生命科学中的奥秘,找到一种拥有現代知识并运用于实践的智慧,可以拥有一种勇于献身于某项事业的恒心和毅力。所有这些,超越繁茂的武术形体之上而形成一种思想,—种精神。这就是武术的精神,便是武魂。这种精神来源于实践,而又反馈于现实,与社会文化是相协调、 和谐的,也是永恒的。武术最大特点是不分男女老幼、体质强弱都可以练习,有无知识水平都可以习武。有知识并不等于有智慧,没有知识并不等于没有智慧,一个知识水平低的人或是文盲,也许是一个智慧很高的人;但一个功夫修为高的人,一定会是一个有智慧的人,武术与知识和智慧有密切的联系。当然习武者拥有丰富的知识可以对武术的认知和感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功夫是练出来的,它是时间和汗水的结晶;“欲得惊人艺,需下苦功夫”,“一层功夫一层架,一层拳架一层功”,“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功夫招法需要向千遍向万遍的练习才能出真功夫。“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精”,
习武者只有在长时间的功夫训练磨练中,去感悟真功大道智慧,才能达到功夫上乘境界。现实社会中,传统武术是杀人技,所有的传统武术之精髓只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而真正能将体用结合应用于技击实战的更是凤毛麟角,即习者多如牛毛,而成者凤毛麟角。武术要适应和遵循社会发展的需要,才是武术生存的基本要求,研究和推动武术发展不能脱离这个当代社会大环境。传统武术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促进多元化发展,发挥武术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积极作用。武术具有多种价值功用,核心价值是攻防格斗,以及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其它功能作用都是延伸价值,都是武术运动的“副产品”。武术的发展应在攻防格斗价值的基础上创新与发展,并应在适应现代社会需要与延伸价值功能作用结合,全面协调发展。武术的发展方向是建国来一直探讨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只有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才有生命力。
武术是中华文明璀璨文化的重要表现,是对人类文明发展史伟大的贡献之一。武术是一个丰盈饱满的文化载体,在一招一式中折射着中华智慧,在一拳一路中体现着中华精神,在一技一理中内隐着中华文明。武术扎根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广袤的神州大地孕育了丰富多彩传统武术文化。武术根于民间,存于民间,发展于民间。武术属于人民,属于民族,属于国家,属于世界。很久以来,人们往往对民间武师存在一些片面性认识,认为他们大多知识文化水平不高,有者对之存有偏见或不被重视,但他们是中华武术中最拥有“武道”精神和智慧的群体。他们执着地守护着传统文化一方热土,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默默地为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中流砥柱,是中国武术发展最基础、最坚实、最坚定、最忠诚、最牢固的力量支撑;他们自然具有“贵族”的精神、气质和信仰,是中国“士”文化和精神的杰出代表;他们是最应该受到尊重的人。“上善若水,居善地,心善渊,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道德经》)武术是为弱者准备的技术,能使弱者强,强者仁,而仁者寿。武术是上天赐给中国人特殊的礼物,也是智者的修为。真正的武术动作朴实而简单,大道至简,运动中所包含着东方人体学、宗教修持法与人文关怀,是一个以身体运动为载体的“大文化”体系。武术在民间有着深厚的土壤和广泛的传承,武术在民间生生不息,顽强发展,成为广大民众的一种生活方式,它是民族生存坚实的力量和信仰。武术在今天虽然已经被淡化了其原本单纯的技击攻防功能,而成为强健身体、提高修养的文化生活方式,但习武者对于功夫二字的追求却一直没有停止,武术的精髓必将会得到永久地传承下去。
(二)文化性
武术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大文化体系,具有包容性、多元性和同一性,是中华民族代表性的文化。武术的文化属性是其重要属性之一,树立“武术大文化观”思想和观念,对于促进武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武术文化作为先民的生活方式,浓缩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武术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运动规律,具有鲜明的民族技击性,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运动特色,以及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武术丰富多彩的运动形式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是树立“武术大文化观”的基础,全面正视对武术文化的认识,真正将武术作为一种综合性文化来传承、保护和发扬光大。武术文化完备形态具有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并和世界其他民族武技文化形态根本上相区别。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全息缩影,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民族习俗和宗教思想等影响,它在民族文化的总体氛围中孕育、产生、衍化与发展,它自然地融会了思想哲学、社会学、伦理学、动力学、运动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理学、心理学、仿生学、养生学、力学、美学、中医学、兵学、伦理学、文艺学、宗教学、民俗学等多种文化思想和文化内涵,它们都是传统武术文化所涵盖的内容,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完整的运动文化体系。