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中国红楼梦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新时代中国红学三大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安徽师范大学文典楼开幕。本次会议由中国红楼梦学会与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举办,会议主题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红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等全国各地的13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红楼梦》在新时代的学术价值与文化内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幕式由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党委副书记戴和圣主持,他对前来参加此次学术年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致以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出席大会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随后,安徽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曾黎明,中国红楼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张庆善,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所长孙伟科,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项念东分别致辞。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有着良好的红学研究传统,曾汇聚了潘重规、孙文光、朱彤等一批红学研究大家,拥有“红楼梦研究”国家级一流课程,先后出版了多部红学研究著作。近年来,学校面向全国开展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活动,设立“悦读红楼”奖学金,在学术界引起了良好反响。

“三十六年前,第六次全国《红楼梦》学术研讨会在安徽师大举办,当时会议的主要组织者和推动者是著名红学家朱彤先生;三十六年后,安徽师范大学又举办了全国《红楼梦》学术研讨会,主要组织者和推动者是朱彤先生的学生俞晓红教授。”张庆善说,正是这种薪火相传推动了红学事业的发展。教育部在高中语文新课标中提出高中生要整本书阅读《红楼梦》,这对于完善中学基础教育,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与红学有着特别的缘分。”项念东介绍,从朱彤教授以及文艺理论学科的严云受教授,到俞晓红教授,两代学人薪火相传,一直投身于现代红学研究。目前,安徽师大已形成以中国语言文学专业选修课为主体,以校选特色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为两翼的《红楼梦》系列课程。《红楼梦》作为中华民族乃至人类文明长河中的伟大经典,值得为之倾注心力,展现其永恒的思想与艺术魅力。而研讨中国红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也是在回应文学经典教育这一极具前瞻性的时代课题。

此次“中国红楼梦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新时代中国红学三大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展示了红学的最新成果和前沿动态,既为红学未来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还有助于拓宽红学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推动红学走向现代化与国际化,让《红楼梦》跨越时空的艺术魅力永焕光彩。(赵凯 记者 史睿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