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19日在云南大理举办。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名中外嘉宾共聚洱海之滨,以“携手推进生态友好的现代化”为主题,分享各国实践经验,共探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副主任郭卫民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虽然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仍然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基础不牢固、绿色转型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从国际上看,如何凝聚国际共识、推动生态环境建设的国际合作,仍然面临艰巨的任务。新形势新征程对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任务,对我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传播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他认为,要提升传播的针对性、有效性,创新传播方式,通过制作可视化、互动化产品,探索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面向世界讲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好做法、优秀案例,有效促进国际合作。

克罗地亚共和国驻华大使达里欧·米海林在嘉宾发言中介绍,克罗地亚共和国是一个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国家,拥有20个国家公园和自然公园,有深受中国游客喜爱的普利特维采湖和卡尔卡瀑布。他说,在2019年有近50万中国游客访问了克罗地亚共和国,近年来这个数字还在继续攀升。“克罗地亚共和国和中国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需要持续合作”,他说,中国在克罗地亚的投资,尤其是在再生能源方面的投资在不断增加,两国在各方面的合作前景广阔。

国际湖泊环境委员会科学委员会副主席阿德林娜·桑托斯-博尔哈表示,政府、企业、研究机构、非政府组织及国际组织等各方都应积极参与湖泊综合治理,推动湖泊流域实现生态友好的现代化。她认为,洱海论坛汇集来自地方、国家和全球的利益相关者,为共同推动湖泊流域生态友好的现代化搭建平台。

生态环境部原新闻发言人、宣传教育司司长刘友宾在演讲中说,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内生动力不足,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部分区域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美丽中国建设仍然任重道远,需要“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

本届论坛发布了《全球企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洱海)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