武术本身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其技术、战术、教习、武德、习俗以及思想中含着很多文化内容,武术的内在思想、文化和精神与外在技击运动形式共同构成了武术文化。武术反映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诸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贵和尚中、内外兼修等等,这些文化都在武术中都得到重要的体现。武术是一种带有民族特色的肢体运动文化形式,又是一种颇具传统色彩的文化形态;它既是人类体育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武术文化体系是一个整体,尽管历史上人们多看重于技术,而忽视思想和文化理论的研究和总结,但它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文化负载力,从中可以折射出民族文化的光辉。武术尽管有体育运动的特征和多元功用,但它文化意义是巨大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武术的文化形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无论武术文化如何变化,武术永恒的“魂”始终没有变。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已经是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消失的存在,深深地融合于民族的文化基因之中。认清武术文化的本质、地位和作用,把握武术文化的特点和规律,是增强武术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武术文化复兴的历史方位之所在。
中国先秦诸子百家奠定了辉煌的中国古代文化基础,也赋予了中国武术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是中国武术不断发展的思想和文化源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武术历经千年苍桑而不衰,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是这个民族的文化养育了武术;文化是武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武术发展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带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具有刚健有为的民族风骨和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心理要素,凝聚着中国人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精神。武术通过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和人身心灵等诸关系的联系,达到合乎中庸、协调、和谐的状态与境界,并与礼乐、伦理、仁爱、自然等相联系。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极为深邃的思想哲理和人文精神内涵,它几乎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成份和要素,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华夏五千年文明史积淀了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实践中,凝聚着无数古圣先贤和英雄豪杰的智慧,形成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的文化形态。
当代很多武术工作者往往对中国武术文化认识不够深入,或者受于一定文化和思想的局限,多从“技术”的层次上论武术,而没有真正将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来认识和理解,缺乏对武术的哲学、思想、精神和文化等领域的正确认识和深入研究工作,没有正确的把握武术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以及武术的内在本质和规律;更有甚者将当代流行的“散打”至于武术之上,而对武术的实战技击能力提出质疑,认为传统武术是“花架子”。散打源于武术,它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并运用武术中踢、打、摔等攻防技法徒手对抗的格斗项目;但它只是一种体系运动项目,而其本质上已失去了武术重要的文化特性,散打不能等同于武术。武术如果脱离了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就将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充分认识传统文化对武术的影响,对于正确把握武术运动的发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继承传统文化是发展中华武术的基础和前提。发展中华武术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方法和手段,从而确保武术的文化内涵、本质特征和民族特色。武术在传统文化的支持下,必将得到长足的发展。武术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特色,如果失去本身文化内涵的传统武术,就将会失去其生命力。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传统文化就没有传统武学,就没有中华武术。武术作为一种技击技术,它不同于一般的体育运动,在传承与发展上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任何意识形态与人为的干预或违背其自然发展规律,也将会影响和不利于其正常发展。
