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泱泱,自东西往。

浩浩冥冥,横绝八荒。

山朗水润,漠远云茫。

我有老笔,可穷清壮!

这是第四届"青山行不尽——唐诗之路艺术展:长风几万里"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开幕的前言致辞,它概括了一次集体艺术创作的奇迹发生,包含了一种勾连古今、丈量天地的创作气魄,也记录了艺术家们寻找诗意、对话古人的不懈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展览是一场持续一年、转战三地的艺术教育与艺术创作成果的最终呈现,在展览中,艺术家与李白、王维、高适等伟大诗人对话,用画笔和影像绘制唐人西风残照的色彩,用雕塑、装置勾勒边塞醉卧沙场的形象。续接诗意本身就是一次前途未卜的探险,对话唐人则更是渺见来处的追寻,在当下夸张变形、专注自我的艺术潮流中,这样以集体创作的方式向乡愁深处怀古致敬不但并不新潮,更因为开辟新路、无所借鉴而显得拙稚而愚鲁。然而这种续接传统、对话古人的路,又何尝不是一条更新之路与返乡之旅。攀向峰头逢歧路,回望来时又一村。

因此在七月初到十月底的敦煌,以鸣沙山和月牙泉为背景,在"战士""诗人""僧侣""胡客"四个板块中,观者就会与千古诗意这样猝然相逢:李白的天姥梦游被泼墨笔行于三幅草意之中,虎啸龙吟,混混茫茫;《胡杨系列》以水气的苍郁和墨色的嶙峋,丰富了唐边塞诗的新意象;《王维诗意》借墨气氤氲表现"日色冷青松、泉声咽危石"中最精微的触感和声音,冷冷光气和汩汩泉声在黑白线条中透纸欲出;《一万年》的巨幅摄影以亘古不变的星空和历尽沧桑的戈壁,为观者唤醒古人第一次被时空震撼的觉醒感;《山水:如何度过夜晚》用唐诗的山水视野捕捉戈壁意象,让山水和边塞在今天的影像技术中融合为深远与宏邃交织、静默与喧哗混融的流淌着的风景;纸本水墨设色的《羌笛何须怨杨柳》在沙土灰红的底色上配以巧妙的绿色,色彩的温柔终于补偿了千年前的遗憾与渴望……

展览处处可见诗意的弥漫,时时可闻心灵的扣音。固然是诗意让心灵古今应会,但作品却借敏锐的感知和直接的视觉冲击,构筑了贯通时间的直通之桥。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这个展览与一般的艺术展有很大不同,这是一次集体有意识的艺术行动,它秉承着一种传承有序的内在精神,它极具包容却又目标明确,它承载个性却又承担使命,实际上,它绝非一时兴起,而是经过了长期的准备与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在2023年7月,为准备本次展览,中国美术学院师生第一次走出了浙江,从东海之滨走入戈壁大漠,于敦煌重新经历与江南完全不同的另一个诗意现场:在嘉峪关,蜿蜒的城墙依旧向远山舒展,抵挡的已不再是炮火与箭矢,而是时间之沙对记忆的蚕食;在茫茫大漠之中,卸下重任的长城与烽火台仍用残垣支撑着最后的尊严;远处的天山在盛夏中白头皑皑,沧桑依旧;在夜市的喧嚣中仿佛又重见唐时敦煌连接四方的繁华,而白天的荒漠却又一次提醒世人要在自然面前保持足够的敬畏。

当蓝天如瀑布一般扑面而来,风沙中饱含着光的芬芳,身体比思绪更早一步抵达了边塞诗长风万里、西风残照的诗意深处。夜里,边塞诗的解读与创作灵感一遍又一遍在讨论中迸出火花,我们这样记录这一个个动人的时刻:"在夜晚我们读边塞诗,与之展开了一场实力悬殊的较量,衡量着古与今、新生与伟大之间让人畏惧的距离。"也就在这一次次尝试中,那些在平日的教研与创作中形成的专业壁垒在这一瞬间被打破,竟然隐约回到了"艺术就是创造一切可能"的纯白之境。新的诗句、新的色彩、新的笔力、新的造型、新的影像,就在这古与今、天地与人间、荒漠与生命直接交锋的战场中一一浮现、逐渐成型。于是千年前的长河落日、连角孤城被渲染出色彩、勾勒出形象,目之所及处,诗意正沉浮。

