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色列军队对黎巴嫩境内展开了大规模空袭,这使得黎以冲突不断升级。在这一过程中,已经有不少联黎部队的维和人员受伤。而在黎以“蓝线”附近,尽管硝烟弥漫,中国维和部队官兵依旧坚守岗位,时刻准备执行维和任务。随着以色列军队突破“蓝线”,维和营区的安全面临着巨大威胁。在此安全形势恶化的情况下,中国维和部队立即启动应急方案,指挥部迅速转移至地下指挥所,并且按照危机指挥状态开展工作。维和部队的哨位也从高塔变更为防护型观察哨,其余人员则进入地下掩体进行防护。

当地时间16日,以色列军方于一份声明宣称:“联黎部队的基础设施与部队并非攻击目标。”而联黎部队在16日稍早时发布的声明提到,当天以色列军队的一辆坦克对其位于黎巴嫩南部的一座瞭望塔进行了射击。联黎部队在声明中指出,这是其阵地再次遭受“直接且明显蓄意的射击”。该声明还提醒以色列国防军以及所有相关行为体,他们有责任保障联合国人员与财产的安全,并且在任何时候都要尊重联合国场所的不可侵犯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报道,当地时间10月13日晚,以色列国防军部队在黎巴嫩南部遭受了大量反坦克导弹的袭击。这一袭击致使2名以军士兵重伤,还有多名士兵受到轻伤和中伤。在这种情况下,一辆以色列坦克试图撤离受伤士兵,但在这一过程中却遭到了进一步的攻击,无奈之下只能朝着联黎部队驻地后退了几米。直到敌方停火,受伤士兵得以撤离之后,这辆坦克才离开联黎部队营地。

在黎巴嫩南部,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已存在了超46年之久。这一“临时”的称谓,不仅是对其使命的一种嘲讽,更体现出中东地区复杂且深刻的政治背景。近期以色列对联黎部队进行炮击这一事件,又一次使这一矛盾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在此事件当中,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之间的言辞较量,也彰显出国际维和力量在冲突面前的脆弱性以及各方利益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状况。

近期,随着黎以冲突不断升级,联黎部队中的多名维和人员已经受伤。13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称,黎巴嫩真主党把联黎部队当作“人盾”来利用,以色列军队多次要求联黎部队撤离战区,不过每次都被拒绝。同样是13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尽管联黎部队遭受了多起袭击,可是依然会继续坚守在各个阵地。黎巴嫩公共卫生部于16日公布了最新的统计数据,自去年10月初开始到现在,黎以冲突致使黎巴嫩有2367人死亡,受伤人数超过1.1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约评论员李绍先称,自今年9月中旬以色列军队把军事行动的重心转至黎巴嫩之后,很明显,在以色列军队即将大规模入侵黎巴嫩之际,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已然成为以色列军队行动的阻碍。以色列军队欲除之而后快,2006年的危险情形如今又有再次上演之势。特约评论员苏晓晖分析指出,种种信息都表明以色列执意要对黎巴嫩真主党进一步开展军事行动。倘若以色列军队对联黎部队发动袭击,一次或许可解释为误击,但如果不止一次,那就无法再用误击来解释了。

当地时间10月14日,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在黎巴嫩和以色列“蓝线”边界的现况由联合国负责维和事务的副秘书长拉克鲁瓦向安理会进行了通报。以色列给联黎部队设定了72小时的最后期限,要求其在这一期限内撤离黎巴嫩南部,不然以色列就会开展进一步的军事行动。这72小时对于各相关方来说,就像高悬于头顶的利剑,促使各方得在短时间内作出决策。然而,我国维和部队依旧坚守阵地,担起了保护其他国家维和人员撤离的责任。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我国维和部队会持续履行国际义务,保障其他国家维和人员安全撤离。”

以色列似乎并不把40多个国家的警告放在眼里。美国与以色列军方多次通话后,以色列才委婉宣称不会蓄意对联黎部队发动攻击,然而,至于双方开战时是否会出现误伤情况,以色列却无法作出保证。这一表现让人觉得以色列其实是有意对联黎部队发起攻击的。联黎部队与以色列的兵力仅相差5000人,难道联黎部队就毫无招架之力吗?以色列已经向联合国下达最后通牒,要求其撤走联黎部队,由此可见,以色列是打算对黎巴嫩发动大规模攻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际社会广泛谴责以色列,因其行为严重违反了联合国决议。这种情况不但会使以色列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不断恶化,而且可能让维和行动遭受更多挫折,从而给中东地区的和平稳定带来新危机。美国在这件事情上的态度,对其自身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也会产生作用。在未来,若局势持续恶化,或许会引发更大规模的军事冲突,这将给当地平民带来极大伤害。中东地区的矛盾根源十分复杂,各方应通过谈判协商化解分歧,而不是仅仅依靠武力对抗。