传统武术的本质是技击,具有暴力性、实战性、实用性,招式凶狠,没有禁忌规则,需要有严格的武德约束,以及法律法规、民俗等制约。武术抱拳礼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武术礼节,是武德文化和精神的重要体现,具有深刻的道德文化寓意。左掌为文,右拳为武,表示文武兼学,恭候师友,前辈指教。右手握拳,寓意尚武;左手掩拳,寓意崇德,以武会友;左掌四指并拢伸直,寓意表示五湖四海皆兄弟;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勇不滋乱”,“武不犯禁”,谦虚团结,以武会友;屈左手拇指,寓意虚心求教,永不自大;两臂屈圆,寓意天下武林是一家。武德中重诚诺,守信用,舍生取义,侠义精神等是武林人士崇尚的美德与人生追求;坚韧不拔,忠义纯笃,谦和恭敬等更是对习武者德行的基本要求。武德体现在当代武术文化中是爱国主义,崇文尚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崇德重义,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勤劳勇敢等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融合。武德是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武术文化伦理观的核心内容。
(三)教育性
武术自古就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功能,是中华民族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其教育价值和作用具有其它体育文化教育的不可替代性。武术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教育体系,在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强健国人体魄,涵养民族精神,培养文武兼备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发展武术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培养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丰富群众体育文化生活,全面提升国民综合素质,是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武术教育具有自己的规律性和特殊性,是探索人体医学、人体力学、人体美学、人体功能学等诸多方面的有效锻炼形式,具有防身技击,强身健体,培养优良品质,道德礼仪教化,祛病延年,修身养性,陶冶性情等多方面重要功能和作用。武术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武术的训练与应用已远远超出体育运动的局限,要从哲学和文化的高度认识武术,从“强种、强身、强族、强国”的高度认识武术教育的重要性。
华夏文明古国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文武合一”的教育,文武之道,一张一驰,二者不可偏废。有武无文则蛮,有文无武则馁。“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孔子家语·相鲁》)武术教育与文化教育在华夏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中是缺一不可的,文、武教育始终是中华民族文明教育的最高理想和追求。华夏民族祖先很早就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拥有完备的教育理论和教学体系。武术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主要内容,在夏代(公元前2100—前1600年)就已出现了专门的武术教育机构。在“校”、“庠”、“序”学校教育内容中,主要是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格斗、传授书教等。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中已经非常重视武术教育,并将之放在重要的地位。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官学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贵族教育的重要内容。《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亦即传统的“通五经贯六艺”之“六艺”。“射”是习练射箭的技术和技能;“御”是习练驾驭战车的技术和技能;“射”“御”完全属于武技教育的范畴。“礼”是武术的礼仪规范要求和内容;“乐”与武舞、祭祀有着密切的关系。武术在古代教育中具有锻炼体魄,提高武技技能,以及学习礼仪、培育尚武精神和陶冶情操的价值,也是一种身份、地位和荣誉的象征,是培养文武双全人才的必备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武术的演练在军队和民间已经形成常态。《礼记》记载:“孟冬之月,天事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凡执技论力,适四方,裸股肱,决射御”。中华文化一直是文武之道,文可以明心,武可以养气,养我浩然之气,上通于天,下彻于地,重仁义,贱名利,轻生死。中国文化的精髓,追求的就是“文武双全”,可以说真正的武术修习,一直是中国古代上层社会的标志和特权,它是一种文化修养和社会背景的重要标志。通过“以武入道”,有效地提升人们的思维能力和心理修为境界。