于是,经过了近半年的酝酿,2023年11月初,第四届"青山行不尽——唐诗之路艺术展:长风几万里"先在北京开展,贯通千年的边塞诗意乘着烈烈长风绵绵不绝地涌来,"诗意如长风,万里亦可通",一场浑融古今、囊括东西的创造悄然发生。2024年7月12日,经历了长达一年的创作准备后,第二展终于重新回到诗意的发生地,于敦煌盛大启幕。这场展览不仅是一次当代艺术回应传统的尝试,更是在与敦煌的学脉连贯中梳理中展现出一条在传统与新变中延续不绝的艺术教育之路,古意借画通今,老笔续传更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继续回顾其源头,"唐诗之路"或许最初就源于一场先觉的寻根之旅。上世纪新昌学者竺岳兵提出"唐诗之路"这一文化概念,或是因为早已经感受到一种无奈:当人们已经甘之如饴地将自己奉献于声色交织的感官物化之祭台,肉身已经被紧紧禁锢在大地之上、沉陷于尘埃之中,如果仅靠古老诗意的心灵呼应,恐怕会如空谷之足音、求剑之刻痕,心或有余却寻之无迹。正是依照一种冥冥之觉,竺岳兵重新寻到唐诗生长的大地,用踏实沉着的行走,借助涵容诗意的山河古道贯连古今、照映众灵,无意之中,以身临其境的切身同感,打通了唐诗与我们心灵的连接通道。

2020年,中国美术学院师生走入浙江唐诗之路,第一次尝试用艺术为这条连贯古今的心灵共鸣之路塑形。这仿佛是一次回归式的探险之旅,更是一次有着多重意义壮举:师生们一次次经行着激发唐人诗意的山河幽谷,重新寻找血脉之中宿命的连接,并试图用今天多样的艺术唤回诗意。

重新登临唐诗诞生的山水现场,大家不禁一次又一次地追问,如果孟浩然、李白拿起画笔、手执刻刀,又会有怎样一幅幅新的青川不老、山花映笑?如果王维、王昌龄轻按快门、采集影像,又会捕捉怎样夕照之影、旧时月色?也是在同一片渌水荡漾、块石磊磊之中,大家用身体和心灵打开了时间的壁垒,理解了山水艺术就是在无穷变幻的时间中用灵魂捕捉一瞬以铭刻不朽,更理解了古典时代水涯山畔、阳关驿站间的每一场送别都可能成为永别,所以那一场场此刻的告别都寄慰着永诀的深情。

也同样是在这趟唐诗之旅,诗歌解读、艺术创造和教育现场全部打通,致敬先贤、理解先贤,同时也追随先贤、续接先贤,思想、诗意、绘画、争论……在所经之途从来没有停止过其碰撞与融合。先贤、师长、学生——这足以构成一个可以连绵不绝的诗意长链。这次探险的尝试最终于在当年年底于浙江展览馆汇成第一届"青山行不尽——唐诗之路艺术展",这场20多个门类约500件作品的大展,第一次勾勒唐人诗意的色彩和形状。

这次尝试开拓了艺术创作与艺术教育的新视野,揭示了一种艺术创造集体生发、面向传统的可能。现代艺术转向个体就一定要以虚无整体为代价吗?各种观念流行是否要以对传统的决绝割裂为标志?带着这样的疑问,同时更为了寻找寄托灵魂的新路,美院的师生以连续几届唐诗之路展为契机自觉地向伟大的源头勇敢探险。"兴于诗"!先贤早就向我们揭示了灵魂共鸣的奥秘,于是,师生们不约而同地走向了相同的回望之路:向根源与血脉中挖掘,从伟大的传统中重新理解自身——这是面对虚无流行、价值多元的时代之挑战所作出的一种尝试与解答。更重要的在于,这不是艺术家个体的实践,而是由艺术教育引领的"文艺复兴"之新潮,"到源头饮水、与伟大同行"。

诗意无穷,横亘广宇,借着唐诗构筑的灵魂之链,"青山行不尽——唐诗之路艺术展"将会延续下去,师生们将以大地为纸,以双脚作笔,以氤氲共鸣的山水逸气为墨,以古今同体的命运为意,继续用脚步和创造回望来处、勇开新路。

山河有意,召遇为画。江海无言,待语成诗。

(并以此文纪念好友宋振熙)

作者:兰宇冬

文:兰宇冬(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教授) 编辑:范昕 责任编辑:邵岭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