武术是中华民族气质与品格的象征,具有独特的综合素质教育功能。它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重礼仪、讲道德的优秀传统,重视武德和人文教育,拳谚曰:“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习武以德为先”的理念和要求成为武术教育的规矩和原则。尚武崇德的精神可以培养习练者尊师重道,讲礼守信,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等高尚道德情操和品质。在武术的练习过程中,锻炼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坚韧不拔及自强不息的意志和精神,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重要手段,有益于习武者素质的全面提高。武术强调自强不息、武以德立、德为艺先,将德行的修养放在首要位置,反映出中华民族树立以“仁”为核心价值观和注重人际关系和谐的伦理观念。武术防身强身、行侠仗义、除暴安良,反映了刚健有为、入世进取、匡扶正义、不畏强暴的爱国主义传统。武术教育是提升全民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其精髓是培养民族以尚武精神为内核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武术教育不仅可以使受教育者强健体魄,还能够使受教育者成为道德高尚、具有民族精神的人。武术教育贯彻了“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的教育精神,几千年来的中国教育实践证明,最有效的素质教育寓于武术教育之中。“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的教育方针是几年千来习武者必须要遵守的。武术在绵延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一向重礼仪、讲道德。“尚武崇德”包含了广泛的道德内容。作为一名习武者,从小就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品质,把武德教育放在第一位,按照武德要求进行自我修炼,自我教育,不断提升自我的道德修养。
武术在汲取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础上,形成了“忠、义、信、刚、毅、勇、诚”的道德内容,“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处世原则,以及“外柔内刚、刚柔相济、知雄守雌、知常达变”的行为准则。武术教育是一个修德塑人、培育人们健康体魄和高尚灵魂的过程。习武之人最重要的就是“武德”,宽容,忍耐,坚强,尊师重道,仁义,谦虚和诚实等等都是习武者的武德修养要求。“仁”是儒家文化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核心,也是中国武术伦理思想的核心。武术崇尚伦理道德,仁、义、礼、智、信、勇等中国文化和道德对武术文化影响深远;这些文化特色,至今仍使得中国武术在世界人们心目中不仅是技击防身、强身健身之道,更成为精神品德修养、人格净化的有效途径。习武之人,应该是道德高尚的人,心胸开扩的人,有正义感的人,明辨是非的人,遵守道义的人。重义轻利自古以来是武林所推崇的武德信念,它能唤醒习武者既勇又武、刚强不屈的人格尊严,完善其披肝沥胆、万死不辞的信念,最终借武技行为去反映这种认识,追求有意义的生命价值。武术的终极目的是武术教育,传播武术要以武术教育为根本。教育是立国之本,是一个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国运兴衰,民族兴亡,系于教育。通过武术教育,传授防身技能,传承传统文化,强健体魄,涵养道德,磨练意志,立德树人;可以提升国民素质,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以凝聚爱国精神,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文武兼备、德艺双修、“德、智、体、美、技”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贯穿中国二千五百多年的传统教育,从西周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到与孔子整理过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在古代教育内容与指导思想上开始从文武并重到重文轻武的历史转变。此在汉代后历代相承,重文轻武成为汉族文化的主流。唐·韩愈《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自古以来,武术界非常重视师承关系,强调以圣贤为师,谦虚好学,尊敬师长,重视武德。可惜的是当今传统文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非常多的传统文化面临传承后继无人的窘境,很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在流失。千年的文化传承,现实的诸多无奈,应引起全民族和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四)民族性
武术是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它是全面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技击技术与运动形式,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一种文化形态。武术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带有鲜明的民族性、民俗性,文化交融性和独特技击性等特征,它的技击性和实用性功能都离不开民族性特征。从原始格斗术发展成“技击与套路”一体,内外兼修的武术运动形式,则是在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土壤孕育而成的。武术在中华大地上绵延数千年,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色;它由风格各异的技击动作组成,具有攻防内涵、蕴含哲理,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武术以其丰富的内容,多彩的形式,精致的技艺,独特的功能倍受人们的喜爱,体现了武术运动特有的民族风格和卓然特色。武术作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用特殊的身体语言运动来表现民族文化,体现出民族的传统意识、思想感情及艺术形式等,展现习武者的精气神,
反映了民族文化对武术的深远影响。千百年来,武术走过了艰难而又曲折的道路,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一代代人的传承与发展,使它成为代表性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
武术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受到历史文化、民族习惯、经济生活、自然环境、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形成了符合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心理特征。武术在历史发展中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形成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这是其它文明和民族所没有的与不具备的。武术是具有丰富格斗技术与套路的独特体育运动形式,其“内在”是文化和精神,“外在”是技术表现形式,是“内在”与“外在”的统一;既有自强不息的体育共性,又具厚德载物的精神特质,注重“止戈为武”的和谐价值观,有形神兼备的民族审美情趣,内外兼修的锻炼方式,以及多种流派风格、拳种技法并存的特点。武术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产生了极为丰富的锻炼价值和文化形态,它的器械种类繁多,其突出的技击风格,仍保留着古代冷兵器时代战争的痕迹和文化;内含着丰富的哲学文化和深厚的民族精神,包含着中国文化的全部文化基因,其本身寓含着对人文理想的追求,这是武术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运动特点的关键所在。武术在长期的文化浸润之中获得了丰富的营养,不愧为中国人民创造的东方武技。武术的民族特色正在于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增进各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没有任何运动项目能够像武术一样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征和民族色彩。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它把中华民族精神、民族心理、民族气质铸入武术全部内容之中。武术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成为有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标志。武术是民族的,是国家的,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武术受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有独特的民族特色;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及价值观的差异,使之与西方体育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两者文化内涵的区别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色;武术显著的文化优势,使之已成为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响亮的文化“品牌”,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自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五蠹》提出“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之后,封建专制加强了对士人思想文化和习武的限制,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统治政策后,历朝历代又不断加强了对儒家文化的改造。唐朝的八股科举,将儒生从君子六艺中的“射”“御”二艺的武道修养中隔离出来。宋朝的重文轻武,元朝和清朝的禁武令等等,都对中国古代武术的发展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特别是元朝、清朝雍正时期的“禁武令”,禁止民间习武,这也给古代武术发展造成了一个文化断层。冷兵器时代,历朝历代统治者都不鼓励民间习武,习武之人会被视为对统治者构成威胁,担心会动摇皇权统治的根基。虽然历史上许多王朝统治者对武术的发展持有默许的态度,但总体来说,封建专制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需要,往往采取禁止武术发展的法令,采取愚民弱民政策,限制武术在民间的蔓延发展,惧怕民众造反起义情况的发生,这也逐渐削弱或磨灭了民族的尚武精神,也使得很多优秀的武术瑰宝不能得以传承与发展。清末八国联军侵华,义和拳运动兴起,很多武人亡于洋人与清政府的枪炮和屠刀之下,很多优秀的传统武术门人人亡技消。此时期是中国传统武术与近代武术的“分水岭”,非常多的传统武术门派消亡断代。
武术拥有一种超常的能力,它包括帝王术的内容,为历代封建专制统治者所重视和忌惮,古代只允许一些将军家族或地方团练和武举科考的少数人习练武术,以备战时国家征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就有“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的理想追求和最大的目标,建功立业,光宗耀祖,使“文武艺”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武术体现一定的政治性,在发展中受一定政治意识形态所影响,它与其他任何文化一样,被历史残酷的賦予了时空的局限性。武术只是一门搏杀的技艺,一种民族文化,应具有独立性,过多的强调武术的政治性,对武术文化的发展是实为有害的。
(五)体育性
武术是一种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具有“文化”和“文明”的所有特性,“运动”和“体育”的文化属性,只是它的外在表现。它属于体育,但其文化内涵和技艺形式高于一般体育。从本质上看,武术不是体育,而是被赋予了一定的体育属性和内涵。武术的体育性只是其技击属性的扩展和延伸,是武术文化的附加“产品”。武术的本质仍然是搏杀术,它源于古代攻战搏杀,并为军事服务,但是更是具有体育的价值与功能。武术的体育价值是强身健体,修炼武术的宗旨就是“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通过武术能够有效地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为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重视武术在促进全民健身运动中的作用,这是中国实施体育文化战略的需要。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击的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国人民长期积累起来的一宗宝贵文化遗产。从普通意义上说,如果单纯地将武术归为一种体育项目是对武术文化的弱化或误解,或者混淆武术与体育的概念,会影响或误导大众对武术本质的正确理解和认识,从而也将会使武术失去其精神和精髓。从古代战争中走来的武术,在中国传统文化数千年的哺育之下,逐步由野蛮、血腥的搏杀格斗技术,演变为文明的体育文化形态。武术来源于搏杀,从格斗、击杀到中华武道,历经千百年发展和融合,逐渐成为一种民族文化。武术在近代其体育属性的凸现,为告别冷兵器时代的搏杀术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和道路。武术由技击到体育的转变,是武术文化发展的重大变化。武术不是一般的体育运动项目,它的性质、形态、分类等都可以表现出它的博大精深,由此可以将武术概念进行延伸,促进武术文化的发展,使武术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丰富和拓展。武术运动有较高的健身价值,它能够提高人体力量、速度、耐力、灵活、柔韧等素质,促进呼吸、消化、循环、神经系统的应激能力,改善人体机能。通过武术训练,特别是技击的训练,还可以培养勇敢顽强的优秀品质,培养爱国主义和民族自强精神,使人的身心都得到全面锻炼。武术之所以能繁衍至今且日益发展,是由于它具有防身、健身与修身等多种功能作用,它能满足民众强健体魄、培养意志、陶冶性情、修炼悟道等需要,遇到压迫或强暴时可成为人们御强抗暴、抵抗外侮的手段。武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内外兼修、术道并重为鲜明特点的运动。武术运动主要包括技击散打和套路两种运动形式,武术套路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变化规律演变的整套练习形式,一般认为套路运动是技击的高度提炼和艺术再现,它来源于生活和技击要求,是武术的独特表现形式。武术内外兼修,以武载道,以道御术,以武证道,以术弘道,内圣外王。道不离器,技进乎道,术道并重,道器相依;有道无术乃魂不附体,有术无道乃体不附魂;道术结合乃魂体统一,如此方能达到出神入化近于“道”的境界。上武得道,平天下;中武入喆,安身心;下武精技,防侵害。武术最终追求的是“道”;明于术而不拘于术,通过“术”的不断磨练来达到更高的境界,从中体悟“道”的智慧。传统武术是中国武术的主体和根脉,淋漓尽致的武术理论都是奠定在传统武术基础之上。
通过武术作为载体进行体育和德育教育,对传承与弘扬武术文化,提高民族身体和精神素质,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都具有重要价值。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国武术形成了独特的体育观、价值观、健康观、教育观等,这些理论是长期积淀形成的中国武术生存发展的根基。武术在发展历程中不仅形成了多样化的运动形式和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它所蕴含的社会功能也在不断变化。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武术的功能和价值体系发生变化,使武术的技击性逐渐向体育性转化,使之向大众化体育运动发展,向全民健身的方向拓展,从而使武术呈现出了新的功能和社会价值,成为一种喜闻乐见的群众性体育运动形式,有效地促进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但从另一方面看,如果过度强调武术的体育性,就可能会引导让人们误读武术的概念,也将会使武术丢失其文化的灵魂。武术如果脱离了搏杀术的本质,就将会失去存在的价值。随着时代发展,“花拳绣腿”式的武术,必定为历史所遗弃,武术必将走向“返璞归真”之路。
武术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庸、刚柔并济的文化,经历了几千年冷兵器厮杀的洗礼,加强了对身体整体调整、内在修炼的重视,形成了它深厚的文化内涵。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使它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特点,蕴涵着深邃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武术涵盖了西方体育的多种运动形式,拥有独特的东方传统运动形式和深邃的思想文化,这是西方体育所难能比拟的。武术按照现代竞技体育模式演进成的武术套路比赛、散打比赛和功力比赛,也各自包含着多种竞赛样式和竞赛特色。武术是一项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且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运动。它内容丰富多彩,不同拳种,不同风格特点,形式多样,运动简便,行效显著,老少皆宜,“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多大年龄都可以练习。长期进行武术锻炼,可以强筋骨、健体魄、长精神、延寿命,在当今的全民健身运动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为全面融入体育强国建设和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奠定了基础,发挥“以人为本、服务于民”的作用。武术作为国术文化瑰宝,不但深受我国人民喜爱,而且也受到国际友人的青睐,成为传播友谊、增进健康的使者。作为民族体育瑰宝的武术,对彰显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六)艺术性
艺术性是武术的基本属性之一,武术追求个人技艺的纯熟、神韵和意境,体现了习武者人格完美的传统审美标准要求,表现出武术的独特技击美学和艺术美。武术艺术性从强烈的活动感,均衡的姿态,恰当的节奏,和谐的韵律以及深蕴的意境形态及精神内涵来充分表现。在表现形式上体现一种智与力、刚与柔、虚与实、动与静、内与外、形与神之美;也展现出一种“劲”与“力”之自然刚健、舒展之美,一种世间“刚健力”之万物之灵的美,是“精、气、神、意”的统一和谐之美。武术训练强调内外兼练,讲究“外练手眼身法步,内练精神气力功”,“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无形与有形统一,追求“形神兼备”的境界,生动地表达出了美的特征以及美学的要求与标准,符合中国文化的审美观念。艺术是武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武术有艺术的属性,但它不等同于艺术,而高于艺术。审美作用,武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国古典美学的熏陶,表现出浓郁的民族特征的美,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一代功夫大师李小龙曾说过:“中国武术是自我防御的艺术。”习武者展演时手、眼、身法、步、动静、刚柔、起伏所表现的各种身法动作姿态,以及精神、气韵、功力的美,内外合一,完整和谐。无论是攻防技击形式所表现出来的勇敢、顽强、劲力、灵活和技巧;还是套路运动形式所表现的舒展雄壮,刚猛飘逸,动静虚实,都是使人体的自然美与艺术美有机的交融和展现。
武术运动体现的是一种矫健之美,同时在身态、动态、节奏和神采上又兼有民族风貌的英武之美,是高度的力与美的结合,是一项很有健身和艺术之美的体育运动,具备这种“力”和“神”之美,可以惊天地,鬼神惧,摄人心魄,可以增强人们的自信心和战胜任何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古代真正的传统武术动作缺乏一定美感,朴实无华,注重实用,一般不具表演性和观赏性。古代传统武术的本质是“杀人技”,是快速制敌、战胜对手与防身自卫的技术,而不是竞技或表演。武术谚语:“练武一辈子,用武一下子!”包含着生存哲学。
天下武功,无坚不摧,唯快不破。俗语说:“拳打不知,是迅雷不及掩耳”、“拳打三节不见形,见了形影不为能”。实战时一般往往只有在一招或一个回合,伸手见高低,一招定乾坤。武术攻防格斗所体现的哲理性与养生修养的健体性的和谐统一,使武术产生了特殊的艺术价值取向。武术的观赏功能可以分为表演观赏功能和竞技观赏功能,在对抗性散手激烈的竞争中,充分将技击之巧,力量之美,速度之美,柔韧之美,灵敏之美,使人在奋发抗争、锐意进取的意境中获得美的观赏愉悦。在中国传统文化介入与牵引的作用下,使武术的技击格斗远离了凶悍、斗狠甚至充满血腥搏杀的野蛮运动,使武术套路成了具有生命美感的肢体运动。武术不仅是一种国术技艺,同时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思想文化和强大的生命力及深厚的群众基础,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以至到现代众多热爱武术运动的人们仍然在孜孜以求地探索和追求它的应用价值和艺术魅力。武术套路艺术之美是武术实用自然美和艺术美的辩证统一体。武术发展需要彰显其艺术价值;艺术使武术套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以其独特的魅力推动体育文化的发展。
武术在历史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社会存在价值,是经过中华民族千锤百炼而成的优秀文化,民族文化的力量已深深地熔铸在中华武术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生存智慧和自强不息精神。它同文、史、哲、理、兵、医,以及宗教等诸学科互相渗透,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是一种文化,一种信仰,一种思想,一种艺术、一种哲学,更是一种民族伟大人文精神的体现。武术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元素,体现了华夏文明古国的勇敢、精神、智慧、自信、气度和神韵,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张鲜明的文化“名片”。艺术性是武术“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民族风格的重要体现。
作者简介:卢飞宏,字翰林,号浮来居士,别号东方飞宏,东海卢氏,飞宏子,1966年出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原籍山东省日照市人,山东省临沂市公安局工作。中华文圣拳全国总会副会长、秘书长,非遗武术文圣拳第九世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宗教武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世界华人运动会中国山东分会济宁分会副主席,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研究专家,山东省青少年非遗武术教育研究中心研发专家,吉林省武术科普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文圣拳武学三部曲》编者,即第一部《圣拳经典》(作者:卢飞宏、张丽光),第二部《文圣论道》,第三部《大道之行》(上、下册)等约300余万字的武学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